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陽愛梅,蘇新友,魏兆龍,李淑靜,馬祥興
(1.山東省濟南市中心醫(yī)院放射科,山東 濟南250013;2.山東大學(xué)齊魯醫(yī)院放射科,山東 濟南250012)
隨著螺旋CT技術(shù)的發(fā)展,MSCTA在肝動脈檢查中發(fā)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本研究擬優(yōu)選肝動脈MSCTA的延遲時間及最佳成像方法,并探討16層CT與64層CT肝動脈血管成像延遲時間的關(guān)系。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05年5月至2010年11月間完成腹部CTA檢查的患者371例(腹部術(shù)后、重度肝硬化、巨塊型肝癌等可能改變血管解剖的患者已除外)。其中男236例,女135例;年齡12~88歲,中位年齡53.5歲。原發(fā)性肝癌39例,肝囊腫78例,肝血管瘤51例,肝轉(zhuǎn)移瘤41例,肝膿腫1例,膽囊結(jié)石28例,正常133例。按照不同的延遲時間及機器型號隨機分為9組(表1)。
表1 患者分組及參數(shù)設(shè)置情況
1.2 儀器與方法 所有患者禁食6 h以上,檢查前30 min口服陰性對比劑(溫水)或2%的泛影葡胺水溶液約800~1 000 mL。掃描前對患者進行呼吸訓(xùn)練。1~4組和5~9組患者分別在Siemens 16層CT機和Toshiba Aquilion 64層CT機上進行,管電壓均為120 k V,有效管電流分別約130 mA、180 mA。掃描范圍均為從右側(cè)膈頂至腎下極水平,頭足方向掃描。對比劑采用非離子型對比劑(300 mgI/mL),劑量按1.5 mL/kg體質(zhì)量計算,注射速率3.0 mL/s。由前臂靜脈用高壓注射器注入。
1.3 圖像后處理及評價 分別在Siemens及Toshiba MSCT機自帶工作站行VR、MIP。由2名有經(jīng)驗的醫(yī)師對肝動脈3 D CTA圖像進行觀察,結(jié)合軸位圖像,根據(jù) Michels分型[1]進行解剖變異分型,分析MichelsⅠ型的肝動脈顯示情況,并記錄其評分。肝動脈級別判定標(biāo)準:以肝動脈左右支為1級,其分支為2級,依次類推。評分標(biāo)準:0分,血管未顯示;1分,血管隱約顯示,管壁模糊,可依稀辨認其走行;2分,血管顯示尚佳,管壁欠銳利,可辨認其走行;3分,血管顯示清晰,管壁銳利,清晰辨認其走行。總的評分為肝動脈各級分支評分之和。后期選取30例MichelsⅠ型患者分別行MIP與VR,并記錄肝動脈顯示級別。
1.4 統(tǒng)計學(xué)方法 將肝動脈解剖分型中的 MichelsⅠ型納入統(tǒng)計分析。使用SAS 9.2統(tǒng)計軟件,均數(shù)比較采用單向分類的方差分析、SNK檢驗及t檢驗,顯示率的比較采用卡方檢驗,檢驗水準α=0.05。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xué)意義。
2.1 動脈顯示情況 371例均清晰顯示了腹主動脈、腹腔干、肝總動脈、肝固有動脈、脾動脈、胃左動脈。
2.2 肝動脈解剖變異情況 371例肝動脈CTA中,MichelsⅠ型280例,占75.47%;變異肝動脈91例,總變異率為24.53%,其中未列入Michels分型的少見變異32例,11種類型,占8.63%(圖1~4,見封2)。2.3 不同延遲時間的比較 1~4組方差分析及SNK檢驗顯示,F(xiàn)=4.21,P=0.006 7<0.05。1~4組肝動脈評分均值分別為(4.35±2.28)分、(5.94±2.46)分、(5.74±2.36)分、(5.51±2.23)分。20 s組與25 s組、27 s組、30 s組之間差異有統(tǒng)計學(xué)意義,25 s組、27 s組與30 s組之間差異無統(tǒng)計學(xué)意義,25 s組評分最高。
5~9組方差分析及SNK檢驗顯示,F(xiàn)=3.54,P=0.009 3<0.05。5~9組肝動脈評分平均值分別為(6.61±1.99)分、(6.81±2.40)分、(7.56±2.70)分、(6.25±2.21)分、(5.13±2.10)分。27 s組與32 s組之間差異有統(tǒng)計學(xué)意義;23 s、25 s、27 s組與30 s組之間差異無統(tǒng)計學(xué)意義;23 s、25 s、30 s組、32 s組之間差異無統(tǒng)計學(xué)意義,27 s組評分最高。2.4 16及64層CT最優(yōu)組即16層CT的25 s組與64層CT的27 s組經(jīng)t檢驗,t=-2.61,P=0.010 8<0.05,兩者差異有統(tǒng)計學(xué)意義。
2.5 MIP與VR均能很好地顯示肝總、肝固有動脈及1級肝動脈,2種方法顯示2級肝動脈的差異無統(tǒng)計學(xué)意義,對3,4級肝動脈的顯示MIP優(yōu)于VR(P<0.05)(圖5,6,見封2),見表2。
表2 MIP與VR對肝動脈的顯示情況 例(%)
3.1 肝動脈CTA延遲時間 近年來,16層及64層CT應(yīng)用日益普遍,時間和空間分辨力日益提高,單次對比劑注射可行肝臟多期容積掃描,重建血管影像。影響肝動脈血管成像質(zhì)量的因素很多,其中最重要的因素是掃描延遲時間和對比劑注射速度。肝動脈期持續(xù)時間甚短,肝動脈CTA成像的關(guān)鍵是選擇適當(dāng)?shù)难舆t時間[2-5]。
國內(nèi)外關(guān)于肝動脈CTA延遲時間,尚無統(tǒng)一標(biāo)準,李勇等[6]將肝動脈期的掃描時間定為20 s,Uchida等[7-8]設(shè) 定 為 25 s,李 修 奎 等[9]則 設(shè) 定 為30~35 s。筆者認為,掃描時間的差異不但與對比劑的速率、濃度有關(guān),還與機器型號、掃描速度等有關(guān)。
本組患者,在3.0 mL/s的注射速率下,固定延遲時間法16及64層CT肝動脈血管成像的最佳延遲時間分別為25及27 s,根據(jù)患者體質(zhì)及心功能情況可在23~30 s中選擇。
3.2 后處理方法的選擇 肝動脈CTA常用的后處理方法有MIP、VR、MPR、SSD等,最常用及最有價值的方法有VR和MIP[10]。相同掃描條件下,對同一患者我們分別采用MIP及VR行肝動脈成像。結(jié)果顯示,二者對大的肝動脈分支顯示能力相當(dāng),對3、4級以上細小分支顯示,MIP優(yōu)于VR。MIP顯示血管細節(jié)較佳,VR能夠很好顯示腹腔大血管之間的關(guān)系,立體感較強。實際工作中2種成像方法應(yīng)根據(jù)情況結(jié)合應(yīng)用。
3.3 16及64層CT肝動脈成像的差異 理論上,64層CT較16層CT掃描速度明顯加快,時間分辨力大大提高,同樣的掃描范圍所需時間明顯減少。本研究中16層CT肝動脈期掃描需8 s左右,而64層CT肝動脈期掃描僅需4 s左右。因此,64層CT肝動脈期啟動時間應(yīng)稍晚些。
3.4 肝動脈CTA的臨床價值 肝動脈CTA能很好地顯示肝動脈解剖情況,劉沖等[11]認為CTA顯示肝動脈解剖變異,敏感度為91%,特異度為100%。肝動脈解剖變異多而復(fù)雜,術(shù)前認識肝動脈解剖變異有重要的臨床意義,可以有效降低并發(fā)癥,提高手術(shù)成功率。介入治療前認識肝動脈的走行變異,可使導(dǎo)管插入更加準確、快速,最大程度做到超選擇,縮短手術(shù)時間,降低醫(yī)患的受照劑量,減少對比劑用量[12]。
[1]Michels NA.Newer anato my of t he liver and its variant blood supply and collateral circulation[J].Am J Sur g,1966,112:337-347.
[2]Foley WD,Karcaaltincaba M.Co mputed to mography angiography:principles and clinical applications[J].J Co mput Assist Tomogr,2003,27:23-30.
[3]Nelson RC,Spiemann AL.Liver i maging with multi detector helical co mputed to mography[J].J Co mput Assist To mogr,2003,27:9-16.
[4]Kopp AF,Heusch mid M,Claussen CD.Multi detector helical CT of the liver for tu mor detec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J].Eur Radiol,2002,12:745-752.
[5]馮飛,張輝,王成林,等.多層螺旋CT增強三期掃描肝內(nèi)血管成像質(zhì)量評價[J].中國CT和 MRI雜志,2009,7(4):37-39.
[6]李勇,黃穗喬,張嶸,等.64層螺旋CT肝臟血管成像時間的探討[J].中山大學(xué)學(xué)報:醫(yī)學(xué)科學(xué)版,2007,28(6):180-181.
[7]Uchida M,Ishibashi M,To mita N,et al.Hilar and suprapancreatic cholangiocarcino ma:value of 3D angiography and multiphase f usion i mages using MDCT[J].AJR Am J Roentgenol,2005,184:1572-1577.
[8]謝淑飛,梁長虹,張忠林,等.多排螺旋CT的肝臟灌注時間的研究[J].影像診斷與介入放射學(xué),2006,15(2):62-64.
[9]李修奎,余永強,劉斌.64層螺旋CT肝血管成像的臨床研究[J].中國醫(yī)學(xué)影像技術(shù),2007,23(12):1 838-1 843.
[10]李妙玲,袁會軍,趙婷婷,等.64層螺旋CT肝臟血管成像最佳條件的探討[J].實用放射學(xué)雜志,2010,26(9):1 344-1 348.
[11]劉沖,康潔,閆文升,等.MSCTA與DSA對肝動脈解剖變異成像的對比研究[J].中國醫(yī)學(xué)影像技術(shù),2008,24(6):912-915.
[12]黃瑩,李嘉家,黃藝峰,等.64層螺旋CT血管成像對TACE治療原發(fā)性肝癌的臨床價值[J].中國中西醫(yī)結(jié)合影像學(xué)雜志,2012,10(3):223-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