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 見 江蘇省保險學會
保險人能否向承租人主張代位追償權(quán)
偶 見 江蘇省保險學會
【案例】2010年11月10日,房東朱某某在某財產(chǎn)保險公司投保了家庭財產(chǎn)保險。2011年4月29日,朱某某將房屋租給Y公司。2011年10月28日,租賃房屋發(fā)生火災。上海諦誠保險公估公司出具的《保險公估最終報告》對火災事故原因描述為,根據(jù)消防部門的火災原因認定書,“不能排除電氣線路故障引起火災”。該報告理算金額為151539.09元。財險公司賠付保險金151539.09元,并支付公估費用9073元。
之后,財險公司訴至法院,請求判令:(1)承租人Y公司償付原告已付保險金151539.09元;(2)Y公司支付公估費9073元;(3)Y公司支付本案訴訟費及其他費用。
Y公司辯稱:(1)消防支隊《火災事故認定書》排除人為因素,且公估報告也認為火災為意外引起,故被告對火災不負責任。(2)原告主張被告違反《房屋包租合同》第八條的約定而應承擔違約責任,但該條款內(nèi)容僅表明被告接受業(yè)主委托對房屋進行維修,且費用由業(yè)主承擔,而無法預見的突發(fā)意外事件,不屬于合理且人力所及范圍內(nèi)的維修責任,不能認定被告未盡到維修義務,且火災原因并未明確,亦無法認定是被告失修所致。(3)本案火災系意外所致,不存在承租人未盡妥善保管義務。(4)公估報告認定“事故是由于租戶電器在帶電狀態(tài)發(fā)生電線短路引起火災”,但根據(jù)公估報告,公估人員在火災發(fā)生后近一個月才進入現(xiàn)場,并未查看到燒毀的電器。消防部門出具的《火災事故認定書》僅表述不能排除電氣線路故障引起火災,而公估報告卻列出比火災事故認定書更為具體的事故原因,有悖常理;同時,公估報告本身認定“事故可能是由于電氣線路老化造成的”,但在結(jié)論中又認定是租戶電器短路引發(fā)火災,前后矛盾,故公估報告對火災原因的認定缺乏真實性與客觀性。(5)業(yè)主從未作出被告在本次火災中承擔責任的意思表示,相反在火災后仍然將房屋出租給被告。
法院審理認為:(1)根據(jù)消防部門的火災事故認定書,火災原因不能排除電氣線路故障引起火災。若系電氣線路故障引起火災,出租人負有保證出租房屋處于完善、適用狀態(tài)的義務;電氣線路屬于房屋墻內(nèi)線路,被告作為承租人不具備專業(yè)資質(zhì),難以就隱蔽于房屋墻體內(nèi)的電氣線路進行檢修,原告主張被告未盡房屋維修義務,應對火災造成的財產(chǎn)損失承擔責任屬于加重了被告作為承租人的注意義務,本院難以支持。(2)原告主張,公估報告認為火災系廚房電器及其線路故障引發(fā),承租人應對火災造成的損失承擔賠償責任。對此,本院認為,公估報告中對火災原因的認定系基于消防部門的火災原因認定書,并在此基礎上對火災原因進行了可能性描述,缺乏其他證據(jù)證明,故該公估報告對火災原因的認定本院難以認同。(3)原告主張,根據(jù)《合同法》第二百二十四條之規(guī)定,房屋使用人對租賃房屋造成損失的,承租人應賠償損失。本院認為,火災事故認定書已排除人為縱火及遺留火種等因素,現(xiàn)有證據(jù)亦無法證明被告及使用人存在使用不當?shù)那樾?,即無法認定被告及使用人對火災的發(fā)生負有過錯。綜上,原告向被告代位求償?shù)脑V訟請求,缺乏事實和法律依據(jù)。判決駁回訴訟請求。
本案中火災原因不明,且無承租人過錯證明,法院方否定了保險人的代位追償權(quán)。那么,若火災確系承租人輕微過失所致,保險人能否行使代位追償權(quán),并主張公估費呢?
在英國,若未投保財產(chǎn)險,產(chǎn)權(quán)人仍然能夠在租戶因過失損害租賃財產(chǎn)的侵權(quán)訴訟中勝訴。若已投保財產(chǎn)險,保險人也不能因租戶過失損害租賃財產(chǎn)而主張追償權(quán)。
奧地利最高法院判決認為,就火災險和水災險而言,這種保險只應服務于已投保建筑物的業(yè)主權(quán)益。因此,當建筑物的所有者締結(jié)此等保險時,即使承租人通過運營成本結(jié)算在經(jīng)濟上已負擔保費,負有責任的承租人的賠償利益并未被隱含在合同之中。
美國Alaska Insurance Co.v.Communications Inc.,Supreme Court of Alaska,623 P.2d 1216(1981)案中,第三人Bachnet將其所有的商用倉庫出租給被告RCA,約定出租人購買火災保險,但未約定承租人對于因其過失所致之損害應否負賠償責任。出租人與AIC訂立火災保險契約,但未將承租人列為被保險人。其后,倉庫發(fā)生火災,整個建筑物被完全燒毀。保險人向出租人給付保險金后,向承租人提起代位追償訴訟。法院認為:“假如依照租賃契約,出租人必須訂立保險契約,并維持契約的有效性,而且租賃契約對于承租人對于因其過失行為所致租賃物的毀損滅失應否負責沒有明文約定時,承租人就防御保險人行使代位權(quán)而言是共同被保險人。保險有一個既已建立的法則,就是保險人不得對其被保險人行使代位權(quán)。因此,假若承租人是所有人的共同被保險人,保險人即不得對承租人行使代位權(quán)……從租賃契約約定出租人有訂立保險契約的責任而言,許可保險人就其保險給付對承租人行使代位權(quán),將違背承租人的合理期待。承租人的合理期待是承租人可以成為共同被保險人。因此,原審有利于承租人的判決應予維持?!?/p>
我國臺灣地區(qū)《民法》第四百三十四條規(guī)定:“租賃物因承租人之重大過失致失火而毀損、滅失者,承租人對出租人負損害賠償責任。”臺灣學者劉宗榮先生據(jù)此認為:“須承租人有重大過失,(保險人)才可以對之行使代位求償權(quán)?!?/p>
我國《保險法》第六十四條規(guī)定:“保險人、被保險人為查明和確定保險事故的性質(zhì)、原因和保險標的的損失程度所支付的必要的、合理的費用,由保險人承擔?!弊罡呷嗣穹ㄔ和趿智宸ü贀?jù)此認為:“保險人因賠償被保險人而支出的各種費用,不應包括在代位求償權(quán)范圍內(nèi)。”金壇市法院傅勇進、杜宏亮法官認為:“公估費、檢驗費等實際發(fā)生于保險的理賠過程中,是保險人為了確定保險賠款的金額而產(chǎn)生的支出,普遍存在于各種保險理賠案件中。即使沒有代位求償權(quán),保險人也需要花費上述支出,因此該費用屬于保險人開展業(yè)務的正常支出……并非被保險人承擔的費用,保險人無權(quán)向第三者索賠。相反,在被保險人直接向第三者索賠的情況下,雙方可能通過協(xié)商便能確定賠償金額,無需經(jīng)過公估、檢驗等。因此,對于第三者來說,該費用并非必然支出的費用,即使確需進行檢驗等程序,其可以通過篩選機構(gòu)、協(xié)商價格等方式自行決定具體費用。為此,將保險人自行花費的公估費等轉(zhuǎn)嫁給第三者違背了保險代位求償?shù)墓皆瓌t,并為保險人自行高價聘請公估公司埋下隱患,故該費用不屬于保險代位求償權(quán)的范圍?!?/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