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月婕
【摘要】隨著網(wǎng)絡新媒體時代的到來,流行歌曲在高中學生中的傳唱更為便捷。以往教師一味地阻止已經(jīng)不能適應當前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的需要。因此,在這多元化的時代里,流行音樂不可避免地成為高中音樂教學中的一部分。文章以流行歌曲進課堂為中心,闡述了它對高中音樂教學的意義以及實施對策,具有較強的實用性。
【關鍵詞】流行歌曲;高中音樂;教學實踐;音樂素養(yǎng)
隨著高中音樂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流行歌曲進課堂一直是業(yè)界爭論的熱點話題。不可否認的是,當今社會是一個多元和開發(fā)的社會,各種音樂元素相互激蕩、交相輝映已經(jīng)成為當今音樂事業(yè)發(fā)展的助推力量。因此,適當引入流行歌曲,可以增加課堂氣氛,提高學生學習興趣,進而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音樂素養(yǎng)。
一、流行歌曲進入課堂的重要意義
作為人生成長歷程的重要階段,中學生正處于青少年時代。他們擁有活躍的思維、不竭的動力和探索獵奇的心理。而流行歌曲具有多元的音樂符號、跳躍的音樂節(jié)拍、強烈的音樂旋律,與中學生的心理和生理有著某種契合點。因此,他們對于社會上流行的音樂歌曲具有天然的親和力和感知力。
流行歌曲具有肥沃的生長土壤,其歌詞精煉、結構活潑、感情飽滿、內容通俗,容易被人接受,在群眾中具有廣泛的傳唱基礎。這些特點決定了流程歌曲的大眾特性,在校學生是它們的主要傳唱對象。與兒童歌曲相比,它具有豐富的情感體現(xiàn);與校園歌曲相比,它具有多樣的音樂元素。因此,流行歌曲簡單易學、或快或慢、熱情似火、悠揚婉轉的多元特點更能夠吸引學生注意力,其蘊含的歌曲情感,從某種程度上說是學生清苦學業(yè)生涯中的重要慰藉,能夠產生強烈的情感共鳴和文化認同。因此,將那些積極向上、樂觀開朗的音樂引入到高中音樂教學課堂中來,不僅能夠活躍課堂氣氛,提高學生注意力,還能夠提高學生音樂素養(yǎng),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綜合素質的全面提高。
二、甄選流行歌曲進課堂的重要原則
當然在引入流行歌曲進高中音樂課堂的時候,并不是毫無章法的胡子眉毛一起抓。高中音樂課堂擔負著教書育人的職責,因此一定要挑選那些具有積極意義的音樂,既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又能夠陶冶學生的情操,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音樂素養(yǎng)和道德情操。那么,在選擇流行歌曲進入高中音樂課堂時,要注重哪些原則呢?
(一)注重對流行歌曲的甄選原則
鑒于流行歌曲的大眾性,其內容必然五花八門、紛繁復雜,既有消極哀愁的一面,也有積極向上的一面,既有言情暴力的元素,也有溫隋健康的元素。這些歌曲中,有的適合在課堂上學習和賞析,有的不適合在課堂上播放,還有的應當將其摒棄在學生學習生活之外。高中學生正處于世界觀、人生觀養(yǎng)成的重要階段,他們很容易受到各種思想的誘惑和引導,同時又缺乏一定的社會經(jīng)驗和社會閱歷,對于一些負面的歌曲很難做出正確判斷。因此,作為音樂教育工作者,教師一定要注重甄選積極、健康、向上的歌曲,引導學生傳唱具有正能量的歌曲。
(二)注重流行歌曲的適量原則
高中音樂課本具有非常豐富的音樂課程和知識設置,這些音樂歌曲和知識都是經(jīng)過千錘百煉的精華所在,具有一定科學性。流行歌曲作為其重要補充,對于音樂教育具有重要促進作用。但是,流行歌曲在課堂中的學習要把握一個度,做到適可而止。如果音樂教師將流行歌曲作為高中音樂課程的重點,必然會放松對既有音樂知識的學習,音樂大綱和教學任務勢必難以完成。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把握適量原則,科學教學。
(三)注重流行歌曲的適當原則
在流行歌曲進課堂過程中,教師要重視對教育契機的把握,要充分利用流行音樂中對音樂教育有益的因素,促使流行音樂為教育教學目標的生成和實現(xiàn)所用,為學生審美素養(yǎng)的提高和音樂技能的獲得所用。這需要教師對中學音樂教育課程體系、學生的心理實際和當前的音樂流行趨勢有全面的把握,從而能夠將這三者進行有機的結合,最終形成以中學音樂課程為主、流行音樂為輔,促進中學生身心發(fā)育的良好局面。
三、引入流程歌曲進入高中音樂課堂的實施路徑
實際教學過程中,除了要注重甄選、適量和適當原則以外,還有注重以下兩個方面:
(一)開展采風活動
作為教學活動的組織者,教師要站在學生的角度思考教學模式和教學策略。因此,在開展教學活動中,應當積極傾聽學生對于流行歌曲的看法,組織學生進行音樂采風活動。通過采風活動,教師可以搜集學生對于流行歌曲的看法和理解,了解學生喜歡的流行歌曲。在此基礎上,選出學生們最為喜歡的流行歌曲,在課堂上進行賞析和教授,增加學生參與度和積極性。
(二)引導學生對音樂的深刻理解
高中學生由于心理和生理都處于快速生長階段,他們對于流行音樂的喜愛是出于一種好奇或者從眾心理,對于音樂本身的理解較少。同時,由于流行音樂具有很強的通俗性,也制約了學生對音樂的深刻理解。作為學生學習音樂的引導者,教師應當注重學生對音樂本身的認識和理解,了解蘊含在音樂韻律背后的思想情感。例如,在學習周杰倫的《蝸牛》時,就應當引導學生學習蝸牛那種堅忍不拔的意志和永不放棄的精神,對學生進行正面思想教育。
參考文獻
[1]張娟.流行音樂對中學生的影響及疏導[J].社會心理科學,2006,7(11).
[2]延玫.怎樣上好音樂課——對中小學音樂教學的幾點建議[J].職業(yè)教育,2007,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