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珺
【摘 要】每年九月,都有一批離開象牙塔走入學校這一工作崗位的新教師。對于新老師來說,新的學校、新的環(huán)境、新的角色、新的責任與使命,這些都需要新人們不斷適應并摸索。當然,對于新教師而言,最重要的應當是如何快速投身教學工作,更好的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下面,就淺談幾點我的想法:
【關鍵詞】新教師 生物 課堂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4.11.125 一、精心備課
備課是授課的前奏,它是實現課堂高效率的前提。教師在備課過程中不但要認真研究教學大綱和課程標準,掌握教學目標,而且要吃透教材,內化教材,熟悉教材中的每個知識點,知道和教材內容相關的背景知識,更要了解學生的認知能力和現有的知識水平,并預測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問題,針對這些問題選用恰當的教學方法。這樣備出的課才切合實際,更具有可操作性。
二、結合生活,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喜歡一個老師就會認真聽他的課,對某一學科有了興趣就會有主動學習的積極性,從而提高學習的效率和水平。所以教師在課堂上盡可能多列舉一些與課堂知識有關的常見的生活實例,一方面增加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另一方面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又做到將理論與實際生活相結合,體現新課改的理念。比如必修一中《遺傳信息的攜帶者——核酸》一節(jié),可以利用目前生活中普遍存在的親自鑒定、DNA指紋法引入新課,帶動學生對新知識學習的熱情;《呼吸作用》與酸菜和酸奶的制作之間的原理……學生對這些實際生活中的話題很感興趣,自然會產生很強的學習動機。長此以往,慢慢對生物這門課也會產生極高的學習興趣。
三、多種教學手段巧妙結合
在課堂上適當采用多媒體課件,展示一些照片、動畫和視頻材料,把課本上過于抽象、難以理解的知識很直觀地展示給學生,可以讓學生視覺、聽覺并用,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比如講授細胞的有絲分裂和減數分裂過程時,用flash動畫等演示就非常適合。多媒體課堂的容量大,可以擴大學生的知識面,使學生獲得更大的收獲。
當然,多媒體等先進教學手段的使用對教師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必須有較高的計算機操作水平;能對網上的各種教學資源進行搜索、篩選和組合;為每堂課準備精美的課件,意味著教師要付出更多的心血,需要更高的工作效率等等。
四、及時做有效的教學反思
生物這門學科,知識點比較零散,需要系統(tǒng)化才容易理解記憶,因此需要反思教學,使知識系統(tǒng)化,使教學經驗理論化。課后反思是提高生物課堂教學有效性的重要手段,一節(jié)課下來就要總結思考,寫好教學心得或教學日記,認真分析研究,以便找到好的辦法促進自己的教學。反思教學計劃和課堂設計情況,揚長避短,提高教學質量。一節(jié)課下來,靜心沉思,摸索出了哪些教學規(guī)律;教法上有哪些創(chuàng)新;教學計劃的制定是否合理;知識點上有什么遺漏;組織教學方面有何新招;解題的諸多誤區(qū)有無突破;啟迪是否得當;教學設計上是否有要增補和刪減的地方;訓練是否到位等。
五、授課過程自信大方
對于新教師而言,剛剛步入工作崗位,自認為教學經驗不夠、知識儲備不足、自身能力有限等等,很容易在授課的過程中謹慎小心、畏首畏尾、放不開,表現不出自信。以上的種種表現都會影響整個課堂的效果。因此,作為新老師,一方面要多鉆研教材、多做相關模擬題,充分把握重難點及對應考題形式,做到胸有成竹;另一方面,從內心認識到自己的角色是教師,不論如何都是老師,一定鼓足信心。自信大方的教態(tài)才能使授課的過程輕松自由、游刃有余,才能達到更好的課堂效率。
六、張弛有度的管理
有學者說得好:“進行教學,首先必然包含紀律管理?!绷己玫恼n堂紀律才可能保證教學質量。大部分新老師都是從學生時代過渡到教師,對于學生的管理要么過緊,抓的學生喘不過氣來,逐漸喪失對這門課的興趣;要么過松,課堂越來越松散,沒有學習的氛圍。因此,作為新老師,對于課堂及學生張弛有度的管理是非常重要。這個度的確非常難把握,而且對于不同的學生要采取不同的策略。這就需要新老師細心觀察,觀察學生的性格特征、觀察其他前輩的處理辦法,同時積極總結,總結出適合自己的一套管理辦法,更好的服務自己的教學工作。
作為剛剛走上教學一線的教師,心里肯定有眾多的疑惑不解,但應做及時的不斷反省,不斷探究,不斷總結,盡可能發(fā)揮教學中的積極因素,克服消極因素的影響,盡早盡快的提高課堂效率,做不到不辱使命、不負學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