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曉培
3月31日,阿里集團宣布戰(zhàn)略投資銀泰商業(yè)集團,以53.7億元港幣持有銀泰9.9%的股份以及總額約37.1億港幣的可轉換債券。雙方約定,未來3年內,在法律允許的前提下,阿里可將可轉換債券轉換為銀泰的普通股份,從而使阿里最終在銀泰的持股比例不低于25%。
阿里集團董事局主席馬云和銀泰董事局主席沈國軍交情頗深,阿里發(fā)力O2O時,銀泰一直積極配合。銀泰百貨引進了支付寶線下支付,去年“雙十一”還參與了天貓活動。此次合作也在情理之中。
兩者結合后,銀泰的產品可以面向全國銷售,而阿里的流量也有了用武之地。與阿里的競爭對手百度、騰訊等可以把流量通過搜索導入游戲等其它平臺不同,阿里的流量則相對窄眾,主要來自購物人群。顯然,線上、線下的購物人群基本一致,阿里的流量可以通過“優(yōu)惠券”、銀泰的線上渠道以及聚劃算和淘點點等產品導入至線下,這正是銀泰最樂意看到的,也將是與阿里合作的初期形態(tài)。
更大的意義在于,通過入股銀泰,阿里擁有了自己的O2O試驗田。去年“雙十一”和今年“手淘生活節(jié)”,銀泰已經和天貓、手淘在聯動做O2O方面的嘗試,淘點點已與部分線下商家進行了合作,通過補貼等方式將淘點點客流導入至俏江南、便宜坊等線下餐飲商家。不過,畢竟這種合作是基于多方不同的利益訴求,很難做到高效統一。這次雙方從資本上真正的切入,讓雙方甚至多方的利益訴求徹底綁定在一起。
合作一旦成功,復制到其它商超的可能行就會大大提高。銀泰提到,雙方將會成立合資公司,來推動這套打通線上線下的商業(yè)基礎設施體系,并將再成立一家獨立運營的公司運營這套服務體系,而且這套體系是對外開放的。也就是說,未來百貨、品牌商、服務商以及購物中心等都可以接入這套體系。
這也增加了對資本和市場的說服力。從阿里目前的O2O布局來看,僅擁有流量優(yōu)勢及淘點點、聚劃算等產品,不論是對于其O2O布局,還是對于投資人來說是遠遠不夠的。Exands聯合創(chuàng)始人劉錫禹就表示,如果不與第三方合作,他本人會看衰阿里與銀泰間的合作。
值得注意的是,2014年1月騰訊也以15億港元入股華南城,顯然兩大巨頭在O2O上的競爭已經逐漸白熱化,也間接拉大了與百度的距離。endprint
財經天下周刊2014年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