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劍威 郭忠 廖禹東
[摘要]:分析了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對內地西藏檢驗班不利性,提出了多元化教學的策略,以提高內地西藏檢驗班的檢驗技術課程的課程教學效果。詳述了《臨床檢驗》課程中實施多元化教學方式的實踐行動,并對實踐行動結果進行分析,為提高內地西藏檢驗班的檢驗技術課程教學效果積累了經驗。
[關鍵詞]:內地西藏班 多元化教學 檢驗技術課程教學效果
在內地舉辦西藏班是黨中央、國務院一項具有戰(zhàn)略意義的重要決策,目的是充分利用內地優(yōu)秀教育資源為西藏地區(qū)培養(yǎng)各方面急需的人才。我校于2012年9月增設了內地中職西藏檢驗班,如何有效對該班進行課堂教學,為西藏培養(yǎng)合格的檢驗技術人才。我校提出了以多元化教學模式改革傳統(tǒng)教學模式,并在中職西藏檢驗班教學中進行實踐行動的研究。
一、學情分析
傳統(tǒng)的檢驗教學以教材為中心,采用全程灌輸方式,學生始終處于消極被動的地位。受傳統(tǒng)教學方式的束縛,學生在學習時往往感到抽象枯燥,當面對具體的實際問題時,卻常感到無從下手,很難與書本的知識相聯(lián)系。這種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忽略了學生的興趣、愛好、能力差異及個性特征,不利于高素質檢驗專業(yè)人才的培養(yǎng)。
內地西藏班學生是特殊的群體。他們具有一般中職學生的普遍性,但由于成長環(huán)境與文化背景的差異,使得藏族學生在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上與內地學生存在較大差異,具備與一般內地漢族學生不同的行為特點。譬如,藏族學生普遍自信心不足,在漢語言書寫表達理解上存在一定障礙,易產生厭學情緒。男生自我約束力與自控力差,爭強好勝,愛表現(xiàn)。如果在教學中不注重因材施教,未針對性地使用改進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按傳統(tǒng)教學套路,難以取得理想的教學效果。因此,尋找和探索適應他們的教學方法勢在必行。
二、多元化教學策略及在《臨床檢驗》課程教學中的應用
多元化教學策略是將多種教學方法揚長避短地綜合應用,特別是根據西藏中職學生的特點,打破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是教學模式的改良與創(chuàng)新。
(一)多元化教學策略
1.LBL、PBL、TBL教學法聯(lián)合應用
LBL教學法(Lecture-Based Learning)是傳統(tǒng)的講授式教學法,以教師為主體,以講課為中心,采取集體灌輸式教學。PBL教學法(Problem-Based Learning)是以問題為基礎,以學生為主體,以小組討論為形式,在教師的的引導下,圍繞某一問題進行研究的學習過程。TBL教學法(Task或Team-based Learning)即任務式教學法或分組式教學法。我校根據內地中職西藏班學生實際,在傳統(tǒng)的LBL教學法課堂教學過程中,充分發(fā)揮教師的“導”作用,以臨床病例或醫(yī)學現(xiàn)象巧設問題的“導”即聯(lián)合PBL教學法;以解決問題為目標的“導”,自然將課堂教學方式由教師為主體轉向學生自動學習的任務式教學法,即以理論與實驗探究法TBL教學法。
2.CBE、項目、模擬教學法聯(lián)合應用
CBE教學法(Competency-based Education)是一種以職業(yè)綜合能力為基礎,以勝任崗位要求為出發(fā)點的教學體系。CBE教學法強調崗位需求和學生的主體作用,教師扮演管理者、示范者和輔導者的角色,在應用CBE教法的同時,可結合項目教學法、模擬教學法,一方面,按照臨床上檢驗流程,將檢驗實驗項目化并組合串聯(lián)起來;另一方面,營造出臨床檢驗實驗室的真實環(huán)境,使用與臨床實驗室同型號實驗器材或仿真器材,與臨床工作實際無縫接軌。
(二)多元化教學在《臨床檢驗》課程教學中應用案例
1.教學對象
我校內地中職西藏檢驗班30名學生。
2.教學內容
第二章白細胞檢驗第三節(jié)白細胞分類計數(教材選用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出版的全國中等衛(wèi)生職業(yè)教育衛(wèi)生部“十一五”規(guī)劃醫(yī)學檢驗專用系列教材)。
3.教學思路
針對內地中職西藏班學生的特點,通過崗位職業(yè)能力分析,按職業(yè)所需的專項能力從易到難,給整體與個人量身安排教學和定制學習計劃。采用理實一體化職業(yè)教育理念,應用多元化教學策略優(yōu)化教學,在理論教學上利用LBL與PBL教學法創(chuàng)設情境,通過教師的引導與講授,讓學生自主探究學習,由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再利用TBL教學法分組開展一系列趣味項目教學活動,完成既定的教學任務,并順利通過考核;在實訓教學中利用CBE、項目、模擬教學法,將之前的血液標本的采集、血液涂片的制備、血液細胞的染色三個崗位職業(yè)能力要求的實訓項目與白細胞鏡下形態(tài)觀察與分類計數實訓項目有機結合起來,流程化項目化操作,并進行技能考核。
4.教學過程
首先,創(chuàng)設情境,引導學生由根據特征識別人的思維轉換到如何根據特征來辨識細胞,教師應用PBL與LBL教學法,邊提問邊講授,引導學生自主探究,通過討論互動式教學,完成項目教學活動一“看圖完成各類白細胞識別流程圖填空”。其次,利用TBL教學法將學生分組(每組6人,設組長1人),開展項目教學活動二“分小組辨認白細胞圖片”,進一步強化對白細胞形態(tài)特征的認識,并檢驗課堂教學效果;開展項目教學活動三“紅藍鉛筆繪制白細胞”,西藏學生喜歡繪畫唐卡,通過這個活動激發(fā)了學生學習形態(tài)學檢驗興趣與熱情。在學生懂得了如何辨識白細胞之后,通過我校Blackbord網絡教學平臺的《臨床檢驗》網絡課程,讓學生在電子閱覽室借助計算機,在教師引導下,進一步探究學習,在寓教于樂之中完成白細胞分類計數的學習及模擬練習考核。在實訓教學中,模擬臨床檢驗實驗室環(huán)境和操作流程,應用CBE教學法,依據對崗位職業(yè)能力要求,引導示范學生按項目依次完成對血液標本從采集—推片—染色—鏡檢的全過程操作,理論聯(lián)系實際,在顯微鏡下辨識白細胞,對白細胞分類計數,并模擬填發(fā)檢驗報告單。最后,教師對每個學生的理論知識與操作能力給予評價,將優(yōu)秀白細胞繪畫作品粘貼展覽,并給予學生鼓勵,同時針對整體學生及個別情況再進行強化輔導。
三、多元化教學反思
1.LBL、PBL、TBL教學法聯(lián)合應用的顯著效果
傳統(tǒng)的LBL教學法,教師可以對教授內容作全面、系統(tǒng)的分析講解,既能準確、快速的把知識傳授給學生,又能保證傳授知識的系統(tǒng)性和連貫性,但僅依靠LBL教學法最明顯的弊端是:過度使用如同填鴨式教學,不利于調動學生積極性,不利于學生能力提高。通過創(chuàng)設情境問題,形象生動深入淺出,即PBL與LBL教學法的融合既照顧到絕大多數西藏學生的接受能力,又有利于學生對知識的掌握,TBL教學中分組討論形式與項目化教學任務增強了學生團隊意識和語言表達能力,進而有利于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2.CBE、項目、模擬教學法的顯著效果
通過CBE、項目、模擬教學法的聯(lián)合應用,不但使檢驗教學理實一體化,更培養(yǎng)了西藏檢驗班學生過硬的操作技能。
當然,我們使用多元化教學策略中也發(fā)現(xiàn)一些問題。首先,漢族老師與藏族學生的關系很大程度上會影響教學的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