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麗彥
摘要:小學語文學科是一門重要的工具學科,也是一門語言應用學科。因此,學好語文對學生走進高一級學校和社會生活大有益處。所以,我們語文教師要積極探索高效課堂教學模式,充分利用現(xiàn)代教育技術手段,拓展教學內容,挖掘教材內涵,教給學生提煉文章精髓的方法和技能,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能夠聯(lián)系生活實際,進行很好的運用,使課堂教學真正做到務實高效,綜合提升學生的語文學科素養(yǎng)。
關鍵詞:小學語文 新課程 教學目標 語文學科素養(yǎng) 務實高效
一、發(fā)揮多種教學媒體的輔助作用,進行角色轉變,落實新課程教學理念,激發(fā)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新課程標準明確提出:“新課程標準下的語文課堂教學主體是學生,教師只是教學過程的引導者、參與者、協(xié)作者,師生在整個教學過程中,一直是一種合作、互動的共同體,整節(jié)課都應在和諧、愉快的氛圍中進行,使學生輕松接受語文知識,提高技能,培養(yǎng)良好的自主學習習慣,達成教學目標?!痹谛抡n程背景下,我們語文教師要成為敢于承擔課程改革的實踐者,在教學實踐中認真探究高效課堂建設的新思路、新模式,科學使用多種教學媒體手段,優(yōu)化教學方法,整合語文課程資源,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
比如,在每單元的“綜合學習”知識的教學時,根據這一部分的知識特點,我采用了自主學習的方式,讓學生在課上利用網絡資源、工具書、寫字本、參考書等進行學習。在“把字寫好看”的知識模塊,我課前制作了寫字本,上邊有每個單元的生字,然后讓學生利用課余時間進行練習,每個字寫一行,每月上交一次進行評比,從而有效提高了學生的自主學習效率。在“我的采蜜集,讀讀背背”的學習時,學生對不會的生僻字、不會讀的音,可以利用網絡或者是工具書進行查詢,或通過小組合作學習解決實際問題,也可以通過師生互動解決疑難。在“我的小筆頭”的學習時,我利用多媒體展臺展示學生的習作作品,對優(yōu)秀的文章進行勾畫點評,不僅激發(fā)了學生的求知欲,增強了學生的自信心,還大大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
二、利用多媒體技術輔助語文教學,優(yōu)化教學方式,提高學生對教材的感悟能力,實現(xiàn)高效課堂教學
高效課堂要求學生必須是課堂的主體。學生必須能夠對教材進行深刻的理解,并通過自己的理解和感悟,提升對文章或是作品的鑒賞能力。這也是語文教學的最高境界,是高效課堂追求的最高目標。為此,我們語文教師,尤其是小學的語文教師,必須掌握新課程標準的本質內涵,在知識傳授的同時,培養(yǎng)學生自主分析、自主判斷和欣賞的能力,把高效課堂建設落實實處。
比如,在進行“小露珠,春日晨景”的教學時,我利用計算機制作了Flash課件,并在上課時利用大屏幕展示給學生。小學生喜歡動畫作品,更喜歡動漫素材。因此,教師應抓住學生的這一認知規(guī)律,盡量為學生提供這樣的素材,滿足學生的求知欲。像“小露珠,春天的晨景”這類文章,對小學生來說并不陌生,但很少有學生能夠說出具體的特點。其原因就是學生沒有經過細致的觀察和思考,更沒有深刻的感悟和反思,所以不能準確領悟作品的內涵。這樣,教師就可以利用課件展示作品,給學生一種形象逼真的感覺。通過課件展示,讓學生從內心深處走進生活,從中感悟生活中的美,深刻理解露珠給人類帶來的生命力和希望,理解春景給人們帶來美的享受和活力,從而能夠有效提高學生鑒賞美的能力。這樣的教學確實實現(xiàn)了務實高效,取得了很好的教學效果。
三、利用數(shù)字教輔資源挖掘教材內涵,提高學生對文章的感悟能力,綜合提高學生的語文學科素養(yǎng)
新課程標準提出當今教學改革應體現(xiàn)大閱讀理念。我們在語文教學時,應考慮到學科知識的大融合,對交叉的知識點要給學生提示清楚,甚至可以講徹底,使學生的學習做到“知其表更知其理”。為取得這樣的教學效果,教師可以利用“電子書包—教師端”進行教學,使用交互式電子白板進行授課,展示本節(jié)課的教學資源,通過視頻播放使學生深刻理解了相關知識。這樣教學,相當于把多學科教師引進教室,實現(xiàn)面對面的輔導,從而能夠大大提高課堂教學的實效性。
比如,在進行“稱象”的教學時,教師可結合本節(jié)課的知識特點,體現(xiàn)多學科的融合。這也是大閱讀理念的一個具體體現(xiàn)。上課時,教師打開交互式電子白板的數(shù)字資源包,調出稱象的微課資源。微課視頻詳細講解了有關稱象的步驟、原理和方法。通過視頻的講解,不僅可以讓學生科學、全面地理解了語文知識,還可以使學生全面認識學科知識之間的聯(lián)系,為學生的綜合性學習提供思路和方法,綜合提高了學生的學科素養(yǎng)。這也是高效課堂建設的目標之一。另外,在進行“有趣的漢字”的教學時,教師可利用電子書包資源,動態(tài)呈現(xiàn)漢字的發(fā)展簡史、來歷、用法等信息,不僅極大地豐富了語文教學資源,提高了教學的趣味性,還激發(fā)了學生想象思維,提高了教學實效性,真正實現(xiàn)了高效課堂教學。
總之,高效語文課堂教學需要學生的積極參與,需要把學生的主體地位落到實處,需要教師的科學引導,使課堂教學效果事半功倍。高效課堂教學模式不是一成不變的,教師需要根據不同年級的學生特點,根據教材的知識特點以及學生對知識的接受能力等因素,綜合考慮選擇教學模式,利用合適的教學手段,促進教學順利進行,使學生在愉悅的氛圍中接受新知,綜合提升學生的語文學科素養(yǎng),提高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小學語文課程標準.
[2]盧秀芳.關于構建小學語文高效課堂的思考.新課程學習:上,2010(7).
[3]劉金秀.如何構建小學語文高效課堂.華章,2012(30).
[4]楊振莉.如何構建小學語文高效課堂.學周刊,2012(21).
(責編 張翼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