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萍
摘 要:高三學生的學習是忙碌而緊張的,而數(shù)學學科是一門重要的學科,提高高三學生的數(shù)學學習效率,幫助他們在高三有限的時間里數(shù)學成績能夠有較大進步,就顯得尤為重要。就如何提高高三學生的數(shù)學學習效率,根據(jù)自己的教學經(jīng)驗,從五個方面談談自己的想法:補數(shù)學基礎;改變學生聽課中的不良學習習慣;上課注重聽方法;打破高三講評課的傳統(tǒng)模式;關愛學生,用愛促使他們進步。
關鍵詞:高三學生;提高;數(shù)學學習效率;五方面
在高三數(shù)學教學過程中,常聽見學生說數(shù)學難學,數(shù)學成績差,最怕學數(shù)學,每次考試讓學生最緊張的也是數(shù)學。究其根源,主要是存在數(shù)學基礎太差,學習態(tài)度不夠端正,努力和鉆研不夠,學習數(shù)學和聽課不得法等問題。本文結合教學實際,談談自己對如何提高高三學生的數(shù)學學習效率的體會。
一、補數(shù)學基礎
基礎對學生來說,是非常重要的。萬丈高樓,始于平地。記得我曾帶過的一個高三文科班的學生,由于高一、高二沒有好好學習,導致高中階段數(shù)學基礎不好,進入高三才開始認真學習,認真聽老師的課。但是每次考試成績都很不理想,漸漸地剛建立起來的學習熱情很快下去了,我找到他,和他一起來分析原因,他說:“老師,你上課講的我都能聽懂??荚囋嚲斫?jīng)您分析后我覺得很簡單,但是就是自己考試時怎么也不會做,怎么也想不起來,這是為什么呢?”我?guī)退治隽艘幌拢@個學生頭腦還是比較靈活的,理解能力也是不錯的,而且文科班的數(shù)學考試較理科班偏向基礎,但是這位學生頭腦里的知識都是散的,對知識理解也不夠深刻,臨到考試比較緊張的時候就會不知所措,不知從哪兒下手,而經(jīng)老師一分析,又會恍然大悟。
針對他的情況,我給他提了一個建議:第一步,利用一個星期的時間把高考要求考的知識按照課本全部用心整理一遍,整理在筆記本上,用手寫一遍可以加深理解;第二步,利用兩個星期左右的時間,按照知識塊做練習,不做難的,就做選擇、填空,以及簡單的大題;第三步,做三套綜合試卷。并鼓勵他,在這期間,他在學習上無論有什么問題,老師都會盡力幫助他。這是我和他共同的一個計劃。經(jīng)過一個月的學習,這位同學在緊接著的模擬考試中,數(shù)學成績有了很大的進步,從此學習積極性也被充分調動起來。
二、改變學生聽課中的不良學習習慣
觀察學生在數(shù)學課堂中的學習活動,有一部分學生確實存在一些不良的學習習慣。主要體現(xiàn)在課前無準備:一無知識上的準備,沒有預習習慣;二無物質上的準備,教材、資料、練習本、草稿等沒有提前擺好;三無思想上的準備,思維的興奮點沒有轉向課堂學習。課上不專心,打瞌睡,學習活動與教學活動沒有互動。針對以上情況,我總結了以下策略。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弊龊谜n前預習是上好數(shù)學課的重要組成部分和前提條件,但是很多同學不知道怎么預習,沒有方向。所以在第二天上課的前一天,我會制作一個課件,指導學生今天要完成什么預習任務。里面包含:(1)同學們要達到什么樣的學習目標,需要掌握什么;(2)看課本多少頁的知識點;(3)做高考復習資料的哪些題目;(4)設計一兩道題目,將前面上課復習的重點和明天上課要突破的重難點綜合起來。而且課件上經(jīng)常帶一些鼓勵語,或者一些帶有鼓勵意義的小動畫。學生在這樣的帶領下,他們知道自己要干什么,并且第二天上課,他們會帶著問題上課,課堂效果也好了很多。
上課前,我會提前一點到教室去,好處是:(1)學生看到數(shù)學老師來了,會自覺地做好課前準備;(2)學生會把自己前一天預習中遇到的問題和老師探討,這讓教師了解到學生的想法,從而使課堂上的講解更具針對性,更能從學生的思維角度出發(fā),引起師生共鳴;(3)我會找那些上課經(jīng)常打瞌睡,不用心的學生聊天,鼓勵他們,幫助他們樹立起信心。
課堂上,要求教師要有備而來。教師的授課質量高低將直接影響到學生的學習效率,為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注意做好以下幾點:(1)要有明確的教學目標,教學目標是對期望學生達到的學習結果的概括性表述。它是目標教學的靈魂,主宰著整個教學活動,一方面是教學的起點,是導向,在教學過程中起著指示方向,引導軌跡、規(guī)定結果的重要作用。另一方面教學目標又是教學的終點,是標準,衡量教學是否成功的唯一標準就是學生達標與否。(2)要突出重點、化解難點。每一堂課都要有重點,而整堂課的教學都是圍繞著重點來逐步展開的。對于教學中的難點,教師一定要站在學生角度,精心研究對于學生為什么是難點,用最易懂的方法引導學生攻克。
課堂上,教師還要精神飽滿,充滿激情。如果教師本人都萎靡不振,那學生的狀態(tài)就可想而知了。我一直認為教師在課堂上,不能嘻嘻哈哈,因為如果我們自己都很松散的話,那課堂紀律就很難保證了。課堂上,在自己飽有激情的同時,還要頭腦清醒,思路清晰,語言精簡,要用自己的狀態(tài)吸引學生,使絕大部分學生都投入到課堂中。同時,教師的眼神還要具有殺傷力。但是課堂上,也需要一些其他色彩來調節(jié)一下,教師的肢體語言可以夸張一些,既可以幫助學生理解,又可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還可以讓學生覺得他們的老師很生動。
在數(shù)學課中,學習活動是圍繞教學活動的開展來進行的,學習方法體現(xiàn)在教法的設計中,而教法的實施又促進了學法的轉變。因此,教學活動中,學生應在教師的組織引導下,充分發(fā)揮主體意識,調動自己的一切積極因素主動參與教學活動,使自己的學習活動與整個班級教學活動保持同步。做學習的主人,不做局外人和旁觀者,從而達到師生互動、和諧共鳴的效果。
三、上課注重聽方法
在高三的教學過程中,我們會發(fā)現(xiàn)一個現(xiàn)象,高三絕大多數(shù)女生在學習上要比男生刻苦,她們課前認真預習,上課認真聽講,認真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yè),但是有很多女生考試成績比男生差,她們常常覺得不公平,“為什么我學習比他們認真,但是我總沒他們考得好呢?”針對這種情況,我觀察分析了一下。女生性格比較細膩,他們在老師講解時,會很認真地記下老師的筆記,甚至一字不差,留著自己課后復習用。這看上去是一件值得高興的事,但是正是由于這樣,導致他們上課只能忙于記筆記,而忽略了老師在講解時所體現(xiàn)出來的思維過程。
從數(shù)學學科的特點出發(fā),數(shù)學課學習的重點應放在聽教師的講解,積極參與思維活動,積極動手訓練上。而筆記只要提綱挈領地記下補充的結論和例題以及主要步驟,課下再詳細補充完善。這樣做才能既保證聽課的質量,又再一次思考和鞏固了課堂學習的知識,其結果必然會大大提高課堂學習效率。同時,學生在課堂學習中,不但要學習教師對例題解法的分析,而且要領悟教師對概念、定理的理解,公式推導過程中知識發(fā)生、發(fā)展、形成、多題一解和一題多解中所蘊含的數(shù)學思想方法。
四、打破高三講評課的傳統(tǒng)模式
講評課是高三課堂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上好數(shù)學試卷講評課,對于揚優(yōu)補缺,規(guī)范與開闊解題思路,提高學生解決數(shù)學問題的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以及貫徹新課改的教學理念等方面都有著重要意義。傳統(tǒng)的數(shù)學試卷講評課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著教師“從頭到尾,逐一講解,就題論題”的現(xiàn)象。而《義務教育數(shù)學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提出:人人學有價值的數(shù)學,人人都能獲得必需的數(shù)學,這就突出了數(shù)學的基礎性、普及性和發(fā)展性,因此,與其相對應的就要求數(shù)學課堂教學應具有情景化、生活化、自主化、情感化的鮮明特色。教師應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幫助他們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過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數(shù)學知識與技能,數(shù)學思想和方法,獲得廣泛的數(shù)學活動經(jīng)驗。
對打破高三講評課的傳統(tǒng)模式,我總結了以下幾種做法:(1)作為教師要對改好的試卷進行統(tǒng)計、分析,為課堂講評提供充足的依據(jù)。(2)提前分發(fā)批改好的試卷給學生,讓學生先進行試卷的訂正后再進行講評,使課堂講評更具有互動性、針對性與實效性。有些教師喜歡改完試卷后發(fā)下就馬上講解,這樣一來,作為學生就少了一個自己糾正錯誤的過程。對于學生來說知識的掌握,如果是靠自己思考,自己悟出而得來的,那么對他們來說知識就會掌握得比較好。(3)在講評試卷的過程中,教師應根據(jù)課前所做的分析報告與學生自己訂正情況再進行具體分析,做到詳略得當,有的放矢。有些試題只要點到為止,而有些試題則要做仔細認真剖析。(4)對學生自己訂正有困難的題目,可以進行學生之間、師生之間的共同分析探究,應盡量提供給學生自己總結、自行講評的機會。同時還可以要求學生匯編錯題集,對錯題進行再練習,這樣會起到吃一塹,長一智的效果。(5)在講評試卷的過程中,應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才能真正體現(xiàn)“不同的人在數(shù)學上得到不同的發(fā)展”這一基本理念。教師要鼓勵和提倡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化,在講評時也要分層次。(6)講評時要創(chuàng)設變式,培養(yǎng)學生思維的靈活性。所謂“變式”就是保持問題的本質屬性,不斷地改變其組合形式。變式的過程就是思維的過程,講評試卷本身也應體現(xiàn)這一點,特別是一題多變和一題多解,它可以使本來枯燥無味的數(shù)學充滿靈活性和趣味性,可讓學生從不同角度、不同方向去思考,消除傳統(tǒng)講評課的不足,培養(yǎng)學生思維的靈活性,從而提高試卷講評課的效果。(7)講評要講究激勵性,激發(fā)學生的情感。作為學生大多注重的是考試分數(shù)和名次,分數(shù)的高低、名次的好壞直接影響著學生的情緒。這時候我們老師的作用就不可低估了。老師無論在講評前后還是在講評過程當中都要注重花上一定的時間和精力與學生進行思維和情感上的交流。對于成績好、進步快的學生要提出表揚,鼓勵其戒驕戒躁,再接再厲,而對于成績考得不理想的學生,在講評試卷過程中,要盡量用鼓勵性的語言激勵他們,讓他們認識到學習上存在的不足,幫助他們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重拾信心,獲取學習的動力與樂趣,努力提高學習成績。(8)講評要注重分析歸類,以達減負高效。教師在講評時不能只按題號順序講評,而是要善于引導學生對試卷上涉及的問題情景,進行分析歸類,讓學生對試卷上的同一類問題有一個整體感。這樣有利于學生總結提高,形成自己的知識體系。
五、關愛學生,用愛促使他們進步
愛像一團火,能點燃學生心頭的希望之苗;愛像一把鑰匙,能打開學生心頭的智慧之門;愛是灑滿學生心靈的陽光,能驅散每一片陰霾,照亮每一個角落,融化每一塊寒冰。如果想讓自己的學生學得好,光課堂上講得好還不行,還要讓學生喜歡自己,親其師則信其道。特別是高三的學生,他們學習壓力大,心理壓力更大,情緒容易低落。作為老師,努力讓自己更有愛心,做一個用心的人。一有機會我就到教室轉轉,幫學生解答疑難,和學生聊聊天,了解他們的一些想法,鼓勵他們好好學習,真誠地向學生表達一些我對他們的看法,他們需要進步的地方。不管是大小考試,前一天晚上我都會出現(xiàn)在學生身邊,因為這個時候學生很緊張,我們要給他們知識上的指導和心理上的幫助。
要想提高數(shù)學學習效率,提高數(shù)學成績,除了以上幾點外,還應加強課外復習、認真完成作業(yè),經(jīng)常歸納總結,特別是進行課外解題訓練及解題自覺領悟和自覺分析,思維方法的培養(yǎng)鍛煉。
參考文獻:
[1]曹才翰,章建躍.數(shù)學教育心理學.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6-06.
[2]羅增儒,李文銘.數(shù)學教學論.陜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6-12.
[3]朱慕菊.走進新課程.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
(作者單位 廣東省珠海市實驗中學)
編輯 謝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