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麗偉,張 超,李志婷,邢鳳梅,陳桂華
(1.河北聯(lián)合大學護理與康復學院,河北 唐山 063000;2.河北聯(lián)合大學附屬醫(yī)院,河北 唐山 063000)
應用學生標準化病人模擬教學法進行中醫(yī)護理學實驗教學的研究
景麗偉1,張 超2,李志婷2,邢鳳梅1,陳桂華2
(1.河北聯(lián)合大學護理與康復學院,河北 唐山 063000;2.河北聯(lián)合大學附屬醫(yī)院,河北 唐山 063000)
目的 探討學生標準化病人(SP)運用于中醫(yī)護理學實驗教學的教學效果。方法 選取2009級本科護理專業(yè)學生作為對照組,采用傳統(tǒng)的“演示—模擬練習—指導”三段式教學法;2010級本科護理專業(yè)學生作為實驗組,采用學生SP模擬教學法。通過問卷調查與技能考核對教學效果進行比較和評價。結果 新教學法有利于提高學生課堂考核和期末技能考核成績,有助于提高學生的知識、技能水平及學習滿意度和自信心等,兩組比較差異有顯著性(P<0.05)。結論 學生SP模擬教學法值得在中醫(yī)護理學實驗教學中推廣。
標準化病人;中醫(yī)護理學;實驗教學
中醫(yī)護理學是護理專業(yè)學生的主干課程之一,而中醫(yī)護理操作技術是其重要的組成部分。通過本課程的學習,要求護生掌握中醫(yī)護理整體觀念及辨證施護的精髓,并能應用中醫(yī)護理的獨特技術和手段,為病人減輕痛苦[1]。中醫(yī)護理學隨著社區(qū)醫(yī)療的開展和中醫(yī)走向世界而越來越受到重視。對學生技能的培養(yǎng)需要實驗對象,而目前國內外因醫(yī)療環(huán)境惡化使得學生動手的機會減少,雖然許多院校嘗試開展模擬教學[2],但因其價格昂貴以及對人員配置、教師能力等要求高而很難普及。如何在兩者之間尋求平衡并貫徹“以人為本”的中醫(yī)護理理念是教育者面臨的嚴峻問題。標準化病人(SP)是一些經過訓練,能恒定、逼真地復制真實臨床情況的人[3]。筆者在醫(yī)院實踐條件有限且不具備模擬教學條件的背景下,通過培養(yǎng)學生SP并運用到中醫(yī)護理學實驗教學中,并探討其效果及推廣應用價值。
1.1 對象
選取我院護理專業(yè)2009級本科生420人作為對照組,2010級本科生450人作為實驗組。兩組學生均為高考統(tǒng)招生,在年齡、性別、教育背景、基礎理論成績等方面差異無顯著性。
1.2 方法
1.2.1 教學內容 中醫(yī)護理學實驗共12學時,內容有針灸的護理操作方法,刮痧、拔火罐、刺絡的護理操作方法,推拿和按摩的護理操作方法。第三學年上學期開設。
1.2.2 教學方法 學生SP入選條件:不同班級,不同年齡,責任心強,綜合素質較高,有良好的口頭表達能力及相應的模仿能力,接受新事物的能力較強,有很好的應對能力[4]。教師制訂詳細的SP培訓計劃,并挑選合適的人員,進行SP培訓。每次應用SP進行模擬教學之前根據不同的教學需要設計相關問題,對SP考核合格后方可應用于教學中。學生SP要掌握護理問診技術、護理體檢步驟、中醫(yī)護理基本操作以及標準化病例的相關知識和技能,并能熟練運用。模擬教學中,SP要有時間觀念,準確把握各個環(huán)節(jié)的時間,讓學生在規(guī)定時間完成護理操作并反饋[5];要依照訓練時的指示來表演,不可自行更改、刪除、增加癥狀或社會經歷。
(1)實驗教學過程。準備階段:新學期開始時將本課程實驗教學進度、教學大綱、實驗指導、教學錄像發(fā)給學生。實驗課開始前4周,提醒并檢查學生預習情況。要求學生以宿舍為單位分組,以便課外合作及討論。實施階段:對照組采用“演示—模擬練習—指導”三段式實驗教學法;實驗組按“觀看教學錄像—教師示范—仿真模擬(教具為模擬人)—學生SP模擬—教師評價”程序進行教學。
(2)教學效果評價。問卷調查:實驗課結束后給實驗組發(fā)放調查問卷并當場收回,回收率為100%。問卷依據Jeffries[6]仿真模式理論、參考Mary[7]等的方法自行設計,包括一般資料,對學生SP模擬教學法的評價(知識、技能、學習滿意度、評判性思維和自信心方面)。選項分為非常不贊同、不太贊同、比較贊同、非常贊同。技能考核:采用課堂和期末技能考核相結合的方式對兩組進行考核,內容為教學大綱要求學生應掌握的技能,具體包括實驗課形式是否能提高自主學習能力、對中醫(yī)護理技術的掌握及運用能力、學生課前準備的能力、綜合運用中醫(yī)護理知識的能力、團隊合作能力??偡种禐?00分。設置開放性問題一個。
將所有數(shù)據錄入SPSS 18.0統(tǒng)計軟件并進行分析,計數(shù)資料采用百分率描述,計量資料采用統(tǒng)計描述,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
3.1 兩組成績比較
實驗組課堂考核成績?yōu)椋?6.23±4.31)分,高于對照組的(93.76±2.98)分;期末技能考核成績?yōu)椋?5.39±3.74)分,高于對照組的(92.74±2.42)分,差異均有顯著性(P<0.05)。
3.2 教學效果評價
調查結果顯示,學生SP模擬教學法為大多數(shù)學生所接受,學生普遍認為該教學法有利于提升知識、技能水平及評判性思維能力,提高了學習滿意度和自信心(見表1)。
表1 實驗組對學生SP模擬教學法的評價[n(%)]
4.1 學生SP模擬教學法的應用
1990年,美國麻省大學醫(yī)學院Paula L.Stillman發(fā)表的《采用SP進行臨床技能教學與評估的調查結果》一文指出,SP可恒定、逼真地復制臨床情況,是具有模擬病人、考核者、指導者職能的正常人或病人。近年來,受招生規(guī)模擴大與教學實踐機會減少,病人維權意識增強而拒絕示范教學,醫(yī)患糾紛增加,帶教教師積極性下降等多種因素影響,學生在學校學習結束后,無法立即適應臨床工作要求,在接觸臨床真實病人時驚慌失措、無從下手[8]。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能力成為當前護理教育者亟待解決的問題,國內外許多院校嘗試模擬教學,但價格昂貴,我國學者肖倩等[2]認為高仿真模型造價昂貴是影響其推廣和使用的主要原因。目前我院尚不具備開設高仿真模擬教學的條件,因此,筆者根據該課程特點結合我院實際情況,將學生SP模擬教學法應用于中醫(yī)護理學實驗教學,效果良好,得到了學生的充分肯定。實踐過程中筆者發(fā)現(xiàn),學生SP大多擁有良好的醫(yī)學基礎知識及很高的綜合素質,培訓起來相對容易,省時省力;同時,本次招募的SP主要是學生志愿者,節(jié)省了學院經費開支。但針灸操作屬于侵入性的,學院應給予一定經濟補償,于是將教學過程調整如下:第一步在針灸模型上進行操作,第二步進行學生SP操作。進行第二步時要嚴格遵守以下要求:針具高壓蒸汽滅菌,學生每一步操作均在教師指導下進行,認真進行用物處理。學生SP模擬教學雖然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得到了師生的認可,但是在教學過程中,筆者發(fā)現(xiàn)學生SP模擬疾病的癥狀體征時逼真度較低,與鐘遠等[9]的報告一致。但該門課程不像急救護理學等課程對SP的要求較高,所以該方法仍值得推廣。
4.2 教學效果評價
兩組課堂考核與期末技能考核成績均有顯著性差異(P< 0.05),實驗組高于對照組,充分證明該教學法具有明顯優(yōu)勢。以往學生在教具上進行練習,并在針灸模擬人上完成針灸操作,簡單而機械。新的教學法將病人的典型癥狀、體征與情緒、表情融入案例場景,進行逼真的演示,學生與SP可進行很好的互動。
問卷調查顯示,實驗組學生對該教學法提高知識、技能水平及評判性思維能力、學習滿意度、自信心等方面一致認可。但個別學生認為在評判性思維和自信心方面效果欠佳,可能與其基礎知識、專業(yè)背景以及專業(yè)認知度等有一定的關系。開放性問題中,學生希望以后的技能考核能以SP形式進行,我們會在以后的實踐中進一步探討。
[1]王俊杰,裘秀月,沈勤,等.《中醫(yī)護理學》綜合性技能考核的研究與實踐[J].護理研究,2010(21):1964-1966.
[2]肖倩,吳瑛.仿真教學在護理教育中的應用[J].中華護理教育,2009,6(5):26-28.
[3]李強,方亦斌,王志農,等.醫(yī)學生扮演SP的OSCE在研究生中期考核中的應用[J].醫(yī)學教育探索,2009(1):76-79.
[4]劉濤,鐘玉杰,王敏.標準化病人在護理教學中的應用和研究[J].護理研究,2008(30):2734-2736.
[5]趙永亮,陳自強,孫梯業(yè),等.淺談外科標準化病人的培訓[J].現(xiàn)代醫(yī)藥衛(wèi)生,2007,23(18):2844-2845.
[6]Jeffries P R.A framework for designing,implementing and evaluating simulations used as teaching strategies in nursing[J].Nursing Education Perspectives,2005,26(2):96-103.
[7]Mary B P,Nancy M S.Use of human patient in an under graduate critical course[J].Crit Care Nurs Q,2006,29(3):188-198.
[8]Beyea S C.Human patient simulation:a teaching strategy[J].AORNJ. 2004,80(4):738,741-742.
[9]鐘遠,林平,趙振娟.學生標準化病人在內科護理學客觀結構化臨床考試中的應用[J].中華現(xiàn)代護理雜志,2012,18(2):188-191.
G424.1
B
1671-1246(2014)03-0095-02
注:本文系河北省教育廳課題(2012GJJG082);河北聯(lián)合大學護理與康復學院青年課題(2013HLQ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