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從目前教學現(xiàn)狀看,小學生對語文學習的興趣普遍不高,讓語文教師陷入尷尬境地。本文從“三動”、“一提高”的角度來探討提高學生學習興趣的方法,讓學生由“要我學”變?yōu)椤拔乙獙W”。
【關鍵詞】小學語文;學習興趣;培養(yǎng)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A
語文課程與其他課程相比,往往具有學生學習積極性不高、不被家長重視、不容易出成績的特點。但是在現(xiàn)代社會,學好語文對學生的成長與發(fā)展具有更加重要的意義。隨著當今世界步入信息社會,交流與表達在生活和工作中起到越來越重要的作用,而語文課中所練習的聽、說、讀、寫、譯的各項基本功,是學生今后進行社交、演講、寫作等活動的基礎。那么作為一名小學語文教師,如何提高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呢?本文從“三動”、“一提高”的角度來探討提高學生學習興趣的方法,讓學生由“要我學”變?yōu)椤拔乙獙W”。
一、提高語文課堂的生動性
語文既是語言文字規(guī)范,又是文化藝術,同時也是我們用來積累和開拓精神財富的一門學問。因此,語文課堂必須生動有趣,才能讓學生全神貫注、念念不忘。然而在目前的教學模式下,有的教師上課硬搬教學參考書上的例子,照本宣科,讓語文課變得枯燥無聊;還有一部分教師,每天布置一大堆機械重復的作業(yè),為了鞏固學生知識點,每天不厭其煩地帶領學生做練習題,這種愚公移山的精神反而助長了學生的厭學情緒。
要想提高語文課堂的生動性,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語文教師一定要多花心思,揣摩如何用更生動的例子、更有技巧的提問、更合理的課堂活動安排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1]。例如在學習課文《畫楊桃》時,我在學習課文之前要求學生每人回家?guī)б环N水果,上課時將桌椅擺成圓形,我站在教室中央,讓學生從不同角度欣賞水果的同時,對學生進行提問,最后選舉發(fā)言最精彩的學生獲得水果的最終所有權,可以吃掉水果。通過別開生面的教學方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大大提高,每次學習新課文時都能感受到學生興奮和期待的心情。
二、提高語文課堂的互動性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方法,讓學生學會學習,才能感受到學習的樂趣。引入互動式教學法,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角,是提高學生學習能力和學習興趣的法寶之一。在語文課堂上,讓學生們成為主角[2],朗讀課文,分析課文,教師是配角,只是發(fā)揮主導作用,組織講課過程。在我的課堂上,大部分課堂時間都是學生在發(fā)言,其他同學在補充發(fā)言或者提出異議。我是默許甚至鼓勵學生之間發(fā)生爭執(zhí),如果爭執(zhí)比較激烈,干脆就拿出一堂自習課用于辯論?!袄碓睫q越明”,辯論不僅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還提高了學生的表達能力和批判思維能力。當然,教師始終是語文課堂的掌舵者,課堂內容、每一部分時間安排、課堂秩序都必須在教師掌控之中,不然就成了亂哄哄的課堂,反而降低了學習效果。
此外,教師還可以適當?shù)赝低祽校热缱寣W生自評、互批試卷或作業(yè)。這樣做的好處是,學生所犯的錯誤有許多相似之處,在互批時,學生對錯題印象更加深刻,容易改正。
三、提高語文課堂的動態(tài)性
語文課堂必須隨著學生的成長發(fā)展呈現(xiàn)不同的特點。在小學六年制的教學制度下,小學生的生理、心理發(fā)展的階段性特點很突出,語文教師應當根據(jù)學生的年齡水平動態(tài)變化教學方法。
(一)運用模仿和鼓勵法對待低年級學生
小學一、二年級學生還是處于形象思維的孩子,在認識和理解事物時往往需要借助實物或形象,語文方面最重要的是加強孩子的說話和寫話能力,讓學生適應學校和班級,因此這個時期的語文課堂應當是形象的、直觀的,充滿鼓勵性和啟發(fā)性。
(二)運用啟發(fā)和引導法對待中年級學生
三、四年級的學生,適應了集體生活,思維方式由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過渡,性格愛好逐漸成型,是學生可塑性較強的一段時期。這個時期教師應當引導學生掌握基本的學習方法,讓學生閱讀通俗易懂的文學作品。同時,加強學生的主動意識,鼓勵學生參加學校演講比賽、征文比賽,讓學生在取得成績的滿足中強化對語文的好感。
(三)運用交談和安撫法對待高年級學生
五、六年級的學生,開始進入青春期,很多學生心理上比較害羞和敏感,上課容易出現(xiàn)走神、無精打采、做與學習無關的事情等問題。因此,這個時期的語文課堂應當更加具有思考性,讓學生形成正確的認知,同時練習學生的閱讀寫作水平和答題技巧,提高學生的應試能力。這個時期的學生比較敏感,老師一句重話很有可能嚴重傷害學生的自尊心。因此,語文教師應當將學生視為成長中的少年,而不是兒童,更多采用一對一的心理輔導,保持學生的學習興趣[3]。
四、提高語文教師的個人魅力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一位優(yōu)秀的語文教師教給學生的不僅僅是語文知識,更包括這位教師的興趣愛好、性格特點以及價值觀念等。若要學生喜歡學習語文,首先教師本身要熱愛語文。如果教師上課時保持昂揚的精神狀態(tài),那么學生的精神狀態(tài)和學習興趣也會提高。
相對來說,學生往往更喜歡年輕教師,作為一名老教師,我在學生緣上也遇到過“輸”給部分年輕教師的尷尬。后來通過觀察和對比,我發(fā)現(xiàn)學生們喜歡年輕教師不是因為他們更漂亮、更溫柔,而是因為年輕教師個性更鮮明、談吐更時髦、更有工作熱情。因此,教師也應當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適應當代學生性格特點,改變刻板、老土的教師形象。為了提高我在學生當中的“人氣”,我通過家訪、與周圍親戚孩子們交流了解學生當中流行的話題、興趣愛好。在上課時,我能從課文內容延伸出一個流行話題,或者結合學生喜愛的活動布置作文,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和注意力,并引導學生養(yǎng)成積極、健康的興趣愛好。
參考文獻
[1] 侯溪萍.名師課堂[M]. 濟南:山東人民出版社,2008:226.
[2] 張子龍.三個鑰匙開一把鎖[J]. 語文教學與研究,2013(9):20.
[3] 沈勤英.有效評析作業(yè),提高教學質量[J]. 小學時代,2012(12):28.
作者簡介:張立臣,1958年9月生,男,山東省臨沂市高新技術開發(fā)區(qū)馬廠湖鎮(zhèn)中心小學副校長,高級教師。有30多年豐富的教學及教研經(jīng)驗,多次榮獲臨沂市教學成績優(yōu)秀獎、區(qū)先進教師和區(qū)教科研成果一等獎等。
(編輯:龍賢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