蒼宏斌
小學生到三年級開始寫作文,由于剛接觸作文,不少學生覺得狗咬刺猬,無從下手。如果教師引導不得法,學生就會產生厭學情緒,有的甚至一寫作文就頭疼。這是擺在語文教師面前的難題。心理學家認為“推動認識,發(fā)展思維的首要條件是對認識對象產生興趣”。產生了興趣,就愿意主動接近。因此教師就應該千方百計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興趣,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那么如何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呢?
現(xiàn)總結如下:
一、從寫話題作文開始,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
剛學寫作,就應該從身邊的人、事、景、物寫起。老師在平時的教學中就應該通過例文教給學生作者寫人時的觀察方法,觀察角度,然后教給學生們,寫人要抓住人物特點。所謂特點就是與別人不同之處。怎樣才能抓住特點呢?除了觀察,還要進行對比,找出不同之處。這樣才避免出現(xiàn)千人一腔、千人一面的錯誤。寫出來的人物有立體感。學生們就會在老師的指導下有意識地觀察,然后進行思維,寫文章時就會有話可說,不覺得作文難了,就會對作文產生濃厚的興趣。寫事情時,應該讓學生弄清事情的起因、經過、結果。特別是注意事情發(fā)展的過程。在過程中有波瀾,有起伏。這樣寫出的文章高潮迭起。然后布置讓學生寫自己見到的事,題目自擬。學生就會搜索記憶的倉庫,選擇自己最感興趣的事寫出來了。這樣就比教師限制學生的思維效果要好得多,從而培養(yǎng)了學生的寫作能力。在寫景的文章中,老師首先做生活的有心人。風雨雷電,花草樹木,都可以看作是寫作對象。下雨前,老師有意識地讓學生去觀察天空、烏云,下雨時,讓學生觀察大地、田野、樹木的動態(tài)和靜態(tài)。雨后,讓學生走出校園,感受大自然的美,同時,呼吸新鮮空氣,感受真實的情景。然后要求學生按照雨前、雨中、雨后的順序寫出來,要求寫真切的感受。學生由于有了內容,所以就有話可說,寫作的積極性就調動起來了。寫狀物文章時,同樣要求學生回家觀察小動物,可以從外形、生活習性、睡覺、吃食等方面觀察,觀察要有耐心,不能一暴十寒,更不能三天打魚,兩天曬網。要抓住動物的特點進行有意觀察,這樣才會寫出有血有肉的習作??偟膩碚f,開始就讓學生嘗到寫作是一種樂趣,就是把自己看到的、想到的、聽到的,有意義地記錄下來。消除了神秘感,消除了畏難情緒,學生就會對寫作產生極大的興趣。
二、養(yǎng)成不動筆墨不讀書的好習慣,勤于記錄生活的點點滴滴
當學生對寫作有了一定的興趣之后,老師就要適當提高寫作要求,這樣螺旋式上升學生就會不斷激發(fā)寫作激情。其中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小練筆”。
小練筆之前讓學生讀課外書,比如《實用文摘》,《意林》,邊讀邊記錄,記優(yōu)美詞語,寫讀后感受。在訓練內容上要盡可能豐富多彩,既不使學生感到有壓力,又能讓學生感到有樂趣、有收獲。日常學習生活中,我采用以下幾點:(一)造句。語文教學中,造句從一年級就開始要求學生逐步達到用詞準確;其次是句子完整、明白、通順;最后是形象生動。(二)采集。就是讀報紙雜志時遇到好的文章或好的材料,聽講課和與人交談時,有一些觀點鮮明、生動的語言記錄在小本子上,就是一個作文材料庫。具體做法是:(1)每人準備一個易保存的筆記本,用來摘抄課本上、報紙上或刊物上喜歡的認為有用的材料,包括段落、詞語和學習方法等;(2)要求學生每人備一個隨身帶的采集本,把隨處見到的人、聽到的有趣的話或事的某一特點記下來。親手采集的過程,就是學習、理解、吸收和消化的過程,為了便于使用,把它們儲存起來。(三)剪輯?,F(xiàn)在的報刊五花八門。把這些報刊依順序保存起來是一種有效方法,但數(shù)量多,占地大,久而久之查找起來不方便,可以讓學生用“剪輯”的方式來積攢寫作素材,即把平時報紙上看到的認為好的文章、段落,有用之處,記上一個記號,隔一段時間把它剪下來貼在一個小本子上,進行分類,在寫作時找出來進行模仿。
三、重視對學生作文的批改和講評
1.作文批語的好壞直接關系到學生積極性能否調動起來。因此,教師的批語要親切,有鼓勵性。尤其對差生的習作,切不可輕易否定,而應該努力尋找閃光點,哪怕是一句話、一個詞,也應該給予肯定,以免挫傷寫作積極性。相反,對好學生的習作,也不應該全盤肯定,而應該努力找出其不足,使學生認識到美中不足的地方,不斷進步,不斷提高。
2.批改要認真、及時。因學生交作文后,總想知道自己成績如何,盼望早日見到習作,所以教師一定要及時批改,激發(fā)起學生創(chuàng)作的欲望,學生才會不斷創(chuàng)造。
3.及時講評。教師在講評課上,選取有代表性的習作向學生讀,然后讓學生講優(yōu)點和缺點。共同欣賞,通過講評,達到了取長補短的效果,學生的總體寫作水平就會提高。
4.及時投稿。為了對學生習作予以肯定,同時讓更多讀者認可,教師就要把習作進行修改,然后投稿。可以發(fā)到《作文與考試》、《簡妙作文》,學生的習作一經發(fā)表,就會有一種成就感,教師也很光榮,家長也體面。學校也可以編作文集,供學生閱讀。
總之,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興趣需要教師在教學中不斷探索,讓學生在文學的殿堂徜徉。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