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弘樹
摘要:《莊子》中存在著大量的神話材料,自王國維開啟以神話眼光看《莊子》的先河后,魯迅、郎擎霄、聞一多、茅盾、顧頡剛等許多學者開始關注《莊子》與神話的關系,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績。進入新時期后,對《莊子》神話的研究進入了一個更深更全面的階段,鑒于此,有必要對研究成果進行一番梳理,有利于推動《莊子》神話研究的發(fā)展?!肚f子》神話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神話與寓言研究、神話原型和意象研究、神話思維研究、神仙思想研究。
關鍵詞:《莊子》 神話 研究現(xiàn)狀
中國分類號:120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0-8705(2014)01-56-60
自20世紀90年代開始,對《莊子》神話的研究逐漸轉入由宏觀轉向了微觀分析,學者們對《莊子》神話進行多角度、更深入、更細致、更全面的觀照,產生了不少研究成果。本文擬對20世紀90年代以來有關《莊子》神話的研究情況做簡要梳理和評析。
一、《莊子》神話與寓言研究
中國神話學專家袁珂先生對《莊子》神話的研究比較深入,他較早注意到了神話與寓言的關系,把莊子神話和寓言互相轉換來進行研究。他的著作《中國古代神話》中對《莊子》內、外、雜篇中的寓言和古代神話進行了十多次的引用,并對其加以整理和復原。他于20世紀90年代發(fā)表的《(莊子)的神話與寓言》中補充了說明了茅盾關于“《莊子》沒有嚴格的神話材料”的說法,認為《莊子》中存在著零星碎片的神話材料,其中有些寓言是通過這些零星的神話材料改裝而成的?!啊肚f子》書中雖說是缺少‘嚴格的神話材料,但由神話材料而改裝為寓言的卻是數(shù)見不鮮?!辈⒘信e了其中的倏忽鑿混沌、黃帝遺玄珠數(shù)、鯤鵬之變、觸蠻之爭等幾個神話材料展開論述。除了寓言改裝的材料,袁珂還列舉了直接見于《莊子》中的神話材料,指出有些神話材料具有寓言的意味。其中還特別提出了活物論神話,至今都被學者頻頻引用。因此,關于《莊子》神話與寓言方面的研究開始引起學者的關注,鹿博在他的文章《(莊子)魅力:神話鍛造為寓言的(逍遙游)》中主要分析《逍遙游》中莊子是如何把神話改造為寓言的情況。他認為寓言的故事情節(jié)是來源于神話,主要人物多是神話人物,描繪的廣闊情境類似于神話的混沌意境。并分析了莊子選擇神話來創(chuàng)作寓言的原因。隨后他又發(fā)表了碩士論文《(莊子):神話鍛造寓言研究》,對《莊子》神話資料進行了挖掘和求證,還把《莊子》中神話鍛造寓言的過程進行了具體的分析、闡述,總結了《莊子》神話鍛造寓言的意義及其深刻價值。
肖捷飛的碩士論文《(莊子)寓言探微》中以《莊子》寓言為角度,把這些寓言中的形象與上古神話傳說聯(lián)系起來,證明《莊子》寓言中的一些形象有著借用了某些神話的名稱或者某個特征??偨Y了《莊子》寓言形象體現(xiàn)出的莊子生死觀即是神話傳說中“不死性”的演繹。
對于《莊子》神話與寓言方面的已經(jīng)取得一些成果,特別是袁珂先生的研究,迄今很少有人能超越他。這類研究都還需要繼續(xù)深入。
二、《莊子》神話原型和意象的研究
神話原型和神話意象理論是近年來在中國神話學界廣泛流行的理論,影響深遠。國內這些理論較早的系統(tǒng)譯介者和代表人物葉舒憲在他的著作《莊子的文化解析——前古典與后現(xiàn)代的視界融合》中從兩種神話意象入手分析,即混沌和鯤鵬,并在此基礎上解析出《莊子》內七篇的宇宙論結構,揭示“葫蘆——壺——壹”這一母題在《莊子》以及道家文化中的淵源和替換的形式。探討了《莊子》及道家思想中深刻的文化淵源。取得了開創(chuàng)性的進展。
朱任飛自1996年起陸續(xù)發(fā)表了《從東海神木傳說到(莊子)的鯤鵬扶搖意象》、《昆侖、黃帝神話傳說與(莊子)寓言》、《大海、海神崇拜和(莊子·秋水)寓言》、《雷神崇拜和(莊子)寓言》、《上古神話傳說中“混沌母題”與(莊子)寓言》等一系列論文,對《莊子》寓言中的一些神話意象、神話母題進行了探討。通過發(fā)掘書中神話源頭,把現(xiàn)存的簡單、零碎意象和故事情節(jié)恢復其真實意蘊。重新構建其中的神話結構。在這些論文的基礎上他出版專著《(莊子)神話的破譯與解析》,書中從神話原型破譯、喻道神話解析、神話意境考察、神話結構考察等幾方面對《莊子》神話進行了系統(tǒng)的探究。對《莊子》神話原型的解析從原型繼承方面著眼,發(fā)掘和破譯出《莊子》有關神話的原型以及初始意蘊,然后在此基礎之上,再結合《莊子》對該原型的具體運用,解析其神話的意象及內涵。構建《莊子》神話的深層意義結構。例如在破譯和解析“混沌”原型時,“發(fā)現(xiàn)‘混沌意象既不是‘太陽、‘黃云,也不是‘牛皮渡筏,而是以《山海經(jīng)》中‘渾敦無面目,但又‘是識歌舞的天山之神帝江為初始原型改造而來,而‘渾敦原型在《山海經(jīng)》上古神話中的初始意蘊是原始先民心目中的一種理想生存狀態(tài),即美國學者艾利亞德所說的‘初始之完美?!敝烊物w的《(莊子)神話的破澤與解析》運用了原型批評、文化人類學等方法和理論,在跨文化的比較中得出結論。對《莊子》中的重要原型意象作出文化解析。是研究《莊子》神話的一部重要著作。
林振湘的碩士論文《(莊子)神話意象研究——兼論(莊子)神話與(山海經(jīng))之關系》運用原型批評理論、神話意象理論,從兩個層面的比較研究對《莊子》神話進行了解讀。一個層面是“對《莊子》中神人意象、大木意象、鯤鵬——渾沌意象與《山海經(jīng)》中的上古神祗、神木、鸞鳳形象的比較研究,探究其原型,考察了莊子對上古神話的改造和繼承,揭示二者密切的關系。”另一個層面是“通過對莊子哲學與神話哲學,莊子思維特征與神話思維特征的比較研究,揭示了莊子哲學與神話哲學的深刻淵源?!睂O俊華的碩士論文《(莊子)神話研究》圍繞著《莊子》與上古神話的關系這一中心,在前輩考察原型意象的根基上,《莊子》中保留下來的上古神劃分類別進行考辨,審查《莊子》素材的神話來源,探討了神話思維對《莊子》思維模式及文本特色的隱性影響,簡述了莊子思想中對吸納、揚棄了神話哲學的部分,及《莊子》思想的神話淵源。
楊國強的《(莊子)鯤鵬原型新探》和張存釗的《(莊子·逍遙游)中大鵬之神話溯源》都是對鯤鵬神話的原型的研究,楊文在研討寓言文本與神話文本的基礎上,對鯤鵬原型研究作了簡單評析,考證了神話文本中鯤鵬的原型。認為“鯤,即鯀,是宇宙之祖;鵬即玄鳥,是商民族的始祖圖騰,而鵬的南徙則是殷人先民航渡南太平洋的神話印記?!睆埼膭t認為大鵬原型即是太陽。這兩種說法都值得商榷。
筆者認為隨著原型理論和神話意象理論的流行,《莊子》神話原型和意象方面的研究成果比較突出,開拓了《莊子》神話研究的新方向。但是我們在研究的時候應該注意辨析概念,要深入發(fā)掘出有關原型意象中的原始意蘊,同時也要關注原始意蘊在發(fā)展演變過程中的改造與變化。在運用這些理論的同時注意開拓視野,可以參照人類學、歷史學、哲學等等多方面知識。
三、《莊子》神話思維研究
進入20世紀90年代以來,繼“神話”概念之后,“神話思維”這個西學概念被引入了《莊子》的研究中來,產生了一定的影響。
葉舒憲的《莊子的文化解析——前古典與后現(xiàn)代的視界融合》運用比較神話學和人類文化學的理論、方法對《莊子》中神話進行了解析。從背景和意識形態(tài)上考察《莊子》中神話思維?!敖柚祟悓W的宏觀透視去把握莊書的神話思維方式和宇宙論結構,并在微觀分析中揭示某些重要的神話主題、原型意象和象征、神秘數(shù)字、敘述模式等的深廣文化蘊含,及其在莊子整體結構中的意指作用,在思想史和文化史中的反響與回應?!?/p>
孫俊華的碩士論文《(莊子)神話研究》中對《莊子》神話思維存在的原因和神話思維對文本的影響兩個方面來論述《莊子》的神話思維。探討了神話思維對《莊子》思維模式及文本特色的隱性影響。
胡景敏和孫俊華的《(莊子)神話思維探因》中著重探討了《莊子》神話思維形成的原因。認為是“商代文化的傳承、楚地宗教氛圍的滋養(yǎng)、莊子獨特個性的影響和黑暗現(xiàn)實的激發(fā);理想和現(xiàn)實的矛盾作為一種外力促使了莊子對神話思維的自覺選擇和運用?!眳莵喣鹊摹稄模ㄇf子)的神話思維看莊子的循環(huán)變化思想》中從鯤與鵬,莊周與蝶,種有幾,混沌之死,瓠與瓢等5個神話中分析莊子神話思維中的循環(huán)變化思維的方式??偨Y了莊子循環(huán)變化思想的意義和影響。劉偉的《莊子的神話思維和語言特色》中把神話思維同文本的語言結合起來研究。認為神話思維是《莊子》的一種文本體現(xiàn),同時人物語言的特殊含義在《莊子》的神話思維下得到充分的發(fā)揮。
在關于《莊子》神話思維研究中,除了探討《莊子》中的神話思維和《莊子》神話思維產生的原因,有些學者還另辟蹊徑,把神話思維同《莊子》哲學聯(lián)系起來研究。
趙沛霖《先秦神話思想史論》中認為《莊子》的神話思維哲學化了,他從哲學出發(fā)來把握神和神話特征。對神話的認識做出了重要貢獻?!扒f子實際上是神話思想史上第一個從哲學的高度把握神話整體特征的思想家。”文章揭示了《莊子》中哲學觀念與原始神話思維的密切聯(lián)系。他列舉了《莊子》哲學中的時間觀念、生死觀念和主客觀關系觀念來分析《莊子》哲學直接對原始神話的繼承。認為這些觀念與神話所體現(xiàn)的原始哲學觀念存在著明顯的淵源關系和一致性。認識到神話思維對《莊子》哲學的重要影響。
田志亮的碩士論文《(莊子)哲學的神話溯源》中探討了《莊子》哲學與神話關系,指出“《莊子》吸收和借鑒了大量上古神話的內容及其思維方式”。認為神話思維對《莊子》哲學影響很大?!安粌H在內容上同神話有較多的聯(lián)系,而更重要的是在深層的思維觀念上更為明顯地同神話思維有聯(lián)系”。最后總結了神話思維對《莊子》哲學產生影響的原因。馬得林的文章《(莊子)神話的生命哲學解讀》以一個嶄新的視角生命哲學來解讀莊子神話,又以《莊子》中的神話思維來解析生命哲學,指出莊子哲學是生命哲學。用。即“生命之‘道與渾沌神話”、“生命自由與鯤鵬神話”、“生命永恒與不死鳥神話”。
上述研究成果主要表現(xiàn)在《莊子》神話解讀中分析神話思維及《莊子》哲學與神話思維的聯(lián)系方面,對《莊子》的神話思維研究多是從宏觀上的把握,應向多角度、微觀的來分析《莊子》神話思維。
四、《莊子》神仙思想研究
中國神話研究離不開中國仙話的討論,而《莊子》中有一些關于神仙思想的記載,神仙思想的研究也是《莊子》神話研究的重要部分。
葉舒憲的《莊子的文化解析——前古典與后現(xiàn)代的視界融合》中分析了《莊子》仙人思想的來源和探討《莊子》神話和仙話的關系。姚圣良的博士論文《先秦兩漢神仙思想與文學》中以《逍遙游》、《齊物論》、《養(yǎng)生主》、《人世間》、《德充符》、《大宗師》、《應帝王》七篇作品來考察神仙思想對莊子散文創(chuàng)作的影響。彭亞萍和吳文杰的《論(莊子)中的神仙思想及對后世的影響》在認真對《莊子》的文本研讀的基礎上來探究《莊子》神仙思想的來源,及其對游仙詩、道教的影響,并將這三種類別的神仙思想進行了比較分析。王威威《莊子的神仙思想與道教思想體系的形成》指出“《莊子》外雜篇中已經(jīng)明確提出了長生的追求和神仙思想。從《莊子》內篇、外雜篇以及佚文的相關內容來看神仙思想與道家思想已開始交流,且趨勢越來越強,在此基礎上三者進一步揉合,形成了中國道教思想系統(tǒng)?!?/p>
關于《莊子》神仙思想研究還散見于一些關于《莊子》的研究中,但都是對《莊子》神仙思想比較簡單的梳理。此類研究除了葉舒憲多種角度、多種方法的研究之外,其他研究都比較單一。
結語
上述提到的論著中,在《莊子》與《山海經(jīng)》的比較方面都有一些涉及?!渡胶=?jīng)》中收錄了大量神話材料,《莊子》與《山海經(jīng)》中神話材料許多都可以對照。除了林振湘的碩士論文《(莊子)神話意象研究——兼論(莊子)神話與(山海經(jīng))之關系》中對《莊子》與《山海經(jīng)》中的形象做了比較詳細的研究外,還沒有專門把《莊子》神話與《山海經(jīng)》放在一起研究的文章,著作也沒有出現(xiàn),因此把《莊子》神話與《山海經(jīng)》放在一起研究是十分必要的。由于《莊子》神話材料比較零星,神話概念界定不夠準確,對《莊子》神話研究都造成了一定阻礙。未來的研究可以拓展方法、開創(chuàng)視野。結合其他學科,比如人類學、歷史學、神話哲學、結構主義。結合出土文獻來考察《莊子》神話??梢詭椭覀兏婵陀^的解讀、闡釋《莊子》神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