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國愛
摘 要:導學案對于教師來說有利有弊,教師只有及時總結經驗教訓,才能更好地發(fā)揮它的作用。
關鍵詞:效率;引領;結合;指導;選擇
新課改對我們來說既是機遇,又是挑戰(zhàn)。從去年暑假開始,我們北留鎮(zhèn)就著手編寫導學案,一開學所有老師都收到了各科導學案。經過一個學期的使用,對導學案有了一定的了解及自己的思考與做法,不知是否正確,寫出來和大家一起商榷。
一、導學案能讓人靜心思考,從而提高課堂效率
學習的過程本就是靜心思考的過程,以前的課堂教師問學生答,往往不等所有學生想出來教師就開始了下一環(huán)節(jié)的教學,因此,總有一些學生在里面充當南郭先生。使用導學案后學生有更多的時間來思考問題,特別是對于非住校學生來說。課前的充分準備使他們對課堂學習更有的放矢,也更有信心,課堂上更有激情地投入討論、探究中去。
二、導學案是一種教學思想的引領,不能把導學案當作練習冊來完成習題
我認為,編寫導學案的目的是讓我們能夠把學習的主動權充分地還給學生,不是為了讓學生多一本練習冊。盡管導學案是集眾人之力完成的,但還有一些題會與我們的課堂、我們的教學目標脫節(jié),因此,在使用中,我們要有所選擇,要根據(jù)自己的實際情況進行完善,不要被新方案綁住手腳。
三、在使用的過程中應該動靜結合
不能一味地做題、對答案,也要讓學生動起來,討論、朗讀、爭辯、引申,這樣課才能上得生動、有深度。尤其是語文課,更需要語文味與學案環(huán)節(jié)的有機結合,我們在教學中,往往一不小心就會有所偏頗,不是上成“舊式”語文課,就是在“導學案”的左右下,喪失了語文課的味道。在實踐中,我們一定要努力把握好方向。
四、導學案上還要有明確的學法指導,使學生學習有法
學會方法,走遍天下。導學案不僅要明確學什么,更重要的是教會學生如何學,應教給學生學習的方法。導學案要明確指示如何讀書、如何讀圖、如何理解、如何記憶、如何思考,怎樣討論等學習方法。
五、展示環(huán)節(jié)不需要全體出動
自從使用導學案后,聽過的所有示范課在展示環(huán)節(jié)幾乎都是全體出動。這雖然讓聽課教師一眼就能看出參與率達到了百分之八十,但有時確實沒必要。我們應該提倡實實在在上課,不要擺花架子。
以上是我的一些粗淺的看法,還希望各位同仁多多指教。
(作者單位 山西省晉城市陽城縣北留鎮(zhèn)李家完?。?/p>
編輯 趙飛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