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志超
摘 要:近些年來,隨著教育的不斷改革,初中的語文綜合性學習逐漸成為了一大亮點和熱點,但由于仍處于探索階段,在實踐中依然存在諸多問題,對這些問題進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應對策。
關鍵詞:初中語文;綜合性學習;問題反思;方法探究
為了適應教育的改革新浪潮,教育部提出了語文綜合性學習這一實踐性活動,它立足于語文基礎知識,采用自主學習、合作交流的方式,來提升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yǎng)。然而,在實施過程中,由于種種原因,并不能完全落實,也出現了一些問題。因此我們要對問題進行探討,并提出相應的解決措施。
一、意義及特點
在義務教育階段,國家越來越重視學生的綜合素質培養(yǎng),而語文本身是一門內涵豐富、教學靈活的學科,因此教育部提出了綜合性學習這一實踐教學,旨在激發(fā)學生學習和探究的興趣,緊密結合學生的校內外生活,通過實踐來鍛煉學生思考、探究、合作及動手的能力,促進聽、說、讀、寫的全面發(fā)展,從長遠上講,對學生的成長和發(fā)展是非常有意義和價值的。
二、存在的問題
1.改革不完善
(1)從語文教育的發(fā)展上來說,語文綜合性學習并不算是一個全新的方式,但是由于開展時間不長,并未形成一套完備的學習方法,因此,相關理論體系還有待完善。(2)經濟條件是一大限制因素。有很多學校辦學條件較差,各方面設施都不完善,例如,沒有圖書館、計算機和多媒體等,根本無法開展語文綜合性學習。(3)在教材的編排上,綜合性學習的設計構思還不夠完善。例如,主題偏離生活實際,調查表明:只有一小部分專題與學生的生活實際相聯系。(4)書中關于綜合性學習的方法指導比較欠缺,而且編者提供的參考資料過多,導致很多學生認為不需要自己搜集資料了,這反而與我們的初衷背道而馳。
2.教師因素
教師本身不重視語文的綜合性學習是一大關鍵性問題。教師是課程的組織者和引導者,如果教師無法正確樹立良好的態(tài)度,那么將直接影響到綜合性學習的實施。隨著課改的廣泛推行,一些教師對綜合性學習的態(tài)度并不明確,有的一線教師一方面認為這種學習的出發(fā)點不錯,可以幫助學生提升綜合素質,但是在實踐中,礙于各方面的條件和壓力,有時它并不適用課堂。于是就會輕視語文綜合性學習,學生進行學習的時間也就大大減少了。其次,部分教師對綜合性學習存在片面認識。國家設置這項教學的目的是讓學生在探索中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豐富知識,拓寬視野,增加興趣。然而,由于它打破了傳統,一些教師覺得這種教學忽視了教師的主體作用,耽誤課堂時間,這種觀點是完全錯誤的。
另外,語文教師對新課程的各方面改革也需要時間上的適應,主要表現在教師的專業(yè)素養(yǎng)能夠駕馭綜合性學習,并且能較好地引導學生對這種學習方式產生興趣。多年的應試教育體制不僅束縛了學生的能力發(fā)展,也禁錮了教師的思想,因此,對于需要拓展和聯系多方面知識的語文綜合性學習來說,語文教師的知識面就十分重要。
3.學生因素
由于受傳統應試教育的影響,學生的思想長期受到“考試”這一詞的限制,因此很多家長把分數看得很重,這樣無疑阻礙了學生其他綜合素質的發(fā)展。時間久了,一種功利性思想在學生的心中逐漸根深蒂固,導致了學生對綜合性學習認識欠缺,從而很難達到預期效果。其次,我們在調查中發(fā)現,初中生對綜合性學習的態(tài)度并不積極,他們參與實踐活動的主動性較弱,并且主觀看法仍受到從前呆板教學方式的影響。主要表現在不愿意自己去探究解決問題的方法,總想得到現成的結果,加之自身的惰性,就更不愿意進行思考和實踐。因此,在進行綜合性學習的過程中,他們沒有意識到在搜集資料、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可以鍛煉自己、豐富自己、了解世界,也沒有注意培養(yǎng)自己對資料進行總結、提煉和創(chuàng)造的能力,再加上缺乏認真負責的態(tài)度,遇到不確定的問題時,往往會似是而非,即使有一些簡單的判斷,也沒有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因此,學生對待學習科學認真的態(tài)度和實事求是的精神還需要時間來培養(yǎng)。
三、完善方法探究
1.完善改革
首先,幫助教師、學生、家長提高思想認識,樹立嶄新的課程理念,是我們必須做的,因為語文的綜合性學習只有融入學校的整個學習體系中,才可以實現學科之間的交融與互通,才能讓學生在興趣中感受到學習的快樂,從而從根本上提升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yǎng)及能力。也只有使其成為學校整體學習的一個重要部分,教師才會重視起來,而不是僅僅將它當作學生緊張之余的放松和一般的課外活動。另外,對于一些偏遠地區(qū)的農村學校,我們要因地制宜,努力挖掘有限的課程資源,以此彌補農村學校條件設施上的不足,更能夠為語文教學的長遠發(fā)展做出一點一滴的貢獻。再者,建立科學合理的評價體系,也有助于推動語文綜合性學習的順利開展,譬如,可以把綜合性學習納入考核范圍,與學業(yè)掛鉤,制訂有鼓勵性的評價制度等。
還有比較重要的一點,就是教材中如何選題和設計的問題。為了充分兼顧學校、教師和學生,綜合性學習主題的選取應貼近生活,盡量滿足學生的興趣和需求,并且具有可操作性,方便教師教學??梢詮慕滩膬热荨⒅苓吷瞵F象、時節(jié)風貌、地方文化等方面設計主題,啟發(fā)學生思考。
2.改善思想態(tài)度
對于教師,提高其思想認識是第一要務,俗話說:思想指導實踐,只有努力端正語文教師對綜合性學習所持的態(tài)度,深入理解它的意義,才會使綜合性學習開展得生動而有價值。與此同時,我們要全力加強師資培訓,提高教師素質和綜合能力,因為只有掌握了科學先進的教學方法,才能更好地促進綜合性學習的發(fā)展。其次,教師要經常進行自主學習和自我反思。曾子云:“吾日三省吾身?!弊鳛榻處煾鼞眠@一點,同時通過不斷的自主學習來提升自身技能,滿足學生需求,跟上時代步伐。
對于學生,我們要有足夠的耐心去轉變他們的觀念,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蔽覀円欢ㄒ捎枚喾N方式來培養(yǎng)學生學習的興趣,加強他們對語文綜合性學習的認識。同時,為了培養(yǎng)學生的自信心,適當給予他們正面的鼓勵和贊賞,也是十分重要的。另外,我們應倡導學生和教師之間的交流,使他們處于平等的地位,更可有利于綜合性學習的順利開展。
本文僅對近年來初中語文綜合性學習中存在的問題進行了一種粗淺的思考和探討,當然,任何新事物都是在逐步的反思中日臻成熟的,我相信在未來的日子里,綜合性學習一定會為初中語文開拓出新天地!
參考文獻:
[1]靳彤.語文綜合性學習:理論與實踐[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7.
[2]鐘晨音.語文綜合性學習的評價方法[J].中學語文教與學,2003(10).
[3]謝寶軍.語文綜合性學習的實踐意義[J].廣西教育,2006(01A).
(作者單位 福建省惠安大吳中學)
編輯 魯翠紅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