王娟
課堂是通過教師和學生共同努力完成教學任務的場所,是使學生發(fā)展智力,豐富情感,形成高尚審美情操的主要陣地。課堂教學時間是有限的,如何在有限的時間內(nèi)既達成教學目標,提高語文課堂效率是每一位語文教師應該探究的課題。通過十幾年的語文教學我發(fā)現(xiàn),教師要從精心備課、有效提問、指導學法、及時反思、增大容量等方面努力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策略一--------精心備課是提高語文課堂教學效率的前提。
常言道:“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對于教師而言,你備好了課,不一定能上好課,但是你要想上好課,卻必須要備好課。于是,備好課自然而然成了上好課的前提。
認真研讀課程標準、教參、教材。在備課之前,認真研讀要語文課程標準上對每一學段教學的要求,然后認真閱讀教師用書及教材,了解每個單元的主題以及本單元在全冊的位置,明確每組教材的編寫目的,同時聯(lián)系每單元的內(nèi)容和訓練重點,構思備課。要努力做到細讀課文,對課文內(nèi)容了然于胸。課后的思考題也仔細閱讀,了解了每道題的設計意圖。在此基礎上再確定每一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重難點和教法學法。
精心設計教學環(huán)節(jié)。備導。要想上課的效果好,教師的只言片語就都要精心推敲,所以從課前的導入語,課中的過渡語,到點撥學生回答的導語,再到課后的總結語,都要進行了精心設計,力求為上課的重點服務,力求為引導學生服務。備問,問題的設計也要精心考慮,教師設計的問題要突出教學的重點,凸顯單元訓練重點,要少而精,要做到牽一發(fā)而動全身。備作業(yè),現(xiàn)在的作業(yè)要求有拓展有延伸,這樣學生才會有所提高。所以,每次備課,我都要廣泛查找資料,精心設計練習和作業(yè),做到既減輕學生負擔,又達到訓練、鞏固、提高的目的。備學生。學生是上課的主體,因此要了解學生的朗讀水平,理解能力,提出問題和探究問題的能力,才能適時調(diào)控,恰當引導。有的學生提出有價值的問題能力較差,主動提問的動力不足,抓重點句子理解的能力差,因此教師要在這些方面會特意做好引導的準備。 精心的備課是上好課的前提,只有認真的備好每一節(jié)課,才能提高課堂質(zhì)量,讓學生們學有所得,學有所樂。
策略二--------有效提問是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關鍵。
提問是觸發(fā)學生思維的引言,是激發(fā)學生覺悟的契機,是教學檢測的手段。提問的質(zhì)量制約著教學進程能否推進,決定著教學效果的好壞。要運用好提問,應當注意一下幾點。
提問要有計劃性。一堂課要提問幾個問題,對于所提問題的切入角度都要進行精心的構思。先問什么,后問什么,教師要胸有成竹,精心策劃。提問要由表及里,由淺入深,步步深入。教師思路明晰,也對學生思維起著潛在的導向作用。
提問要有啟發(fā)性。提問要促進學生思考,要減少或避免走過場的應答式提問--簡單地問“對不對”、“好不好”這種應答式的提問,思維的含量很少,表面熱鬧,價值不大,而這樣的提問在教師實際課堂教學中大有存在。
提問要難易適度。提問要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水平,不可過淺,以免走過場;又不可過難,以防學生茫然失措,產(chǎn)生畏難情緒。教師應把大的、難的問題分解為一個個具體的小問題,以減小每次提問的難度,減小提問之間的坡度,讓學生“跳一跳,夠得著”。
策略三------指導學法是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保障。
“授人以魚,不若授人以漁”,指導學生學習方法,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對于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是十分重要的。
指導學生預習的方法。在語文的教學過程中,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有些學生的預習積極性不高,效果不佳,影響了課堂教學效果。一部分學生在課上只是被動地接受教師的講解,沒有深入思考,回答問題不全面、不深刻。分析其原因:學生沒有掌握有效的預習自學的方法,學習的自主性、主體性沒能充分的發(fā)揮。這樣一來,學生自身蘊含的豐富的潛在能力沒能得到充分發(fā)揮,禁錮了學生思維發(fā)展和智力開發(fā)。因此,指導學生科學地預習,掌握預習方法,迫在眉睫。學做預習筆記。學生預習時,除了抄寫課文的重點詞句外,還應鼓勵學生大膽質(zhì)疑,并把弄不懂的問題記下來,為上課時弄懂這些問題做好思想準備。
指導學生聽課的方法。聽好課是學生獲得新知識、發(fā)展智力的中心環(huán)節(jié)。一個學生學習成績的好與壞,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在課堂上聽懂多少,當堂消化多少。聽懂的多,消化的多,課后做起作業(yè)來時間用得少,心情也輕松,既可以騰出時間把各門功課學得更深更廣,又有利于發(fā)展興趣愛好,參加各種課外活動,得到全面發(fā)展。所以,我經(jīng)常對學生進行聽課方法指導,讓學生明確聽課目的,聽課時要集中注意力,動耳聽清知識的來龍去脈,要指導學生學會動腦思考,加以分析、歸納,將知識進行整理以便加強記憶,動手將重點內(nèi)容做筆記以備復習。
指導學生復習的方法。教師要指導學生如何進行日復習、周復習、月復習。復習的方法一旦被學生掌握,課堂教學效率就必將大大提高。
策略四------及時反思是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保證。
教學反思是教師以自己的教學活動過程和課堂教學實踐作為思考對象而進行全面、深入、冷靜的思考和總結,對自己在教學活動過程和課堂教學實踐中所做出的行為決策以及由此產(chǎn)生的結果進行審視和分析的過程。每堂課后,及時認真的進行課堂反思,總結得失,是一種不斷地優(yōu)化課堂教學,提高課堂教學效果的很好辦法。反思應做到:反思所得,發(fā)揚長處,發(fā)揮優(yōu)勢;反思所失,汲取教訓,彌補不足;反思創(chuàng)新,揚長避短,精益求精。
策略五------增大容量是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途徑。
目前有些課堂教學存在著節(jié)奏緩慢、信息量不足的現(xiàn)象,造成程度好的學生吃不飽,只好等待,一些自制力較差的同學就會乘機開小差,課堂氣氛比較沉悶,學生積極性不高。也是造成課堂教學效率偏低的一個原因。 如何加快節(jié)奏,增加容量。應該做到以下幾點:1、減少教學過程中不必要的環(huán)節(jié)。2、提倡精講,少作長篇大論,點到為止,避免“言者滔滔,聽者瞠目”。3、充分利用課堂時間。增強學生的時間觀念,培養(yǎng)學生思維的敏捷性,培養(yǎng)學生快速閱讀的能力、快速識記的能力、快速作文的能力。4、充分恰當運用多媒體教學。實踐證明,由于充分運用了電教手段,可以大大節(jié)省板書時間,而且提的問題比較明確,課堂節(jié)奏快,教學效果好。
總之,要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絕非一日之功,我們只不過是在摸索中不斷前進,在前進中不斷摸索,希望能走出一條活且實,快且優(yōu)的教學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