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強
【摘 要】英語作為國際交流語言中重要之一,隨著我國經(jīng)濟貿(mào)易全球化發(fā)展,英語應用逐步廣泛被重視。因此,從小學的時候就開始普及。隨著新課改逐漸深入到所有的學科教學中。而英語教學主要針對的是教學內(nèi)容與實際結合,促進學生可以在現(xiàn)實生活中展現(xiàn)英語口語。本文就新課改背景下的高中英語教學困境及對策進行分析。
【關鍵詞】高中英語教學 新課改 困境對策
一、新課改背景下的高中英語教學困境
1. 對新課改的理解不夠
能促進教師的教學水平的提高,主要在于新課程改革改變了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然而,高中英語老師的教學理念轉變得不是很快,主要是因為有很多年齡較大的英語教師教學理念比較傳統(tǒng)陳腐,這都是因為長時間習慣傳統(tǒng)教學方式的影響,短時間思想上還不能對新課改的教學觀念的宗旨全面體會;同時,有的英語教師在體會新課改的宗旨上有一定的偏差,在教學的時候只根據(jù)自己所體會的來教學,由此,教學質量就不是很高,這對高中英語實行教學就不是很順利。
2. 對新課程的了解不夠深刻
隨著新課改背景下的課程,有很多英語教師對其了解得不夠深刻,基本只是停止在課程表面基礎上。國家課程基本綱要的文件就是新課程標準,同時也是國家對教育基礎課程中基本質量與規(guī)范的標準,由此,英語教師就得對新課改下的課程進行研究并認真學習,同時教師還有時刻謹記新課程標準,并在實際教學中實施。
3. 角色確定不夠明確
在設置教學目標的時候,應以學生為核心來考慮,教學成功主要是靠學生的學習效果來權衡的。新課改是以培養(yǎng)學生綜合發(fā)展為中心,由此其教學手段就是調(diào)動所有的力量教學,由于在教學中傳統(tǒng)教學方式已經(jīng)有了很深厚的基礎,許多英語教學方針都是以教師為主體,特別注重教師“教”行為,而對于學生只是作為簡單的接受者,如此,教師教得好不好直接決定于學生學得好不好,整體教學過程中都是以教師為中心,而學生只是在教學中邊沿地方。
二、新課改背景下的高中英語教學對策
1. 加強英語教師對新課程標準的理解
在新課改背景下,教學中學生與教師要是對新課程改革標準了解得不是很深刻,就會促使新課程改革碰到阻礙的最基本原因。能影響高中英語教學發(fā)展的腳步,及教師在教學時候的效果,主要在于教師對新課程標準了解是否夠深入。因此,學校要特別重視學生及所有教師對新課程標準學習的程度,通過開展有關新課程標準學習的培訓,構建相關的監(jiān)督考察審核系統(tǒng),以確保在高中英語教學范圍中新課程標準的落實。
2. 體現(xiàn)出學生的主要地位,轉變教師的角色
長時間以來,英語教學一直都是以教師為主體,學生為接受的客體,教學中教師忽略了英語語言應用功能的重要性,而主要是以英語理論知識為首要傳授內(nèi)容;教師在教學的時候經(jīng)常忽視了英語語言實際應用的價值,而總是以應付考試為首要目的。因此,教師在教學的時候以學生為中心,重視學生英語語言應用能力的教育,這是為了更快地適應新教材和新課改標準,同樣的,要想建立和諧良好的師生間的關系,那么教師應改變自己在教學中的角色,化主體為主導,由此,教師的主導作用就要充分發(fā)揮出來,并促使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這是促進學生創(chuàng)造性與積極性最好方式。
3. 創(chuàng)新教學思路,采用多種形式的教學方式
(1)激起學生學習興趣
在新課改背景下,盡管教材和課程的標準改變了,但是教師并沒有變,及教師的部分教學方式也只是形式改變了,內(nèi)容并沒有變。例如:在進行閱讀教學的時候,教師把一些生動精彩的語言通過分解,一句一句的去講解,促使語言段落本身賦有生動的含義無法表達出來,從而降低了學生學習的興趣。要想促進學生對英語主動學習和興趣,調(diào)動學生的想象力與創(chuàng)造力,那么教師首先要做的就是發(fā)掘自身的優(yōu)勢,通過自身豐富的知識、精深的教學技術以及積極向上的心態(tài)在學生心理建立良好的形象,用自己的關懷和平易近人來號召學生對學習的興趣;然后,教師在進行教學設計的時候,通過創(chuàng)新的設計來引起學生的注意力,從而激起學生對學習的興趣;最后,教師通過運用科學教學方式來豐富學生眼界,如音樂、錄音、多媒體和電影等,從而激起學生渴望學習的心態(tài)。
(2)帶領學生質疑和探討
在英語新課改背景下的課堂教學上,教師要設計些切合實際生活的話題,激發(fā)學生求知欲望,讓學生深入探討中,例如:在進行英語口語教學的講解中,當說到旅游的時候,教師第一步要做的就是用多媒體幻燈片把有些很經(jīng)典的旅游景點放給學生看,讓學生感受自然美,第二步就是讓學生自由探討去景點的路線、交通及在旅游的時候應該要注意的問題和細節(jié)等,最后完成對話。教師要啟發(fā)學生自己去發(fā)現(xiàn)問題,并且學會懷疑,把所發(fā)現(xiàn)的問題勇敢提出來,不論學生提出的看法是否正確,教師要去鼓勵他們,整個過程中,學生都是以批判的心態(tài)去發(fā)現(xiàn)自己認識上存在的問題,從而形成對學習主動和自主能力,由此,提高了對知識實行重新建立的能力。
結束語
總而言之,在新課改背景下,之所以高中英語教學落實要從改變教育理念,促進英語教師隊伍的綜合素質的提高,促使教師的教學理念的改變,加強并不斷地改進教師的教學能力,使教師化主體為主導,把學生在教學中主體地位恢復出來,并積極促進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和主動性的培養(yǎng),使學生的英語整體素質得以提升,同時讓高中的英語教育具備遠瞻性和時代性;這都是為了在新課程改革下,高中英語教學能適應社會與學生的需要,更具有時代的特色。
【參考文獻】
[1]尹航.淺談新課改下高中英語教學的問題與對策[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2013,29(3):105-106.
[2]盧世鈞.新課改下高中英語教學的探討[J].讀與寫,2010,7(10):125-12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