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敏珠
小時候就知道“望梅止渴”這個典故,其之所以能夠解渴,關(guān)鍵是曹操給士兵們的一個“念想”,讓他們想象前面的大梅林,士氣便振作。其實在教育過程中,我們何嘗不能給學生一個“念想”,將遙遠甚至是有些虛幻的理想化整為零,變成一個個稍加努力便能登上的梯子,日積月累,便會取得奇妙的效果。
心理學研究表明,人的行為源于動機,而動機的核心是人內(nèi)心的需要轉(zhuǎn)變成欲望。也就是說,如果學生因為某些“念想”而對學習產(chǎn)生需要,那么當這種需要強烈到一定程度,便會產(chǎn)生強烈的學習動機,那么學習行為也就自然而然。這種念想會使得他們覺得學習并不是一件枯燥乏味的事情,而是和他們的生活、未來息息相關(guān)。為此,教育工作者要挖掘?qū)W生內(nèi)心深處的念想,為他們的成功做好鋪墊。
一、給其念想,澆灌興趣
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笨梢娕d趣對學生有多么大的內(nèi)驅(qū)力,可以變無效為有效,化低效為高效。我們要找出學生的興趣所在,根據(jù)其興趣給他們念想,如此一來學生便會成為“樂之者”。
在課堂上,除了給學生書本上的知識外,我還會講一些自己的見聞,盡量讓他們從中學到一些書本上學不到的東西,激發(fā)他們的學習動機。當我談到自己假期出國的經(jīng)歷時,我看到很多雙羨慕的眼睛,于是我便借此機會和他們講了自己和外國人交流的一些感受,其實說英語并沒有想象中的那么難,只要開口,便是成功了一大半,只要不怕難為情,不怕犯錯誤,結(jié)果肯定是可喜的。之所以和他們講這些,只是為了給學生“念想”,和外國人交流并不是那么難的事,并不是只有拔尖的學生才有資格做到,只要你肯努力,美好的未來是屬于刻苦人的。記得當天晚上就有一個家長給我發(fā)短信,說自己的兒子聽完我的經(jīng)歷后非常羨慕,也對自己充滿信心,希望將來有此經(jīng)歷鍛煉自己,并且向其保證說一定會努力學英語不會讓我失望。看完這個短信,我很是感慨,無意間的一番話會使得學生如此激動,或許我的這些話給了他一個美好的“念想”。正是有了這一“念想”,他付諸行動,期末考試一下提高二十多分。剛開始我的確低估了“念想”的魔力,殊不知只要學生有這個心,他便會自覺地制定目標一步步實現(xiàn),而我在這中間只是起催化劑的作用。
二、堅定念想,突破自我
德國教育學家第斯多惠說:教學的藝術(shù)不在于傳授本領(lǐng),而是在于激勵、喚醒和鼓舞。當我們已經(jīng)給了學生“念想”,那么接下來就應(yīng)該想辦法激勵鼓舞他們,讓他們堅定念想,從而為了達到目的突破自我。
不可小看任何一個學生,包括后進生,他們一樣有自己的念想,也有能力為此而發(fā)奮圖強。我遇到這樣一個學生,剛開始接班時她是女生中基礎(chǔ)最差的一個。在我的留意下,我發(fā)現(xiàn)這個女生性格不錯,大大方方,做事不拘謹也不扭捏,有時還特立獨行,比如默寫英語錯得多的學生要去組長那重默,她卻不,她自覺在位置上背誦然后默寫,完成后拿到辦公室給我看,反復(fù)錯反復(fù)默,但是絕不會偷看。有一次她的父親聯(lián)系我說發(fā)現(xiàn)自己的女兒變了,變得愛學英語了,也后悔當時怎么沒打好基礎(chǔ)導(dǎo)致現(xiàn)在的狀況,現(xiàn)在要追趕上來。對于這種轉(zhuǎn)變,我不明白是什么原因,后來一次在作文中謎底揭開了,原來我的接班給了她一個“念想”,她認為當英語老師是如此美好的夢想,她想實現(xiàn)它。所以她加倍刻苦要彌補不足,雖然她知道這很難,但還是想突破自我嘗試一下。我還清楚地記得考試前的幾周,課間從教室走過都能看見她埋頭背英語的身影,她的班主任為此還勸我說你別抓她太緊了,可事實是我并沒有,都是她自覺地去背去學,而是她有一個念想支撐著她,激勵著她去學去拼。最后考試她由原來的超低分變成了及格,進步是驚人的,她的努力讓我著實感動,為此我堅信:堅定念想必能突破自我,沒有什么事情是不可能的。
三、分解念想,步步攀升
未來遙不可及,但當下卻是最值得我們珍惜并努力的。學生的念想大多涉及未來,不可能一步就實現(xiàn),我們要幫他們把那些念想細細地分解,將其化為步步攀升上去的梯子,只要每一步都踩穩(wěn),那么總有一天會到達他們想要去的地方。
曾經(jīng)遇到這樣一個學生,他的成績很優(yōu)秀,他的理想是成為一名外交官。面對這樣的一個想法,他需要的不僅僅是努力學習,還要頭腦靈活、思維敏捷,以及其他很多方面,而這些是作為老師的我無法給予加以鍛煉的,能做的只是幫他把這個“念想”分解開來,慢慢地逐步引導(dǎo)他向這方面靠近,比如學校有集體活動的時候給他機會鍛煉。有一次校園歌手比賽,向來靦腆的他也登臺和同學一決高下,雖然還表現(xiàn)得有些緊張但是他鼓足所有的勇氣,最大的原因應(yīng)該是他心存念想。他還在課余時間練習彈鋼琴,有機會就去考級,也在不間斷地練習口語,讓自己的語音語調(diào)聽起來更純正??傊?,一切與之相關(guān)的東西他都不懈地努力、去靠近。如此一來,再遙遠的念想都會在他的步步攀升中觸手可及。
學習,本就不該是一件枯燥無味的事情,要讓學生學得有效學得有味,必須挖掘?qū)W生的念想,讓他們伴著這些念想,喚醒那些沉睡的潛力因子,這樣不僅可以讓學生有效、高效地學習,更可以為了念想奠定扎實的基礎(ch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