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朗倉決
【摘要】議論文屬于一種中學常用問題,其以說理、議論為主,通常是針對社會中某種現象表達自己的主張或者見解,從議論文的特點與性質來看其與生活具有密切的關聯。在高中語文寫作中議論文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但是從目前西藏地區(qū)高中學生的議論文寫作實際教學來看,最大的問題就是學生缺乏興趣,寫作基礎薄弱,缺乏生活元素等,本文將主要探討如何在生活教育理念指導下實施有效的高中學生議論文寫作教學。
【關鍵詞】高中;議論文;生活教育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在我國新課程改革綱要中明確提出:“在寫作教學中應該鼓勵學生積極地去參與生活,體驗生活,關注生活熱點,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與欲望?!庇捎谖鞑氐貐^(qū)的基礎教育教育理念與方式還相對比較落后,尤其是高中語文寫作方面,很大程度上都是采取傳統(tǒng)的教育模式,在議論文教學中普遍存在“重閱讀、輕寫作”,忽視引導學生關注、思考生活,從而導致學生出現寫作興趣低,寫作基礎薄弱,文章理論性偏強,缺乏生活元素等。鑒于此,筆者將從生活教育理念角度出發(fā),根據自身教育經驗提出一系列改進西藏地區(qū)高中議論文寫作教育教學的策略。
一、激發(fā)、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興趣
筆者在長期調查中發(fā)現,在西藏地區(qū)的高中學生中對議論文寫作普遍存在不感興趣現象,這樣成為制約西藏地區(qū)高中議論文寫作低效的主要原因。因此,激發(fā)、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興趣是目前高中議論文寫作教學的首要解決問題。
首先是關注學生寫作狀態(tài),采用正確寫作觀念給予指導。傳統(tǒng)議論文寫作教學中,“命題—指導—批改—講評”都是由教師來完成,學生只負責將文章寫好就行了,這種現象顯示出語文教師只注重完成教學任務,而忽略了學生寫作的狀態(tài)。在寫作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充分關注學生的寫作狀態(tài),尤其是在選題時應該注意結合學生的生活閱歷、生活積累,盡量選取學生感興趣的命題,讓學生有話可說,樂于表達。
其次放寬條件限制,讓學生在自由狀態(tài)下寫作。教師在議論文寫作練習時對立論、結構以及論證語言等都進行嚴格限制,使得學生在寫作過程中由于束縛太多而無從下手,難以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為了能夠凸顯學生的議論文寫作的創(chuàng)新性、個性與深度,教師需積極鼓勵學生關注生活,大膽發(fā)表自己的見解,勇于自由地表達個人的觀點[1];另外還可采取讓學生進行自主擬題,最大限度讓學生進行自由創(chuàng)作,讓學生的思想在自由環(huán)境中縱情飛揚,毫無顧忌的傾訴自己的情感,這樣便可激發(fā)學生寫作的興趣。
二、“引”“導”議論文寫作的源頭活水
高中學生在寫作議論文時,主要的兩個源頭就是:閱讀、生活。若要學生寫出好的議論文,教師必須引導學生從閱讀、生活兩個方面進行議論文寫作,從而讓學生的寫作源泉更加豐富而不枯竭。
生活是議論文寫作的源泉已經是人們的一種共識,但是在談及高中學生議論文寫作存在“議論空洞”、“語音枯燥”、“缺乏真實情感”時,很多教師都認為是由于學生生活方式單一,循規(guī)蹈矩,缺乏社會生活經驗等。但是筆者認為,學生的家庭生活、學校生活也是非常豐富的,所有問題的癥結不在于學生缺乏鮮活的生活,而是缺乏關注生活的意識。因此,我們需要喚醒學生關注生活的意識,讓學生養(yǎng)成主動觀察、認識、總結生活的習慣,并善于發(fā)現、積累生活中的寫作素材;營造良好的寫作氛圍,筆者認為首先需要從課外練筆開始。教師應該鼓勵學生養(yǎng)成寫隨筆或者日記的習慣,將生活發(fā)生觸動心靈的人或事記錄下來,及時捕捉心靈的感受。只有讓學生養(yǎng)成這樣的習慣,他們才能夠主動地去關注生活、思考生活,且在寫作時可真實、完整地展現自己的內心生活。
三、“以讀促寫”積累議論文寫作經驗
高中語文教學中閱讀與寫作是兩項重要任務,兩者之間存在著密切的關系。俗話說:“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睂W生若能擁有廣泛地閱讀視野,可培養(yǎng)學生的情感,陶冶學生的思想情操,從而對議論文寫作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2]。
在閱讀中積累論據材料。議論文寫作的關鍵在于積累大量的寫作論據。筆者在實踐中發(fā)現,高中學生在議論文寫作時基本上都是應用陳舊、無新意、無說服力的論據。因此,在高中議論文寫作教學時應該讓學生養(yǎng)成在閱讀中積累論據材料的習慣,這樣在議論文寫作所積累的歷史事件、人物典故、詩詞名句等等都可作為議論文寫作的論據。在平時教學中,教學可以讓學生寫作短小的讀后感,指導學生注重分析文本的結構、寫法以及語音特點,這樣可加深學生對文本的理解與思考,從而實現“以讀促寫,讀寫結合”。
四、結語
生活是文學創(chuàng)作的源泉,同時文學創(chuàng)作與生活也是密不可分的,高中議論文寫作更是如此。但是在西藏地區(qū)高中語文議論文教學中,教師往往忽略了生活對議論文寫作的意義,從而導致學生失去議論文寫作興趣和激情。生活教育理念積極倡導教育要與生活相互融合,并強調教育過程與生活過程保證一致性,運用生活教育理念來指導高中語文議論文寫作,可激發(fā)學生寫作興趣,豐富議論文寫作源泉,拓展學生閱讀視野,培養(yǎng)學生的情感,從而達到提升學生議論文寫作能力的教學目的。
參考文獻
[1]王棟生.沒有自由的思想就不會有創(chuàng)造精神[J].中學語文教學,2010(10):29-30.
[2]朱志仁,徐志輝.生活教育理論簡明教程[M].長春:東北師范大學出版社,2006:69.
(編輯:龍賢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