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楠
在全球范圍內,信息技術涉及的行業(yè)越來越廣泛。在學校教育中,信息技術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學科教學與信息技術相結合,把學科中的抽象理論具體化,使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接收更迅速。在中國社會的發(fā)展時期,為了提高學生的素質教育,需要把這些信息技術科技引入到高中語文教學中,使語文中的意境美和現(xiàn)代化中的技術性相結合,打造充滿神奇特色的語文課堂,使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得到提高,促進學校教育和學生能力的發(fā)展。
一、高中語文教學與信息技術整合的初探
(一)高中語文教學與信息技術整合的必然性
語文學科區(qū)別于其他學科的特殊性在于它可以作為交流工具,在日常生活中運用語文的范圍很廣。這就使語文教學過程與實際生活聯(lián)系緊密。在語文教學中,教師要培養(yǎng)學生對知識的吸收能力,還要使他們通過學習具備一定的鑒賞能力和分析能力,以及較高的寫作能力。通過對語文知識的分析和理解,使學生在學習中逐漸形成具有個性特點的思想方式,對語文問題能有自己的見解。在教學中,單純的應試教育對學生素質的培養(yǎng)起不到促進作用,所以,傳統(tǒng)教育被素質教育取代。在素質教育中,教師要以發(fā)展學生的素質和能力為前提,這就要求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具備自主性,而能促使學生進行自主學習最好的因素就是對語文學習的興趣。教師要使學生對語文學習產生興趣,就要改變死板的教學方式,以新型的教學方式來引起學生的興趣。隨著信息化的發(fā)展,信息技術引入到了各個學科的教學中,它具備的直觀性和豐富性能激發(fā)學生對語文的學習興趣,所以,信息技術與語文教學進行整合是教育發(fā)展的必然結果。
(二)信息技術與語文教學整合的內容和意義
在素質教育不斷發(fā)展的情況下,為了讓語文教學能從素質教育的角度不斷發(fā)展和提高,教師要認真研究新課改的要求,根據(jù)要求對教學方式進行改進。同時,教師要通過提升自身的專業(yè)素質能力,來促使教學過程順利進行。在提高語文教學效率方面,通過把信息技術和語文教學進行整合得到了實現(xiàn)。
1.信息技術作為知識傳授工具能提高教學效率
在信息技術和語文教學進行整合過程中,信息技術起到的作用是教學輔助工具,它代替了傳統(tǒng)教學中的黑板和粉筆,為教師節(jié)省了進行板書的時間,使教學時間大大縮短。信息技術還能利用其特征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教師可以利用信息技術把文章中的事件進行重現(xiàn),使學生在直觀觀察中對事件發(fā)生的過程進行了解。由于信息技術不僅能起到黑板和粉筆的功能,還能利用多媒體的聲像等直觀影像來促使學生對語文教學更感興趣。例如,在學習《神奇的極光》一課時,如果運用傳統(tǒng)方法對學生進行講解,學生對于極光是什么不了解,單純依靠教材中的文字來理解極光,學生學習起來有一定難度。如果在進行這一課的教學時,教師運用信息技術把極光通過制作的課件演示出來,讓學生對極光的形狀和顏色有了深刻的認識,再結合課文中的文字描述,就能對整個文章有一個整體的認識。學生通過對極光的了解,會對極光產生濃厚的興趣,教師利用學生的這種興趣可以把他們的眼光吸引到課外知識的探索上,通過查詢書籍和網絡來了解極光產生原因和發(fā)展過程。
2.信息技術和語文學科的整合能促進教學內容的擴展
信息技術和語文學科進行整合,不僅使語文教學的輔助教學工具更加先進,利用現(xiàn)代化的信息技術教學,教師還需要改進教學方式與之相適應,同時由于信息技術為教師進行板書節(jié)省了時間,使教學過程中包含的信息量更大。在對學生的知識面進行擴充時,信息技術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對于學生感興趣的知識,他們可以通過網絡進行查詢,積累更多的知識,促進語文學習的進步。在運用信息技術進行學習的過程中,既節(jié)省了學生的查詢時間,其豐富的內容又能激發(fā)學生繼續(xù)學習的興趣。傳統(tǒng)的教學,是以課本為中心,雖然也會涉及課外知識,但由于時間、空間的限制,能夠引導學生學的課外知識很有限。信息技術與語文學科整合后,學生在課上可以接觸到教師為教學內容創(chuàng)設的豐富材料,激發(fā)學生對課文的興趣,提高他們對文章的理解和分析能力。在課外,學生可以通過網絡接觸到更廣的知識面。我們都知道,互聯(lián)網就像是一部百科全書,里面的知識尤如海洋般深邃寬廣,與語文學科整合,可以拓寬語文學習的渠道,采集到廣泛的知識,使學生的閱讀面、知識面擴大,將課內學習與課外學習資源結合在一起,更好地學習語文。教師通過在語文課堂中對知識點的引申,可以促使學生在課外時間對這些知識進行了解,解決在語文課堂上存在的疑問。學生通過開闊的視野,擴大知識面,在寫作上也有了提高。他們對事物的分析更加透徹,在描寫中能熟練地在作文中加入自己的情感和思想。在互聯(lián)網里,有很多關于寫作理論、技巧的文章和眾多例文評點,作文課上,教師可以用此來指導學生寫作,這樣,學生的知識面擴大了,眼界開闊了,積累的素材也多了,這就為寫作打下了基礎,有利于學生創(chuàng)作,特別是構思、立意方面的創(chuàng)新,能使學生寫出很多佳作。并且,學生還可在互聯(lián)網中搜集更多例文和評論,廣泛地吸取別人的經驗教訓,這點對學生來說也是一筆巨大的財富。另外,老師還可以指導學生把自己的作品放到論壇中,讓更多的人來評點,給意見,從中得到更好的提議,以提高寫作水平。
二、信息技術與語文課程的整合將給語文教師提出更高的要求
隨著信息化教育的到來,要把信息技術運用到課堂教學中,就需要教師除了在學習語文專業(yè)的知識,對教學能力進行提高外,還需要教師掌握較高的信息技術能力。如果教師的語文教學能力較強,但對信息技術卻不精通,那么要把信息技術和語文教學進行結合只是空喊口號,不能運用到實際中。所以,教師要對信息技術進行深入了解,通過進行專門的信息技術培訓,掌握信息技術的操作,同時能制作水平較高的課件,能通過信息技術把語文知識進行完美闡述,這樣才能實現(xiàn)信息技術和語文的完美整合。經濟在不斷發(fā)展,教育也在不斷進步,一個因循守舊的教師是不能適應現(xiàn)代化的教育的,所以,教師的觀念要跟上時代,同時教師的能力和素質也要不斷發(fā)展,不斷提升。
總之,信息技術在高中語文學科的作用,教師還在不斷探索,隨著教學經驗的不斷增加,對信息技術的運用也會逐漸增強,其與語文課堂教學的整合也會越來越完善。在不久的將來,通過信息化輔助的語文課堂將會使學生具備更高的文學素質。
(責編 張敬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