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麗
摘要:話語標記語是一種話語層次上的標記,在語篇中起著停頓、過渡的作用,有助于形成語篇的連貫性、條理性,并起到一定的指示和提示作用。不同領域的學者對話語標記有著不同的理解。本文從英語寫作的角度研究話語標記語獨特的語篇鏈接功能,旨在讓學生在英語寫作中能正確熟練地運用話語標記語,極大地提高學生的語篇連貫寫作能力。
關鍵詞:英語寫作;話語標記語;語篇構建
一、話語標記語的研究理據(jù)
從二十世紀八十年代開始,語言學家開始對話語標記語進行研究探討,最為著名的莫過于Halliday和Hasan的《英語中的銜接》和Schiffrin的《話語標記語》等書籍,它們揭開了不同學者對話語標記語研究的序幕,而這些學者的研究也從不同的視角出發(fā)形成了不同的流派。綜觀話語標記語的研究史,可以總結出這些流派多從話語連貫為中心的研究視角、句法—語用視角、認知語用學的視角和把話語標記語看作元語用意識標識語的研究視角出發(fā),即認知語言學、語義學、語法化、歷時發(fā)展和語言習得等角度對話語標記語進行了研究。其中影響較大的有Deborah Schiffrin,Diane Blackmore等,他們使得話語標記語的研究成了語言研究中發(fā)展迅猛的一個領域,他們把話語標記語看作是出現(xiàn)于會話中,并且能夠發(fā)揮一定的語用功能的語言現(xiàn)象。那么,在語言構建的過程中,話語標記語對學生的外語寫作是否具有重要的理論價值和實踐意義即為本文的研究重點。
二、中國學生英語寫作語篇連貫性欠缺的原因分析
中國學生英語寫作常常受到漢語式思維的影響,在語言的編碼過程中,沒有刻意使用話語標記語的意識,或者機械套用話語標記語,進而導致英語作文缺乏連貫性,這主要是因為在頭腦當中已然形成的母語語法規(guī)則阻礙了外語的順利習得,所以當母語與外語的意義相同而表達不同時,在外語表述中錯誤就自然而然地出現(xiàn)。比如,在漢語中“因為……,所以……”,學生會寫為“As/Because…,so…”,或者將“雖然……,但是……”寫為“Although…,but…”等。其次,中國大學英語課堂,就目前的狀況來看多以灌輸知識為主,技能培養(yǎng)為輔,這對于英語這樣一種技能性要求很高的語言工具而言,在習得的過程中不免有些本末倒置,這直接導致學生的英語知識輸入多過技能產(chǎn)出,學生主要接觸一些英語課本知識,而對于課本以外的英語實踐技能輸出幾乎為零,從而無法深刻理解話語標記語在真實語境下的正確使用方法,這直接體現(xiàn)在寫作中連貫性的缺乏。
三、強化話語標記語對大學生英語寫作連貫性的提高
話語標記語作為語篇銜接機制,在英語寫作中,它本身不構成話語表達的命題,也不受句法結構的限制,但在交際表達的過程中起著銜接和連貫一個話語與語篇其他部分之間的的作用。要明確它是通過多種方式調控言語的交際性,它影響著寫作者的語用得體性,它不僅是寫作者思維的體現(xiàn),也能夠表達寫作者的觀點和態(tài)度。在此基礎之上,正確有效地使用話語標記語對于大學生寫出地道、得體的英語文章是至關重要的。根據(jù)冉永平對于話語標記語的分類,將其分為七類,如表示話題變化標記語,如with regard to,anyway等,表示對比性標記語,如however等,表示闡發(fā)性標記語,如to start with,next等,表示推導性標記語,如as a result等,表示證據(jù)性標記語,如as the saying goes等,表示自控性標記語,如frankly等,和表示評價性標記語,如fortunately等,這些分類為英語句式、段落、篇章的構成提供了邏輯理論依據(jù)。
在明確細分了英文話語標記語的種類后,首先在課堂中,教師應不斷強化學生對于這些話語標記語的理解,讓學生有意識地使用話語標記語來構建語篇,實現(xiàn)文章的連貫與銜接,從而引導讀者理解寫作者的意圖,甚至在更為復雜的交際語境中,能讓寫作者更加熟練、準確、完整地傳遞出所要表達的信息,而這種對于話語標記語的強化理解正是對于中國學生在寫作中漢語式思維的有效避免方法。其次,在培養(yǎng)學生有意識地使用話語標記語的基礎之上,還應避免學生對某些話語標記語的過度使用或誤用,如and,but,I think,well,actually等,這是因為在寫作過程中,學生往往不會斷句,寫出許多用and,but銜接的記流水賬的句子,或者用well,I think等體現(xiàn)思維中斷、表達正在思考的標記語,這都將影響句子的銜接和寫作的整體質量。第三,擴大學生的英語閱讀視野。通過廣泛地課外閱讀,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閱讀技能,讓學生更直接地了解話語標記語在真實語境中的語法和功能,并充分掌握話語標記語的用法。只有合理使用話語標記語,才能使寫作者的文章不會讀來生硬乏味,不會對讀者產(chǎn)生誤導,從而提高讀者理解的準確性。
綜觀以上研究,話語標記語是標識句與段、段落與篇章各個層次關系的有效工具。本文從大學生英語寫作角度出發(fā),通過話語標記語的銜接機制、種類和使用特征,探討了學生在實踐寫作中標記語的使用情況,對于如何解決大學生英語寫作中常見的漢語式思維傾向性,影響英語寫作的連貫性問題,本文粗淺地給出了解決之道。本研究對于英語寫作教學具有啟示意義,中國學生在平時的課堂中應注意學習各類話語標記語,并做到定性、合理地分析,加強標記語學習的體系性,這樣,在作文連貫性上肯定會取得長足的進步。(作者單位:陜西中醫(yī)學院)
參考文獻:
[1]陳新仁.話語聯(lián)系語與英語議論文寫作調查分析[J].外語教學與研究,2002.
[2]馮潔茹.話語標記語“I think”在訪談節(jié)目中的作用[J].安徽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
[3]李明賢.話語標記語與外語寫作教學[J].山東大學,2005.
[4]冉永平.話語標記語的語用學研究綜述[J].外語研究,2000.
[5]冉永平.話語標記語well的語用功能[J].外國語,2003.
[6]冉永平.認知語用學—言語交際的認知研究[J].外語教學與研究.2006.
[7]袁永芳.從TEM4作文的偏題現(xiàn)象看母語思維方式的影響[A].中國英漢語比較研究會第七次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