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正氣
〔關鍵詞〕人生;挫折;“四原法”
人生就像心電圖,總會有波折,或者考試失利、比賽失分、愛情失意、下崗失業(yè),或者機遇失之交臂、緣分擦肩而過,或者升職遙遙無期、財運杳如黃鶴,或者璞玉無人識、瑤琴無人聽,或者英雄生華發(fā)、佳人失紅顏,任何一種都會讓人有挫敗感。子曰:“富而無驕易,貧而無怨難”,同理,勝而不驕易,敗而不餒難。那么,我們應該如何面對挫折?
學會原諒。要學會原諒自己。生活本不容易,要學著跟自己和解,與生活妥協(xié),不要各方面都追求盡善盡美、歷次嘗試都追求百戰(zhàn)百勝,要允許自己有失誤;不要因為一次閃失就全盤否定自己,大象也會摔跤,上帝都會打瞌睡,圣人也有一敗涂地想“乘桴浮于?!敝畷r。要學會原諒他人。不是每個人都是“及時雨”,更不是每個人都是“活雷鋒”,沒有人是有求必應、普度眾生的觀世音,對他人不要苛責,不要以為天下所有的拒絕、打擊、傷害都只是沖著你,感慨“洪洞縣內無好人”,或許給你“罪與罰”的人也是一個“被侮辱與被損害的”人,記住馬丁·路德·金的話:“忍受不應得的痛苦是一種救贖?!币獙W會原諒命運。古人云:“日中則移,月滿則虧。物盛則衰,天之常數(shù)?!辈煌昝滥耸浅B(tài),杰克·倫敦筆下的馬丁·伊登窮困潦倒時積極進取,功成名就時反而感覺人生虛空。所以要學會欣賞“花未全開月未圓”的美景,學習曾國藩的“求闕惜福”之道。
找到原因。為什么有挫折?大多數(shù)是因為準備不充分,桃子還沒熟就開始采摘,心情急切得如同張愛玲寫的:“出名要趁早呀!來得太晚的話,快樂也不那么痛快?!焙ε聶C緣稍縱即逝,害怕一切繁華熱鬧即將成為過去,“即使穿上新鞋也趕不上”,生恐等到瓜熟蒂落、水到渠成的那一刻,在遠未萬事俱備的情況下就貿然行動了——信奉“沒有條件創(chuàng)造條件也要上”。為什么有挫敗感?主要是因為期望過高,對什么都志在必得,對什么都盲目樂觀,從不作最壞的打算,同時自己的意志又還不夠堅強。23歲的林肯第一次競選伊利諾斯州議員時,他列舉了自己的四項劣勢:“我年紀輕、許多人對我不了解、我出生于而且始終處于最低下的階層、沒有富有的或者有名望的親友為我推薦”,因此他對競選所持的態(tài)度是:如果當選,“這就是選舉人給了我恩惠”;如果落選,這是“善良的選舉人高見卓識,認為我以隱居幕后為宜”,“我反正已習慣于失意,不會過分懊喪?!闭怯捎谒麑ψ约河凶銐蚯逍训恼J識,早就預料到兩種結果,抱著“勝固欣然,敗亦可喜”的心態(tài),所以能夠坦然接受失敗。如果認為自己受上帝恩寵、勝券在握,一切盡在掌握之中,一定心想事成,那么一旦失敗,心理就會崩潰。
堅守原則。即使挫折再大、再多,也不可做出錯誤的行為,滑向罪惡的深淵或者戕害自己的生命,輸人不輸陣,不能在挫折面前徹底敗下陣來。面對挫折,產(chǎn)生惱怒、悲憤、仇恨、怨忿等情緒都是正常的,“真正的光明決不是永沒有黑暗的時間,只是永不被黑暗所掩蔽罷了;真正的英雄決不是永沒有卑下的情操,只是永不被卑下的情操所屈服罷了”,負面情緒、極端思想可以有,但是切不可付諸行動,否則會吞咽更大的苦果,鑄成無可挽回的大錯。袁世凱本有望做“中華民國之華盛頓”,但是他擔心在議會斗爭中失敗,不敢面對任何挫折,于是派人槍殺宋教仁;汪精衛(wèi)不甘在國民黨內的失勢,轉而投入侵略者的懷抱,淪為漢奸,二者都被永遠釘?shù)搅藲v史的恥辱柱上。昂山素季面對多年的監(jiān)禁、打壓,始終不改初衷,一直堅持合法的非暴力抗爭,大大推動了緬甸的民主自由。
改變原形。傅雷先生在《約翰·克里斯朵夫》譯者獻辭中寫道:“你不必害怕沉淪墮落,只消你能不斷地自拔與更新?!彪娪啊吨袊匣锶恕防镉芯涿裕骸爱斈愕牟湃A還撐不起你的野心時,那你就應該靜下心來學習?!泵鎸Υ煺?,除了要提高心理耐受力,降低期望,更需要的是學習、提升、改變,盛德日新,堅持到最后,讓自己變得優(yōu)秀、強大。沈尹默先生早年曾被陳獨秀批評其字“其俗在骨”,于是苦練書法,至老不懈,成為近現(xiàn)代最杰出的書法家,被人贊為:“數(shù)百年來,書家林立,蓋無人出其右者”。當年哈耶克在與凱恩斯的大論戰(zhàn)中,場場落敗,凱恩斯成了美國白宮的座上賓,他的經(jīng)濟理論將美國從“大蕭條”中拯救出來,而哈耶克則無人賞識,但是他繼續(xù)鉆研經(jīng)濟學,在凱恩斯去世28年后問鼎諾貝爾經(jīng)濟學獎,英國首相撒切爾夫人和美國總統(tǒng)里根都將他的理論奉為經(jīng)濟發(fā)展的指南針。尼克松由于“水門事件”黯然下臺,面對各種批評、指責,他靜心寫作,《領袖們》《回憶錄》《六次危機》《超越和平》《不戰(zhàn)而勝》《不再有越戰(zhàn)》本本精彩,為后人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也讓人見識了他的驚世才華,為自己加分不少。戈爾兩次競選美國總統(tǒng)都功敗垂成,他投身環(huán)保事業(yè),致力于解決全球氣候變暖問題,終獲諾貝爾和平獎。汪涵剛到湖南衛(wèi)視時做的是抬桌子、搬道具等體力活,但是他一直留心主持人的工作,利用一切機會學習,實現(xiàn)了從“抬桌子”到湖南衛(wèi)視“臺柱子”的華麗轉身。魯迅說:“優(yōu)勝者固然可敬,但那雖然落后而仍非跑至終點不止的競技者,乃正是將來的脊梁?!辈皇菃幔?/p>
(作者單位:中國民主促進會湖南省委員會,長沙,410006)
編輯 / 黃才玲 終校 / 于 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