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遷西縣人民醫(yī)院外三科,河北 遷西 064300)
隨著我國經(jīng)濟的不斷發(fā)展,由于交通傷、建筑工地摔傷、高空墜落傷等引起的顱腦損傷病人不斷增多。顱腦損傷致死率較高,特別是重型顱腦損傷常并發(fā)多器官功能障礙綜合征(MDOS),其中比較常見的并發(fā)癥為急性肝功能損傷[1-2]。目前,對于顱腦損傷的治療除了單純手術治療外多采取全方位的綜合治療,而加壓氧治療作為綜合治療的常用手段之一,在臨床得到廣泛應用[3-5]。但是對于加壓氧治療并發(fā)肝損傷重型顱腦損傷病人療效和安全性的研究較少,本文對此進行了探討。
2010年1月—2013年1月,我院收治重型顱腦損傷病人126例,男81例,女45例;年齡18~65歲,平均(39.6±8.5)歲。重型顱腦損傷的診斷均符合文獻的標準[6],格拉斯評分(GCS評分)均低于8分。依據(jù)是否接受加壓氧治療分為加壓氧組52例和對照組74例,兩組病人一般資料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兩組病人均給予常規(guī)對癥及支持治療,包括應用脫水劑、止血藥、抗生素、腦細胞營養(yǎng)藥、適量的糖皮質激素等,有手術適應證者則進行手術治療。加壓氧組病人在此基礎上采用CY-3.2型加壓氧艙治療,治療壓力為202.65 kPa,空氣加壓20 min,壓力穩(wěn)定后吸純氧2次,每次吸氧時間45 min,中間休息5 min,降壓20 min,改吸空氣;每天1次,每10次為1個療程,連續(xù)治療2個療程。首次加壓氧治療時間均在傷后1周之內。
治療前兩組病人各項肝功能指標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病人谷丙轉氨酶(ATL)、谷草轉氨酶(AST)、總膽紅素(TB)、結合膽紅素(DB)、乳酸脫氫酶(LDH)水平均顯著低于治療前(t=10.18~19.60,P<0.05);治療后加壓氧組病人的肝功能各項指標均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t=12.61~16.83,P<0.05)。見表1。
表1 兩組治療前后肝功能比較
兩組病人治療前的GCS評分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病人治療后的GCS評分均顯著高于治療前(t=46.678、36.199,P<0.05);加壓氧組病人治療后的GCS評分高于對照組,但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組別n治療前治療后對照組743.5±1.213.1±1.3加壓氧組523.2±1.413.5±1.5
加壓氧組病人出現(xiàn)氧中毒、減壓病和中耳氣壓損傷分別為1、2、2例,對照組未出現(xiàn)上述并發(fā)癥,兩組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加壓氧組和對照組分別有2、3例病人死亡,兩組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重型顱腦損傷為臨床常見病之一,尤其是該病的高病死率和高致殘率一直困擾著臨床醫(yī)生。重型顱腦損傷會引起MDOS導致大量細胞因子的釋放,主要包括白細胞介素家族和腫瘤壞死因子類[7]。這些因子將對病人的肝臟功能造成損傷,此外,重型顱腦損傷常并發(fā)低血容量性休克,機體將出現(xiàn)缺血再灌注損傷,特別是肝臟將會進一步產(chǎn)生大量的氧自由基,肝細胞受到明顯損傷,肝功能下降[8-9]。機體逐步向MDOS發(fā)展,并且由于肝功能下降導致的機體代謝紊亂,致使病人顱內壓升高,昏迷狀態(tài)逐漸加重,顱腦損傷惡化[10]。
本研究通過加壓氧治療阻斷機體低氧狀況的加重,結果顯示加壓氧組治療后肝功能各項指標較治 療前明顯降低,與對照組治療后相比也顯著降低,肝功能恢復優(yōu)于對照組。加壓氧治療主要是通過機體在高于正常大氣壓狀態(tài)下進行吸氧治療,從而增加血中氧氣的物理溶解度,更有利于機體攝取和利用氧[11]。特別是在低氧早期進行,可使血氧含量上升,組織獲取更多的氧氣,有利于組織的有氧代謝,使全身的低氧狀態(tài)逐步得到改善,肝臟的低氧狀態(tài)也得到改善,肝細胞損傷將被阻斷,修復逐漸開始,肝功能逐步恢復,機體代謝功能得到改善[12]。結果表明,對于重型顱腦損傷病人,在一般對癥支持、抗感染、抗休克等治療的基礎上,給予加壓氧治療促進了肝功能的恢復。本研究還顯示, 兩組病人治療后GCS評分較治療前均顯著升高,治療后加壓氧組病人GCS評分高于對照組,但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此外,加壓氧組還存在一定數(shù)量的并發(fā)癥,但是兩組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兩組病人的病死率差異亦無統(tǒng)計學意義。這可能與本研究樣本量偏小有關。
總之,對于重型顱腦損傷并發(fā)肝損傷病人早期采用加壓氧治療,可促進其肝功能恢復。
[參考文獻]
[1]曾斌,匡愛華,田艷娟. 高壓氧綜合治療重癥顱腦損傷并發(fā)肝損傷的臨床觀察[J]. 寧夏醫(yī)科大學學報, 2012,34(11):1210-1211.
[2]CHURCHILL S, WEAVER L K, DERU K, et al. A prospective trial of hyperbaric oxygen for chronic sequelae after brain injury (HYBOBI)[J]. Undersea Hyperb Med, 2013,40(2):165-193.
[3]蔣彥鈞,陳勇. 高壓氧治療重癥顱腦損傷26例臨床分析[J]. 醫(yī)學信息, 2012,25(12):152.
[4]鄭永漢,元少鵬,羅偉. 應用高壓氧治療腦外傷失語癥的臨床效果觀察[J]. 安徽醫(yī)藥, 2012,16(4):477-478.
[5]龍鴻川,闞奇?zhèn)?劉泗軍,等. 高壓氧治療腦 外傷后綜合征213例療效觀察[J]. 海南醫(yī)學, 2012,23(8):49-51.
[6]楊樹源,只達石. 神經(jīng)外科學[M]. 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 2008:810-815.
[7]ROCKSWOLD S B, ROCKSWOLD G L, ZAUN D A, et al. A prospective, randomized Phase Ⅱ clinical trial to evaluate the effect of combined hyperbaric and normobaric hyperoxia on cerebral metabolism, intracranial pressure, oxygen toxicity, and clinical outcome in severe traumatic brain injury[J]. J Neurosurg, 2013,118(6):1317-1328.
[8]陳慶凱. 重癥顱腦創(chuàng)傷60例病人臨床治療體會[J]. 中外健康文摘, 2012,9(49):140-141.
[9]楊英祥,安陽,白鋼. 高壓氧對肝臟低氧損傷低氧誘導因子-1、p53的影響[J]. 中華實驗外科雜志, 2012,29(10):1953-1956.
[10]張愛鳳,陳平圣,李曉冰,等. 高壓氧加自由基拮抗劑對大鼠肝臟基質金屬蛋白酶-2表達的影響[J]. 世界華人消化雜志, 2003,11(12):1909-1914.
[11]BENNETT M H, TRYTKO B, JONKER B. Hyperbaric oxygen therapy for the adjunctive treatment of traumatic brain injury[J]. Cochrane Database Syst Rev, 2012(12):4609.
[12]LV L Q, HOU L J, YU M K, et al. Hyperbaric oxygen therapy in the management of paroxysmal sympathetic hyperactivity after severe traumatic brain injury: a report of 6 cases[J]. Arch Phys Med Rehabil, 2011,92(9):1515-1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