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金婉
摘要:如何在科學課中運用故事情境教學呢?在《磁鐵的磁性》一課中,我將教學內(nèi)容設計為《喜羊羊尋寶故事》,通過環(huán)環(huán)相扣、緊密聯(lián)系的故事情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注意力和積極性。本文從“故事引入,引情激趣”、 “故事發(fā)展,探究質疑”、“故事高潮,傳知解惑”、“故事結尾,鞏固升華”四個方面談談具體的做法。
關鍵詞:故事情境;科學課
故事情境教學法以故事情節(jié)為教學載體,以興趣為支點,以學生為中心,以交際為目的,把教學目標滲透其中,把教學內(nèi)容融合其中。心理學家布魯納說過:“學習的最好刺激是對所學材料的興趣?!?故事,因為它的形象性和生動性,非常符合小學生的心理發(fā)展規(guī)律,也最能激發(fā)小朋友對學習的興趣和熱情。在教學中教師如果能夠巧妙地將故事情境引入課堂,既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又能調動學生的注意力和積極性,從而讓科學課堂更為豐富多彩。在《磁鐵的磁性》這節(jié)課,我做了一點嘗試:
《磁鐵的磁性》這節(jié)課以磁鐵為對象,圍繞“磁性”和“磁極” 展開實驗探究。本節(jié)課從四年級學生喜歡聽故事的心理特點以及已有的認知水平出發(fā),引入學生喜聞樂見的動畫人物喜羊羊,將整節(jié)課的探究活動與趣味故事“喜羊羊尋寶”結合起來展開教學活動。
一、故事引入,引情激趣
著名的教育家于漪說過:“課的第一錘要敲在學生的心坎上,或像磁石一樣把學生牢牢吸引住?!痹诮虒W中,教師巧妙地編制或利用已有的故事來導入新課,可以在第一時間抓住全體學生的注意力,激發(fā)起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為整個科學教學定下良好的基調?!洞盆F的磁性》一課我是這樣導入的:
師:(播放幻燈片)一天喜羊羊和美羊羊正在玩耍,喜羊羊意外地得到一張藏寶圖,根據(jù)藏寶圖的指示喜羊羊來到一座城堡,要想進入城堡必須要在觀看視頻后猜對一件物品。師出示“磁鐵在生活中的應用”的短片。
生:根據(jù)播放的短片猜測——磁鐵——喜羊羊順利進入城堡。
精彩的引入是成功的起點。喜羊羊是孩子們喜聞樂見的故事形象,當孩子們聽到喜羊羊的時候眼睛立刻亮起來了,喜歡探秘又是孩子們的天性,再當孩子們聽到藏寶圖的時候興奮極了,一下子就融入到整個故事中來了,順利引出了課題,為本課的教學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二、故事發(fā)展,探究質疑
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教師如果不想方設法使學生產(chǎn)生情緒高昂和智力振奮的內(nèi)心狀態(tài),而只是不動感情的腦力勞動,就會帶來疲倦。”引人入勝的故事開頭,把學生的注意力“引”到課堂上。在孩子們 “入戲”后,怎樣才能使學生的探究興趣和注意力保持下去呢?我將本堂課的第一個探究內(nèi)容創(chuàng)設為喜羊羊尋寶的一個故事情節(jié)。
師:(播放動畫)根據(jù)藏寶圖的指示喜羊羊來到一間密室門口,要想進入密室,必須從8件物品中選出并帶上能被磁鐵吸引的寶貝。師出示材料——木塊、玻璃片、塑料片、回形針、鐵釘、小鐵珠、鋁片、銅片。
師:你能幫幫喜羊羊嗎?
生:學生動手實驗并匯報實驗結果。
……
學生在助人為樂的情感和好奇心的驅使下,認真而專注地進行探究實驗。四年級的學生大都玩過磁鐵,或閱讀過有關磁鐵方面的書籍,對磁鐵能吸引哪些物體都有一定的認識,讓學生直接實驗磁鐵能吸引哪些物體,學生的興趣不夠濃厚。但是,將這一問題放入特定的故事情景中,就成功地把教師“教”的愿望轉化為學生“學”的內(nèi)在需要,使學生始終保持積極的探究欲望。
三、故事高潮,傳知解惑
幫助學生解決教學的重難點一直是我們教師感到比較困惑的難題。如果教師借助故事的引入,建立教學難點的學習梯度、化難為易,激發(fā)他們與老師、知識點的互動,讓課堂變得更加生動、流暢、高效,從而達到幫助學生輕松解決難題的目的。
師:(播放動畫)攜帶著四件寶貝(鐵釘、回形針、小鐵珠、大頭針)喜羊羊進入密室大廳,他發(fā)現(xiàn)密室有5扇大門,墻上有一塊巨大的磁鐵,喜羊羊該走哪個門四件寶貝才最不容易被磁鐵吸走?——學生猜測并講出理由。
生: 學生推測與條形磁鐵不同位置吸鐵的本領(磁性強弱)不同有關——你覺得哪個位置的磁性最強?學生猜測(師引導)
師:如果給你一塊條形磁鐵和一袋回形針,你能不能和你得同伴一起想辦法設計一個實驗證明你的猜測是否正確?從而幫喜羊羊找到正確的門?
……
生:匯報結果。
讓學生設計多種實驗方法探究磁鐵各部分的磁性強弱情況,進而發(fā)現(xiàn)磁鐵兩極磁性最強,這是本課的教學重點也是難點。在平常的教學中,讓學生設計實驗對學生來說是個難點,會出現(xiàn)一些學生覺得比較難,干脆放棄的現(xiàn)象。生動、有趣的故事最能喚起學生的學習興趣,這時的學生已經(jīng)融入到“故事”中,從心理上激發(fā)了學生內(nèi)在的質疑解疑的動力,學生就會想方設法想辦法解決問題,本節(jié)課的難點也就輕松解決了。這樣,不僅有助于營造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更有利于提高學生對新知識的探究興趣,提高學習能力。
四、故事結尾 鞏固升華
常言道“編筐編簍,重在收口;描龍畫風,神在點睛?!币粋€充滿藝術性的結尾,不僅可以對教學內(nèi)容或教學活動做到系統(tǒng)概括、畫龍點睛和提煉升華的作用,還能激起學生的求知欲,發(fā)揮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達到 “課結束,趣猶存”的良好效果。
師: 喜羊羊尋寶成功獲得兩個成功的秘訣:一、知識就是最大的寶藏;二、如果你能提出更多地問題就能獲得更多的寶藏。
生:學生根據(jù)所學知識引發(fā)新的研究問題(目的: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意識和實踐能力)。
著名教育家肖川說過:完美的教學一定能使學生感受到人性之美、人倫之美、人道之美……當孩子們隨著故事經(jīng)歷了一關關的闖關活動既興奮又有成就感時,我將德育教育插入尋寶故事作為結尾,同學們不僅通過故事學習了知識,掌握了操作技能,而且在故事中還學會了做人的道理。
整節(jié)課,學生在喜羊羊這個動畫形象的引導下不知不覺地走進科學世界,圍繞喜羊羊尋寶這條主線展開,在生動、有趣的故事情境的引導下展開一個個探究活動,巧妙地將課堂教學內(nèi)容融入故事情境,故事情境貫穿教學始終,扣人心弦,融知識性、趣味性、思想性為一體。
盡管在課堂中創(chuàng)設故事情境教學是學生喜愛的一種教學方法,但如何把這個方法運用得合理,運用得恰當,如何讓它為提高課堂教學質量服務,需要自己長期地、不斷地在實踐中去探索、去探究。俗話說:“不經(jīng)一番寒徹骨,那得梅花撲鼻香?!蔽覉孕牛灰约阂蝗缂韧?、堅持不懈地去做,就一定能嘗到成功的喜悅。
【參考文獻】
[1]葉瀾,思維在斷裂處串行[J],中國教育學刊,2001(04)
[2]楊曉林、劉曉英,將故事引入科學課堂[J],教育實踐與研究,2011(01)
[3]李步良.教學賞析[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