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靜梅
農民、工人、商人和班主任,這屬于不同領域的四個不同角色,四者之間似乎沒有什么必然的聯(lián)系。但就在前段我參加為期十天的班主任培訓中,通過專家的精彩講座、學員間的交流,使我對班主任這一角色又有了新的認識。也就是說,要想當好一名班主任,不只要向優(yōu)秀班主任學習,還要向農民、工人、商人這三個不同的角色去學習。
一、做擁有“農業(yè)心態(tài)”的班主任
“農業(yè)心態(tài)”是指我們要向農民學習,收成不好,從不抱怨莊稼;不拋棄,不放棄,只為成功想辦法,不為失敗找理由。(節(jié)選2012年《人民教育》第21期徐寶娟的《教師隊伍建設從尋回幸福開始》一文)李希貴在《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一書中曾談到:“教育是農業(yè),不是工業(yè)。工業(yè)的特征是流水線,是標準化,而農業(yè)的特征是生態(tài)化、多元化。學會用生態(tài)的多元的觀點來看我們的孩子,我們就會發(fā)現(xiàn)大樹有大樹的風采,小草也有小草的魅力。地球正因為生物的多樣性,才顯得如此生機勃勃、如此美侖美奐?!弊鳛榘嘀魅危瑧谩稗r業(yè)心態(tài)”去管理后進生。
后進生是班主任管理中最為頭疼的事,從農民種地過程中不難找出管理后進生的一些方法來。農民對于一些因為土壤堅硬不能長出來的小苗,總是蹲下身子幫助它們松松土。到了需要給苗施肥時,農民總是不忘給那些小苗也施些肥。如果莊稼被風吹歪了,農民們會不辭辛苦地把它們一一扶起。農民給莊稼中這些“后進生”特殊照顧是很關鍵的,因為他們明白這些“后進生”很容易會一步跟不上、步步跟不上。作為班主任,也應像農民對莊稼中“后進生”一樣“癡情”和真心投入。對班內每個學生,哪怕是最差的,也不能放棄,要用真誠去對待他們。即使學生自己放棄了,作為班主任,也絕不能輕言放棄。在學習期間,專家們談到最多的就是如何轉化后進生,他們提出了轉化后進生的六個原則,即揚長原則、對事不對人原則、潛移默化原則、合力原則、可接觸原則、偏愛后進生原則。
轉化一個后進生比培養(yǎng)一個優(yōu)生還重要!如果說培養(yǎng)一個優(yōu)生是錦上添花,那么轉化后進生就是雪中送炭,作為班主任,應用“農業(yè)心態(tài)”去轉化后進生,要把“特別的愛給特別的你,因為你有特別的需要”。
二、做擁有“工業(yè)作風”的班主任
“工業(yè)作風”是指我們要向工人學習,合理設計流程,精細加工,講究質量。(節(jié)選2012年《人民教育》第21期徐寶娟的《教師隊伍建設從尋回幸福開始》一文)
工人視產品質量如生命,他們精心設計、加工自己的每一件產品,決不允許出現(xiàn)次品,廢品甚至危險品。有人曾這樣比喻:有德有才,是優(yōu)品,有德無才,是次品,無德無才,是廢品,無德有才,是危險品。作為班主任,我們就應樹立具有“工業(yè)作風”的質量意識。
我們都知道,每個班級中只有少部分同學在將來會成為社會的精英,多數(shù)學生則會走向社會。而這其中的大多數(shù)是社會的基礎,他們的素質和修養(yǎng)則會直接影響著社會的發(fā)展。作為班主任,具有“具有工業(yè)”作風,樹立質量意識,就是幫助這些大多數(shù)學生提高素質和修養(yǎng),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成才觀,而不是只集中在少數(shù)優(yōu)秀學生身上。說實在話,這些少數(shù)的優(yōu)秀學生早已把優(yōu)秀當作一種習慣,他們需要的只是我們的點撥和幫助而已。真正需要幫助的是那些“多數(shù)學生”。他們就像木桶中的“短板”,增加了“短板”的長度,才能增加木桶的容量。在班級管理中,我們只有提高“多數(shù)學生”,尤其是“后進生”的素質和修養(yǎng),說近了就提高了班級的素質和修養(yǎng),說遠了就提高了整個社會的文明程度。
在學習期間,專家們一直倡導的“組內異制,組間同制”即把學生分成四類,四人一組,或單個考核,或捆綁考核,一天一總結,一周一總結。這就是非常好的一種形式。因為這符合素質教育的精神,目的是全面提高每個人的修養(yǎng),是一種具有“工業(yè)作風”的質量意識。
三、做擁有“商業(yè)頭腦”的班主任
“商業(yè)頭腦”是指我們要向市場學習,按規(guī)律辦事,發(fā)揮主觀能動性,講求教學效益。(節(jié)選2012年《人民教育》第21期徐寶娟的《教師隊伍建設從尋回幸福開始》一文)
市場經濟早已深入人心。作為班主任也必須具有“商業(yè)頭腦”,以此再進行班級管理。
善于投資,在生意場上是保證企業(yè)再生產過程連續(xù)進行和不斷擴大再生產的求利法,是獲得更多利潤的動機所引發(fā)的。對于班級來說,也需要投資。班主任對班級的投資可以分為:感情投資、責任心投資、信任度投資、榜樣投資……當然也可以有體罰學生投資、隨便應付投資……投資方式不同,所取得的效果也是不同的。在學習期間,河大附中王金玲老師曾談到自己的一些例子:她曾利用假期自學腰鼓,學習指揮,然后給學生編排節(jié)目,和學生同臺演出。她不但數(shù)學教得好還能和學生同學英語,幫學生聽寫單詞批改英語作業(yè),在學生眼中她是個很了不起的老師!用她的話來說就是,教師要善于用自己的人格感召學生,用廣博的知識、精彩的教學藝術吸引學生。善于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感染學生,影響學生的老師,學生就會信你,服你,愿意聽你。王老師正是用心地去投資自己的班級,才換來了班級管理利潤的最大化,才贏得自己的客戶——學生的滿意。
“顧客就是上帝”,這是所有成功商人時刻銘記的重要理念之一。面對每位顧客,即使面對顧客的指責與刁難,商人照樣笑容不減,用心做事,真誠服務。作為班主任,學生就是我們的上帝。試想,如果沒有了學生,我們何來班級管理,又何來班主任的工作。因此,班主任就應是優(yōu)秀的服務者。只有優(yōu)質的服務,才能得到學生的認可,才能走近學生的心靈,了解他們,促其揚善懲惡,才能將他們引上康莊大道。例如同學有病,班主任需服務她馬上看病就醫(yī);同學為作業(yè)而身心疲憊,班主任需盡快與科任教師協(xié)調,統(tǒng)籌安排,精選作業(yè);同學成功,班主任需及時送上祝福,使他百尺竿頭,更進一步;同學失敗,班主任應立即鼓勵、幫助、引導學生早日走出困境,邁向成功……
“把握好無限商機”,這幾乎是每個商人的座右銘。商人眼里,目標明確并能緊緊把握住每次商機,科學計劃,合理安排,力爭投入最低的人力物力來獲取最大的利潤。而我們班主任,由于學校工作的繁重和班級事務的瑣屑,忙碌中常忽略或偏移了班級工作的重心,從而迷失了方向。在日常的班級管理中,經常出現(xiàn)班主任扮演“消防員”的角色,哪里有火哪里就有班主任的身影。時間長了就出現(xiàn)“按了葫蘆起了瓢”、“頭疼治頭,腳痛治腳”的現(xiàn)象。這些都是缺乏科學計劃,合理安排的表現(xiàn)。所以,作為班主任要向商人學習,明確方向,抓住重點,掌握好教育的契機,利用集體的力量來轉化學生。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在知識經濟鋒芒畢露的今天,我們班主任如能向各行各業(yè)借鑒一下先進的管理理念,在保持教育特色的基礎上來改變落后的教育之法,從而揚長避短,必能使我們的班主任工作獨具特色,走向另一番新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