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良彩
[摘 要]思想品德課是一門事關情感、道德與價值的德育課程,其知識水平、認知水平及態(tài)度與價值觀等教學目標的實現(xiàn),需要課堂面向?qū)W生生活,完成一個主觀體驗內(nèi)化到知識經(jīng)驗的過程。教師應積極倡導學生進行體驗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引導學生在體驗中反思。
[關鍵詞]思想品德;課堂教學;生態(tài)課堂;生本教育
作為承載課程文化的思想品德課堂,原本就是一個師生共同擁有的生活世界,體現(xiàn)著生活的意義和生命的精神價值。正確思想觀念和道德品質(zhì)的形成,需要學生的自主學習和生活體驗,需要學生帶著認知、經(jīng)驗、思考、感悟參與到課堂中來。
一、體驗學習——關注學生的生活實踐
課堂上所列舉的例子、布置練習題的背景材料、設置的話題,都要貼近學生實際,為學生所認識、理解并接受?!绑w驗學習”的教學環(huán)節(jié),以設計學生活動和體驗為主要形式,經(jīng)歷“情境導入——活動體驗——感悟提升(情感升華)”過程,引導學生在體驗中反思總結。比如在教學教科版八年級第八課“一念之差”時,筆者設計了如下一則情景模擬:
放學了,小強和小明一起走在回家的路上。
小強:你看!“新感覺網(wǎng)吧”是新開的,人還挺多的。走!我們也去看看。
小明:我們不能玩游戲!
小強:不去?還說什么我們是好朋友,什么事都聽我的,騙人!哼,你真不夠哥們兒!
小明:我……
小明面對好友小強的邀請和責備,處于兩難選擇的境地,小明到底去還是不去?請你告訴小明。
問題設計以學生生活中的具體情境為載體,訓練學生運用所學知識正確認識與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教師在課堂中要創(chuàng)設生活情境,引導學生思考情境中的事例并提出自己的看法。設置生活情境要針對中學生的角色特點,依據(jù)教材知識要點,做到“三個結合”,即與所給材料(情境)的主題要義結合,與教材相關知識結合,與自己思想和行為相結合。
二、合作學習——關注學生的有效參與
小組合作學習對調(diào)動學生學習興趣和積極性、提高學習成績等方面都起著積極的作用,但在思品課堂教學運用中面臨一些問題,如模式運用盲目化、小組構建不盡合理、合作學習運用流于形式、思品教師主導作用弱化、學生參與機會不均等,等等。在合作學習小組的構建上,筆者參照多數(shù)教師認可的“組間同質(zhì)、組內(nèi)異質(zhì)”的原則,確保各小組的實力相當。成員隨月考、期中等考試成績進行微調(diào),組成新的合作小組,避免發(fā)言次數(shù)較多的總是學習成績優(yōu)秀的學生,學習成績差的學生成為旁聽者。對于合作學習模式運用盲目化的問題,筆者在教學時對各小組目標提出明確要求:(1)各成員在課堂上要提出自己學習中存在的問題,然后和小組同學交流;(2)注意傾聽別人的發(fā)言;(3)討論中及時記錄自己的收獲和感受。對于思品教師調(diào)控不力的問題,筆者認為教師要轉(zhuǎn)變角色定位。在合作學習中,思品教師不僅是知識的傳授者,更是學生學習的參與者、引導者和合作者,要在課堂上開展生生互動和師生互動。
三、探究學習——關注學生的質(zhì)疑精神
讓學生在課堂上主動參與、樂于探究、敢于質(zhì)疑,是思想品德課合作探究學習的一項重要內(nèi)容。教師應結合學生的學情現(xiàn)狀,引導學生結合已有的知識和經(jīng)驗,通過主體探索來解決問題。近幾年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各省市中考思想品德試題不斷創(chuàng)新,出現(xiàn)了大量的“實踐和探究”題型。在平時教學中,教師要把握新教材的編寫結構和特點,有的放矢地開展相關主題探究活動。如針對“老人跌倒無人敢扶”的現(xiàn)象,讓學生幫助校團委設計一次活動,要求從“活動主題、活動形式、活動步驟、活動意義”入手。經(jīng)過探究學習,讓學生認識到幫助他人是愛心和善心的表現(xiàn),美好生活離不開人與人之間的互相幫助;同時學會自我保護、自我取證。
活動設計包括設計主題、標語、活動形式和步驟等,主題和標語設計要求緊扣材料、中心突出、觀點鮮明、有較強的感染力。此外,課題研究也是探究學習的好形式,如開展“關于我校初中生誠信現(xiàn)狀的調(diào)查”,以此激發(fā)學生關注身邊的人和事,正確認識自我,處理好自己與他人、集體、社會的關系。
責任編輯 張淑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