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書平
現(xiàn)代建構主義認為,知識不是一套獨立于情境的符號,而是存在于具體情境和可感知的活動中,人的學習應該在情境化的活動中進行。英語是一門語言學科,聽說讀寫是最基本的技能。要想學好語言就必須在具體的情境中展開。在英語教學中,我們不能只是孤立地就教材來進行英語的教學,而是要巧妙地運用語言、教具等設備來為學生營造語言情境,讓學生入情入境,激發(fā)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展開主動思考與積極思維,讓學生樂于學習,促進學生英語聽說讀寫四項技能的培養(yǎng)。創(chuàng)設豐富的教學情境,這是推進小學英語教學改革、提高英語教學有效性的重要手段。筆者現(xiàn)對小學英語教學中情境的創(chuàng)設淺談如下幾點體會。
一、創(chuàng)設直觀情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
小學生年齡小,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與枯燥靜止的英文比起來,形象直觀的圖片、圖像等更能激起他們學習的激情,吸引注意力,延伸有意注意時間,更加符合他們的思維特點,從而使學生獲取大量形象的感性語言材料,更利于學生展開有效學習,提高學生的英語水平。在教學中我們要運用多媒體、簡筆畫、圖片、實物等來為學生創(chuàng)設直觀的教學情境,增強教學的形象性,以激起學生參與英語學習的濃厚興趣與強烈動機。這樣的學習學生興趣更濃,不僅學得快,而且記得牢。
1.簡筆畫。如在學習apple, banana等單詞時,我們可以在黑板上畫出簡筆畫,指出相應的圖片問:“Whats this? This is a banana.”然后在黑板上書寫相應的單詞。這樣學生便可以在單詞與含義間建立直接聯(lián)系。
2.圖片。教師可以打印一些圖片來幫助學生學習新知與復習舊知。如復習單詞時,我們可以將學生分為兩兩一組,其中一名學生用圖片來考另一名學生,要求被考者拼讀出這個單詞。這對于兩個學生來說都是一次復習的好時機。
3.多媒體。多媒體集圖文聲像于一體,可以突破時間與空間的限制,具有化靜態(tài)為動態(tài),化無形為有形,化抽象為形象,化枯燥為生動的特點,可以同時刺激學生的多種感官,將學生帶入形象而直觀的教學情境中,使得學生的學習處于最佳狀態(tài),這樣的教學更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創(chuàng)設表演情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小學生活潑好動,喜愛表演。結合小學生的這一特點,我們可以為學生創(chuàng)設豐富的表演情境,激起學生內心強烈的參與欲望,真正實現(xiàn)寓教于樂,讓學生在愉悅的氛圍下展開主動學習。如我和學生一起來制作各種動物頭飾,帶領學生一起來進行表演。各種可愛的小動物是學生所喜愛的,他們都非常愿意來扮演自己所喜愛的小動物,如panda, cat, dog, monkey, tiger等,并加上自己結合動物特點所創(chuàng)編的各種動作,用英語來進行自我介紹與簡單的描述,展開積極的交流。學生充分用到了“Hello! I am a panda/rabbit. How are you? Im fine. Nice to meet you!”等語言。這樣的活動深受學生的喜愛,學生在積極的表演中強化了對英語知識的理解與運用,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三、創(chuàng)設生活情境,增強學生的運用意識
語言的學習與現(xiàn)實生活有著極為密切的關系,新課改非常關注教學與現(xiàn)實生活的關系,明確提出了生活化教學策略,提出要從學生所熟悉的生活事物與現(xiàn)象來進入新知的學習,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優(yōu)化教學結構,提高教學效率。在英語的教學中我們同樣要重視教學與學生生活的聯(lián)系,要對教材整體而全面把握的基礎上,對教材進行合理調整,適當補充一些小學生所熟悉的生活素材,這樣更能增強學生對教學的熟悉感與親切度,從而喚起學生更強烈的生活體驗與情感體驗,使學生主動而積極地參與到教學中來。如為了讓學生更好地掌握“Who is it?”“Im...”這一句型,我改變枯燥的講解與機械的訓練,選擇從學生所熟悉的家中來客人的生活經驗入手,先讓學生回憶當自己家里來客人時,我們應怎么做,然后將提前制作的關于家中會客的小片斷播放給學生。如此熟悉的生活場景喚起了學生對生活的回憶以及對新知的渴望,學生自然也會對新知的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與強烈的行為,這樣的學習自然熱情高漲、富有成效。
四、創(chuàng)設交際情境,提高學生聽說能力
英語是一門語言,聽說讀寫是英語的基本技能。長期以來受應試教學觀的影響,我們過于重視單詞與語法的教學,而忽視聽說訓練,學生往往是書面成績好,而聽說能力差,學生所學到的只是啞巴英語。新課改更加關注學生聽說讀寫四項基本技能的整體提高,重視培養(yǎng)學生英語語言綜合運用能力。在教學中我們要遵循語言的學習規(guī)律,為學生創(chuàng)設真實的交際情境,激起學生說的欲望,讓學生大膽開口,展開充分交際,在說中增強語感,提高聽說能力。在教學中我們要設計豐富的交際情境,為學生營造利于聽說的教學氛圍,讓學生主動參與、積極說話。我們可以將教室布置成商場,選擇學生代表分別扮演顧客與售貨員,讓學生圍繞購物的話題來展開交際活動。關于交際的話題可以是教材上的內容,也可以讓學生根據(jù)自己的興趣與愛好來自主擬定。這樣的話題更為豐富,更貼近學生的生活,自然能夠引起學生更大的說話熱情,使得學生展開充分交流,在真實的交際情境中促進學生英語水平的全面提高。
五、創(chuàng)設故事情境,引導學生主動參與
故事伴隨著學生的成長,深受學生的喜愛。將故事與英語教學結合起來,更加符合小學生愛聽故事的天性,能夠增強教學的趣味性,激起學生強烈的熱情,使得學生在聽故事的愉悅氛圍中主動而積極地參與到教學中來,在無形中使得學生獲取基本的知識與技能。如在學習動物類單詞時,我們收集各種動物的圖片、聲音,并將這些素材進行重新加工與整合,創(chuàng)編趣味故事,制作成多媒體課件,在課上利用多媒體圖文聲像的效果來向學生播放趣味故事。學生一聽要講故事,馬上興奮起來,小臉樂開了花,眼睛一眨不眨地緊盯著大屏幕,注意力處于高度集中狀態(tài),思維處于高度活躍狀態(tài),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學活動中來。有了學生高漲的熱情、濃厚的興趣、集中的注意力與活躍的思維,這樣的教學自然能夠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總之,小學階段是學生學習英語的初級階段,但同時也是打基礎的重要階段。其教學目標不僅是要讓學生掌握基本的英語知識與技能,具備基本的聽說讀寫能力,還要讓學生愛學、樂學,培養(yǎng)學生持久穩(wěn)定的學習興趣,讓英語成為學生喜愛的一門學科。采用情境教學法可以避免枯燥機械的語言教學,將枯燥抽象的單詞與語法寓于豐富而形象的教學情境中,這樣更利于增強教學的形象性、趣味性與實踐性,更能激起學生內心強烈的求知欲,引起學生的主體參與和主動思考,使得學生在積極的學習活動中達到英語聽說讀寫能力的全面提高。在英語教學中我們要加強對情境教學法的研究與實踐、創(chuàng)新與探索,以摸索出更多適合小學生的英語教學情境,使之成為提高教學效率的重要手段。
(責編 張亞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