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子良 吳凡宇 成 亞 謝文鋒 張幫英 吳俊雁 劉燕青
輸尿管狹窄、閉鎖在臨床中并非少見,以往治療多以對病灶切除吻合或狹窄切開等開放手術為主。自2001 年起,我院采用腔內泌尿外科技術治療輸尿管狹窄病人例。通過輸尿管鏡下利用自制線狀電針切開治療輸尿管狹窄47 例,復通輸尿管閉鎖7 例,結合雙J 管引流慢性擴張,均獲得成功,取得良好的療效,現報告如下。
本組病57 例,男32 例,女25 例。年齡15 ~71 歲,平均年齡36.8 歲。狹窄部位:輸尿管上段狹窄15 例,下段32,閉鎖7 例。狹窄長度≤1.5 cm,閉鎖長度≤1.0 cm。術前常規(guī)予B 超、IVU 檢查,必要時行輸尿管逆行造影、腎穿刺造瘺后腎造瘺管造影明確輸尿管狹窄、閉鎖。狹窄原因:炎癥等原因45 例,手術創(chuàng)傷后疤痕2 例;輸尿管閉鎖7 例。
2.1 自制線狀電針的制作
用輸尿管導管帶鋼絲的,將鋼絲抽出10 cm,于輸尿管導管前端剪去5 cm。再將輸尿管導管內的鋼絲插回輸尿管導管前端約超出輸尿管導管0.2 ~0.3 mm,于輸尿管導管后端用止血鉗夾緊固定。后端鋼絲接普通高頻電刀發(fā)生器,即制作完成。切割使用時一般調至輸出功率為60 w 下使用,也可根據個人習慣調整。
2.2 適應癥
對于輸尿管上段狹窄長度≤1.5 cm,進行狹窄內切開;對于閉鎖長度≤1.0 cm,輸尿管無扭曲的病例進行輸尿管鏡下腔內切開復通治療。
2.3 術前檢查
應用IVU、腎盂穿刺及輸尿管逆行造影,術中用輸尿管鏡對狹窄部進行探查,明確狹窄、閉鎖原因,了解狹窄長度。
2.4 狹窄內切開 對嚴重狹窄輸尿管者,經用斑馬導絲引導下擴張后,再于輸尿管直視下行輸尿管鏡下,用自制線狀電刀切開至脂肪層,再用輸尿管導管、輸尿管球囊等將狹窄處擴張到與正常輸尿管大小等同。擴張后,于輸尿管鏡下再放置1 條7F 或2 條5F 雙J 管持續(xù)引流及慢性擴張6 周~6個月。
2.5 輸尿管閉鎖復通
在術前或術中發(fā)現輸尿管閉鎖,先行輸尿管鏡下逆行置管,置入輸尿管導管,并行經皮腎穿刺造瘺術。術后再得腎盂造影及輸尿管導管造影,充分了解輸尿管閉鎖的長度、位置和輸尿管閉鎖的走向。對閉鎖長度≤1.0 cm,輸尿管無扭曲的病例進行輸尿管鏡下腔內復通治療。方法為先在腎造瘺管灌入美蘭注射液,然后在經尿道輸尿管鏡下至輸尿管閉鎖遠端。用線狀電針切開少許盲端,再用輸尿管導管內的鋼絲內蕊逐步穿刺,見有美蘭引出后即為正確方向,停留鋼絲,在沿鋼絲引導下置入輸尿管導管。退出鋼絲,見輸尿管導管有藍色液體引出即為復通方向正確。再沿輸尿管導管方向,用線狀電鉤或冷刀逐步切開,直至輸尿管盲端的近端。切開復通后再予狹窄環(huán)切開到脂肪層。隨后經輸尿管導管及球囊擴張狹窄處。滿意后置入輸尿管導管。同樣予輸尿管鏡下再放置1 條7F 或2 條5F 雙J 管持續(xù)引流及慢性擴張6 周~6 個月。
2.6 治愈標準
停留雙J 管6 周~6 個月。拔除雙J 管后無腰脹痛等無不適,3 個月及6 個月分別復查泌尿系B 超,原腎積水消失或減少,或復查IVU,患側輸尿管通暢、原腎積水消失或減少。
所有病例都采用輸尿管腔內輸尿管鏡下,利用自制線狀電針切開狹窄環(huán)后再行輸尿管導管、輸尿管球囊擴張,并置入雙J 管持續(xù)、慢性擴張。治療54 例,手術創(chuàng)傷后疤痕2 例;炎癥等原因45 例,輸尿管閉鎖7 例,均一次手術成功。術后6 周~6 個月后拔作輸尿管內支架管(雙J 管)并于拔除雙J管后3 ~6 個月進行復查B 超或IVU 腎積水減少或消失,隨訪6 月~1 年。結果有2 例輸尿管狹窄患者腎積水復發(fā),予再次予輸尿管鏡下置進口雙J 管半年后,拔管復查B 超腎積水消失,腰痛癥狀消失。1 例UPJ 狹窄線狀電針切開術治療,拔除雙J 管后,3 個月復查腎積水增加,后行腎盂輸尿管成型術后處理。余病例,無再出現輸尿管梗阻現象及癥狀。平均住院日8.4 天。
自制針狀電極制作簡單,取材容易,使用方便;因其為利用高頻電刀進行切割,沒有如鈥激光的抖動,操作更穩(wěn)定、切開更精準;比冷刀切開而言,有一定止血效果,更好保持術野清晰。
過去對輸尿管狹窄的治療,尤其是嚴重狹窄及閉鎖患者,以開放手術為主。我院近年來采用腔內泌尿外科技術治療和處理輸尿管狹窄。利用自制線狀電針切開狹窄環(huán),并用輸尿管導管、輸尿管球囊擴張及留置雙J 管持續(xù)、慢性擴張狹窄,取得了一定的經驗。并由于創(chuàng)傷小,安全,效果滿意,恢復快,住院時間短,操作較為簡單,越來越受為泌尿外科醫(yī)生和病人的接受。在治療過程中我們體會到:
4.1 狹窄長度越短,效果越好。Seseke[1]等認為狹窄段長度是影響輸尿管狹窄腔內治療效果的最重要因素,長度<1.5 cm 者效果較好。本組亦選取狹窄長度≤1.5 cm 病例,并取得好良好的效果。
進行輸尿管內切開時,對于輸尿管周圍的血管及重要臟器解剖位置要清晰,要切開時注意觀察在輸尿管中段應盡量避免靠近內側,避免損傷髂血管,在輸尿管上段要盡量避免損傷。同時在輸尿管鏡下注意觀察輸尿管周是否有明顯搏動[2]。
4.2 切開狹窄處要充分切開,并用輸尿管導管擴張及球囊擴張,完全打開環(huán)狹環(huán),應以切至脂肪層為宜。避免不完全切開致狹窄環(huán)再次形成而復發(fā)。但對于狹窄段長、程度重者,內切開聯合狹窄擴張術不僅可以減低因切割過深、范圍過寬致大出血和尿外滲的風險,而且可減低狹窄復發(fā)率[3]。
4.3 術后放置輸尿管雙J 管持續(xù)、慢性擴張,有利于減少輸尿管狹窄切開處尿漏、感染,有利于輸尿管狹窄切開處愈合是再次形成狹窄。
4.4 對輸尿管閉鎖處理中,我們體會到:術前先行腎盂穿刺造瘺,并行腎盂穿刺造影及輸尿管逆行插管造影,了解清楚輸尿管閉鎖長度及估計閉鎖段輸尿管走向,對術中輸尿管復通有極大的幫助。另術中可以經腎造瘺管灌入亞甲基蘭稀釋液,以用作探查輸尿管閉鎖正確通路亦有很大的幫助。
[1] 黃 健,李迅編.微創(chuàng)泌尿外科學[J].武漢:湖北科學技術出版社,2005:214.
[2] SESEK F,HEUSER M,ZOLLER G,et al. Treatment of iatrogenic postoperative ureteral strictures with Acucis endoureterotomy[J].Eur Urol,2002,42:370 -375.
[3] 劉永達,袁 堅,李 遜,等.腔內泌尿外科技術治療輸尿管狹窄[J].中華泌尿外科雜志,2006,27(9):608 -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