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紅
摘 要:自主探究學習是以學生作為學習主體,通過學生獨立的分析、探索、實踐、質疑、創(chuàng)造等方法來實現學習目標的。在新一輪的課程改革中也特別強調了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對于這種能力的培養(yǎng)是順應時代發(fā)展要求的,是現代教學改革的必然發(fā)展趨勢。要為學生的學習營造濃厚的自主學習氛圍,引導他們自主學習,喚起他們的主體意識,激起學習的需要,真正調動他們自身的學習潛能,進行自主學習,成為課堂學習的主人。
關鍵詞:小學數學;自主探究學習;能力培養(yǎng)
下面就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數學自主探究學習能力,談談本人的一些粗淺看法。
一、做好課前預習指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欲望
課本是我們教學的依據,是學生學習知識的根據。而用好、用活課本,培養(yǎng)學生具有良好的預習能力,逐步形成研究性、探索性的學習方式,是學生能不能通過自學解決問題的關鍵,僅僅依靠學生在課堂上短短的幾十分鐘內通過自學來完成學習任務,確實困難。因此,我想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應從抓預習開始。我充分利用我校實施的導學稿教學,提前將學習內容打印在導學稿中的課前預習部分,使學生感到預習有路,思考聯系有方,通過“讀一讀”“想一想”“說一說”“做一做”“補一補”等預習要求,進行自主探究學習。慢慢地,隨著預習活動的開展,我逐步將預習的層次從有預習要求轉變?yōu)闊o一定要求,使學生逐步形成自我反思,真正為學生做好了充分參與課堂集體探究學習活動的準備。
二、合理創(chuàng)設生活情境,誘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合理的創(chuàng)設情境,不僅能夠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幫助學生理解教材內容,加深印象,提高教學效率,而且能喚醒全體學生的認知系統(tǒng),拓展他們的思維,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例如,“小明的一天”的教學,它有兩個重點:一是要求學生認識鐘表,建立初步的時間觀念;二是要求學生探索整時、半時的指針規(guī)律,學會計時的兩種方法。雖然學生對電子表很熟,但對于以前的老式鐘表卻很陌生。于是,我在教學時,借助多媒體首先出示了各種各樣的鐘表,使學生了解了鐘表的種類,開闊了學生的視野。然后又創(chuàng)設了一幅動態(tài)畫面:從早晨太陽的東升到西落,伴隨著“小明的一天,”并適時地通過閃爍、發(fā)聲等手段讓“小明的一天”由“靜”變?yōu)椤皠印?。這種借助現代信息技術,既生動、直觀、科學地虛擬了“小明的一天”,使時間化抽象為具體,變靜態(tài)為動態(tài),營造了良好的學習氛圍,又調動了他們的求知欲,使他們的思維開始活躍,充分做好了全身心投入后面自主探究整時、半時指針規(guī)律的學習中,從而使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
三、加強學習方法的指導,促使學生學會學習
未來教育對受教育者的要求,已經不僅僅是“學到什么”,而更重要的是“學會怎樣學習”。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努力使“教學”變?yōu)椤爸鷮W或幫學”,不是“授人以魚”,而是“授人以漁”,這就需要加強學法指導,讓學生學會學習。凡是學生想動的時候,就讓學生充分地做起來;凡是學生想說的時候,就讓學生熱烈地辯起來;凡是學生讓想一想的時候,就讓學生大膽地猜想起來,勇敢地發(fā)現起來。這樣把多種學習方法都有機地穿插在自主探究活動中,使學生盡情地體驗于豐富的探究活動中。比如,我在教學“商中間有零的除法”時,根據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大膽采用“嘗試練習—提出疑問—自學課本—動手操作—質疑解疑”思路進行教學。學生在計算525÷5時出現分歧,有的說商是15,有的說商是105,到底誰對誰錯呢?我沒有立即組織討論,而是讓學生先自學書本,說一說你從書本上發(fā)現了什么?有的學生自學后提出疑問:商的十位上為什么是0呢?什么叫“不夠商1就商0”?這個問題非常關鍵。這時我及時組織學生進行小棒操作,學生通過動手操作思考后,給出了不同的說法:有的說,2捆小棒平均分成5份,每份不夠分1捆,要拆成20根和5根合起來,每份是5根,每份里沒有成捆的,所以用0表示;有的說法很奇特,說15這樣寫不好看;還有的高興地說,如果商是15,乘5只有七十多,就不對了,學生被一下子進入到自主探究的環(huán)境中。然后再對學生百思不得其解的地方進行必要的講解和說明,當學生在山重水復疑無路時,我及時點撥,使其柳暗花明又一春。
四、進行分層指導的訓練,培養(yǎng)學生學習的獨立性
由于學生的學習能力和認知水平不盡相同,因此,應考慮學生的不同特點,進行分層訓練和指導,盡可能地調動全體學生的積極性,使優(yōu)秀生“吃得好”,后進生“吃得飽”。根據這一點,我按照學生的實際情況和學習能力,把學生分成上、中、下三層,前后座為一組。教學組織形式實行全班教學,分層教學和個別指導相結合。比如,我在教學“分草莓”(帶有余數的除法)時,出了一道這樣的題:筐里有60個草莓,(1)平均分給7個同學,每人幾個,還剩幾個?(2)最少加上幾個才可以平均分給8個同學?(3)拿走幾個就可以平均分給9個同學?這三道題,采用分層練習:學困生做第(1)題;中等生做第(2)題;優(yōu)秀生做第(3)題。鼓勵同組的學生進行討論,通過對問題的研究,使各層次學生互相啟發(fā),提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激發(fā)了學生的探究意識,增強了學生的學習獨立性,使他們不斷地向上一個層次遞進。
總之,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只要教師充分相信學生、尊重學生,以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為前提,以教給學生學習方法為重點,以促進學生智力提高為核心,把學生作為課堂的主人、學生的主人,為學生創(chuàng)造自主學習的條件,為學生提供全方位優(yōu)質的服務,學生會更加地主動學習,主動地發(fā)展。
(作者單位 遼寧省北票市東官營鎮(zhèn)中心小學)
?誗編輯 魯翠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