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靜
【編者按】南京市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起步于1987年,歷經(jīng)二十多年的發(fā)展歷程,逐步形成了以“南京市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指導中心”為核心的、具有南京特色的“規(guī)范管理、專業(yè)引領、品牌塑造、積極導向”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模式。以“陶老師工作站”(南京市中小學生心理援助中心)為代表的全市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受到了中央領導的高度肯定,于2010年6月經(jīng)中央文明辦掛牌成為“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全國)輔導中心”,影響惠及全國。2012年12月,南京市作為城市代表,參與了《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指導綱要》的修訂工作,同年,被教育部命名為“首批全國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示范區(qū)”。近日,本刊特約記者就南京市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對該市教育局張生副局長、教育科學研究所肖林元所長進行了專訪。
〔關鍵詞〕心理健康教育;示范區(qū);工作體系;教育科研;江蘇南京市;專訪
〔中圖分類號〕G4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2684(2014)06-0011-03
記者(以下簡稱記):張局長您好!請您簡要介紹一下南京市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發(fā)展歷程和成果經(jīng)驗。
張生副局長(以下簡稱張):南京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起步較早,深厚的文化底蘊一直是推動南京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動力。如果往前追溯,廖世承、陳鶴琴等20世紀20年代就在南京開展過心理健康教育實驗。20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一批教育工作者突破“唯心主義”的束縛,大膽先行,探索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徑、方法、內容和機制。發(fā)展到今天,成立了享譽全國的“陶老師”工作站,建立了全方位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機制。按照專業(yè)化和組織化程度來分的話,主要有四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從80年代中期到1991年,是實踐摸索階段。我市一批“先知先覺”的優(yōu)秀教育工作者敏銳地感知到,學生工作中的很多問題都不是傳統(tǒng)的德育方法所能夠解決的,他們開始探索一種從學生心理發(fā)展的角度開展輔導的方法。1987年,南京市教育科學研究所就著手研制出版了《兒童·少年·青年心理培育綱要》,這是國內出版的首個學校心理教育的指導性藍本,出版后立即引起全國極大關注。1989年,“305525中小學談心電話”開通,這是一部傾聽并解答兒童青少年心理問題的熱線電話。1991年,在南京曉莊學院成立了“南京市中小學生心理測量與咨詢中心”,開展了許多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有益探索。
第二個階段:從1992年到2003年,是專業(yè)創(chuàng)建階段。這一階段,我市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開始走向專業(yè)化、規(guī)范化、服務化的發(fā)展道路,在南京市教育行政部門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的努力下,1992年,“南京市中小學生談心與投訴電話”(“陶老師工作站”的前身)開通,一個親切的電話號碼“4454111”走進了全市中小學生的生活,這標志著南京市展開了面向全市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服務工作。
第三個階段:從2004年到2009年,是規(guī)范發(fā)展階段。這個階段,南京市建成了中小學生心理健康三級防護系統(tǒng),規(guī)范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的專業(yè)準入資質,并在組織保障、經(jīng)費投入、師資培訓、平臺建設上給予了大量的支持。2004年,為規(guī)范管理,南京市教育局特別成立了“南京市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指導中心”,該中心掛靠南京市教育科學研究所,負責規(guī)劃、組織、實施、協(xié)調全市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并與南京曉莊學院合力建成了“南京市中小學心理援助中心”(即“陶老師工作站”),形成了政府行政管理與高校專業(yè)建設管理相結合的管理機制,為全市中小學生提供專業(yè)化和規(guī)范化的心理咨詢服務以及危機下的心理救助。
第四個階段:從2010年至今,是內涵提升階段。2010年“陶老師工作站”掛牌“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全國)輔導中心”,2012年南京市成為首批心理健康教育示范區(qū),代表南京市心理健康教育發(fā)展到了一定的水平,但也給我們的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戰(zhàn)。
記:在目前蓬勃發(fā)展的情況下,南京市心理健康教育的定位是什么 ?確立了哪些引領性的價值觀?
張:教育部下發(fā)的《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指導綱要(2012年修訂)》明確提出“全員育心”的目標,依據(jù)《綱要》精神,我們下一步將著力進行全方位的發(fā)展性的心理健康教育體系的構建。這個體系中至少要包括如下幾個要素:系統(tǒng)而快捷的網(wǎng)絡管理模式;專業(yè)而隨時的心理輔導與服務,尤其是對學生的危機干預和心理救援;科學而實用的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內容的普及,包括學生的日常管理、實踐活動和課程學習;有序并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的培訓與督導體系;健全的心理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的通道,廣泛而深入的社區(qū)、家、校共育平臺以及特色鮮明的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概括起來,就是在網(wǎng)絡化、規(guī)范化、專業(yè)性、科學性、有效性、全員性、普及性、特色化上下功夫。
在管理平臺上,我市正在建設“南京市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與咨詢信息化平臺”,這個平臺建成以后,全市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包括日常工作部署、心理咨詢室的管理、學生心理信息的采集、各區(qū)心理健康教育活動的開展、心理危機的警示、干預與救援,都將通過這個平臺上傳下達,實現(xiàn)網(wǎng)絡化的三級聯(lián)動。
在科學理論上,我們認為南京市的心理健康教育要充分重視科研工作,以心理、教育科學的前沿成果來引導工作的開展,例如,將認知科學、發(fā)展心理學、腦科學的大量研究成果應用于學生的學業(yè)發(fā)展上,指導學生科學合理地利用大腦,為學生的學習生活打好基礎;我們重視學生的積極心理品質,以積極心理學理論在學校教育中的應用為契機,培養(yǎng)學生正向陽光的心態(tài),幫助他們形成處理問題、面對挑戰(zhàn)的良好的應對方式等。
在實踐方向上,堅持以發(fā)展性心理健康教育為工作的基本出發(fā)點,堅持“治未病、增抗力”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以學校心理輔導室為平臺,以學校的心理教育課程與教學為陣地,以心理健康教育活動為載體、以學校心理健康教育文化氛圍的營造為目標,充分開展全員、全方位、無痕化的發(fā)展性心理健康教育實踐。
在防護機制上,重在加強三級防護系統(tǒng)的功能,疏通從學校心理輔導室到各區(qū)心理咨詢與危機干預工作站再到“陶老師工作站”的信息交流渠道,使之能通暢而有效地處理各類心理危機事件,盡最大努力防止傷害性事故發(fā)生。此外,我們將更加重視日常心理事件預警系統(tǒng)的建設。
記:在一項關于全國十省市學生積極心理品質的調查中,南京學生的很多方面都表現(xiàn)出了較高水平的積極心理品質。這從某個側面反映出南京市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成效,您對此是怎樣看的?
張: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主要是奉獻型的事業(yè),工作的成效往往是隱性的、內在的,需要以長遠的眼光追蹤研究才能夠發(fā)現(xiàn)。南京市活躍著許許多多熱心投入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志愿者,我們無法對他們的奉獻作出定性的考量,但這份調查應該能說明一些問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功在當下,利在千秋。至于一線教師們的熱情來源于何方,我想主要是源于一份堅持和守護?!疤绽蠋煿ぷ髡尽背闪⒅两褚延卸嗄辏@期間有關教育的理念也曾出現(xiàn)過爭論,我們秉持的一個基本原則就是回到教育的本質、回到教育的原點。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說到底是為了提高學生的身心素質,也就是說學生德智體美的發(fā)展,離不開良好心理素質的支撐,這是教育本質的一種規(guī)定。立足于這個原點,我們的教育工作者多年堅守教育的價值并且充滿信心,不斷努力,才有了今天這樣的局面。從教育行政部門到一線教育工作者,我們一直堅定地做著發(fā)展性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經(jīng)過多年的理論和實踐的探索以及行政的推動,南京市整體的心理健康教育意識和心理健康教育能力都有了大幅的提升。但我們也要走出去,向其他地區(qū)、其他國家學習先進的心理健康教育理念與做法,將南京市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不斷推向前進。
記:感謝您接受我們的采訪。
記:肖所長您好!作為一個大市的教科研領軍人物,您對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特別重視,請問是什么促發(fā)了您對心理健康教育的關注?您對發(fā)展性的心理健康教育是如何理解的?
肖林元(以下簡稱肖):學生的身心健康發(fā)展是教育的頭等大事。主持南京市教育科學研究工作以后,我了解到,南京市教育科學研究所與南京市教育局宣德處合作,成立了一個“南京市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指導中心”,在對南京市各區(qū)縣及學校的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導與服務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受到了一線心理健康教育教師的廣泛贊賞與歡迎。抓教育要從本質抓起,我認為教育的本質功能就是提高學生的身心素質。從長遠來看,學生的心理素質決定了其一生的成就與幸福。另外,從教育科研的角度上講,學生的心理發(fā)展問題也是教育科研的廣闊天地。南京是全國最早啟動心理教育研究和實踐的城市之一?!熬盼濉逼陂g,南京市幾十所學校共同參與了國家重點課題“大中小學心理教育的理論與實踐”;“十五”“十一五”期間,南京市又成功立項教育部規(guī)劃課題“中小學生心理監(jiān)護系統(tǒng)的構建與運作”,集中了八十多所中小學參與研究。此外,南京市還先后完成了“中學班主任與心理教育研究”“心育與德育關系的研究”“中小學生心理健康預警機制的研究”等一大批各級心理教育課題。此外,全市逐步成立了一批立足本市、輻射全國的心理教育研究中心,其中較具影響力的有“中小學心理信息采集與分析中心”“兒童感統(tǒng)訓練中心”“兒童心理劇研究中心”“情感教育研究中心”“少兒心理科學院”等?!笆濉遍_局之年,南京市又有多項心理科研課題在國家、省、市立項。科研課題能夠整合全市學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資源,引領我市學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實踐。
很多人將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看得過于狹隘,認為心理健康教育就是讓有心理問題的學生走進心理咨詢室接受輔導,這就導致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沒有得到學校和家庭更廣泛的認可。心理健康教育其實在很多領域都大有可為,比如說在學生的學習過程和學業(yè)發(fā)展上,就可以通過心理健康教育讓學生掌握學習方法,了解自己的學習風格、懂得大腦的工作機制、學會調節(jié)自身的考試焦慮等,并且對學生進行生涯規(guī)劃方面的教育。這些都有助于學生的學習和發(fā)展,肯定會受到校長和家長的歡迎。所謂發(fā)展性的心理健康教育,應該是以發(fā)展的眼光,通過一定的教育手段,提前介入學生優(yōu)良心理素質的培養(yǎng)和潛能的發(fā)揮上,而不是等學生出了心理問題時再來
干預。
記:您在主抓南京市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過程中遇到的最大的困難和問題是什么?
肖:推進中最大的困難和問題是受我國傳統(tǒng)教育觀念的影響,基層學校在操作層面把學校課程分成了所謂的“主科”與“副科”,心理健康教育不像考試學科那樣決定升學率,社會、學校、校長、教師對其缺乏關心。因此,首先要解決觀念問題,讓每一個教育工作者都知道,學校育人工作應促進每一位師生的身心健康發(fā)展。這里難度最大的是讓整個社會、教育界都形成正確的認識。另外還有個方法問題:學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因認識不到位常常被邊緣化。雖然這一工作在教育局宣德處、市教科所多年的宣傳、指導、推動下已經(jīng)有了良好的氛圍,但走過場的現(xiàn)象還很嚴重,很多教師沒有真正掌握科學的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心理健康教育不像語數(shù)外等學科的教學,怎樣提升教學質量,怎樣強調課堂教學的高效率,教師缺乏主動研究;學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更多地停留在表面上,其實質性、規(guī)律性的研究還有很大空間。南京市教育科學研究所今后一段時間重點要抓的工作是:促進南京市所有教育工作者對心理健康教育形成正確的認識,使他們掌握科學的心理健康教育方法,促使他們的教育教學工作遵循心理健康教育的規(guī)律。
記:請您介紹一下以教育科研推動南京市心理健康教育發(fā)展的整體思路和措施。
肖:站在教育科學研究所的平臺上,我認為除常規(guī)學科的教育教學研究工作外,有關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與服務力度要加大。經(jīng)過反復討論與思考,南京市教育科學研究所確定將從心理健康教育的課程、課題、課堂教學三個方面推動全市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加大相關研究和指導力度。即我們所稱的“三課”推進模式,其核心目標是從教科研的角度促進心理教師的專業(yè)發(fā)展,培養(yǎng)從事心理健康教育的專業(yè)骨干力量。
在課堂方面,我們主要為心理健康教育教師的專業(yè)成長提供平臺。建立市區(qū)校三級聯(lián)動的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組,廣泛開展教研科研活動;創(chuàng)設“南京市優(yōu)秀心理輔導活動課方案評選”項目,目的是將教師專業(yè)成長的積極性調動起來,讓更多的心理教師有進行職稱評定的基礎和條件。
在課程方面,依托教科所進行的國家級課題“區(qū)域提升學校課程品質的研究”的子課題“區(qū)域提升學校心理健康教育校本課程的研究”,將在全市范圍內挑選一批心理健康教育的優(yōu)秀特色課程,出臺南京市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標準,增強其規(guī)范性、系統(tǒng)性和科學性,也讓心理健康教育課程能夠真正惠及學生的成長。
在課題方面,主要進行以課題為載體的科學研究,因此我們要將一批圍繞心理健康教育的課題挑出來,組成重點項目加以關注,力爭用三到五年時間,推出一批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的精品成果,也培養(yǎng)出一批能夠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研究、有一定學術功底的科研型的心育名師。
此外,要加強與各區(qū)域、各種專業(yè)組織的溝通與合作。南京市教育科學研究所已經(jīng)在教科研的很多渠道為心理教師的專業(yè)成長設置了綠色通道,例如舉辦了全市的心理健康教育培訓;在全市案例、論文的評比中設置了心理系列;課題研究(規(guī)劃課題、個人課題)重點培育心理專題;開展各種心理健康教育科研活動;推動全市性的心理健康教育特色課程建設;進行合格、示范心理咨詢室的督查等??傊且钥蒲兄ν苿有睦斫】到逃目茖W化、系統(tǒng)化和規(guī)范化。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需要增強科學性,提高工作實效;增強規(guī)劃性,將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置于良性發(fā)展軌道;增強凝聚力,讓心理健康教育從業(yè)人員凝聚專業(yè)合力,切實為學生的健康成長服務。
記:感謝您接受我們的采訪。
編輯 / 黃才玲 終校 / 于 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