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少霖等
【摘要】 目的:對10 733例女性宮頸脫落細胞進行人乳頭瘤病毒(HPV)基因分型檢測,了解HPV基因各亞型感染現(xiàn)狀,為宮頸癌的篩查及早期預防治療提供理論依據(jù)。方法:采取核酸分子快速導流雜交分型技術,對10 733例女性的宮頸脫落細胞進行核酸的提取和HPV基因分型檢測。結果:在10 733例女性宮頸脫落細胞中21種HPV基因亞型均被檢出,HPV陽性2509例(23.38%,2509/10 733),單一亞型感染1780例,感染率為16.58%,多重亞型感染729例,感染率為6.79%;單純高危型HPV感染1680例,感染率為15.65%,單純低危型HPV感染503例,感染率為4.69%,高、低危型HPV合并感染326例,感染率為3.04%。HPV檢出頻次2849次。檢出頻次較高的5種亞型是(按照由高到低的順序)HPV-16型(22.50%,641/2849),HPV-6型(13.27%,378/2849),HPV-52型(10.46%,298/2849),HPV-11型(10.35%,295/2849),HPV-58型(7.06%,201/2849)?!?0歲人群HPV感染率較高,與其他年齡組比較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HPV-16型、HPV-6型、HPV-52型、HPV-11型、HPV-58型為開封地區(qū)HPV感染常見亞型,應重視≤30歲人群HPV的篩查。
【關鍵詞】 人乳頭瘤病毒; 感染; 宮頸癌; 宮頸上皮內(nèi)瘤變
宮頸癌是婦科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發(fā)病率位于女性腫瘤第二位。近年來,我國宮頸癌的發(fā)病率和死亡率逐漸上升,并趨于年輕化。目前,我國每年的新發(fā)病例為13.15萬,占世界宮頸癌新發(fā)病例的四分之一。持續(xù)性高危型人乳頭瘤病毒感染是宮頸癌的主要致病因素已為人們所認知。本文對10 733例女性宮頸脫落細胞進行HPV基因分型檢測,旨在探討HPV感染的高危人群及各亞型感染現(xiàn)狀,為宮頸癌的篩查、早期預防、早期治療提供理論依據(jù)。
1 資料與方法
1.1 標本來源 隨機選取2011年9月-2013年9月在開封市婦產(chǎn)醫(yī)院門診婦科就診的10 733例患者,年齡15~79歲,平均(38.42±7.12)歲。所有檢測對象均有性生活史,非月經(jīng)期、非妊娠期或哺乳期,近6個月無激素治療史、無放化療史,檢查前3 d未進行陰道沖洗或用藥,檢查前24 h無性生活。
1.2 HPV-DNA標本采集 由專業(yè)婦科醫(yī)生暴露患者宮頸,擦凈宮頸分泌物,使用凱普HPV專用刷完全插入宮頸口,同一方向旋轉3~5圈,將采集的樣本刷頭放入保存液試管小瓶內(nèi)蓋緊瓶蓋。
1.3 HPV-DNA檢測 以凱普醫(yī)用核酸分子雜交儀為平臺,利用其公司的HPV基因分型檢測試劑盒。嚴格按照試劑盒說明進行操作。能同時對21種HPV基因進行分型,其中高危型13種,有HPV16、18、31、33、35、39、45、51、52、56、58、59、68型,低危型5種,有HPV6、11、42、43、44型,中國人常見亞型HPV53、66、CP8304型。
1.4 統(tǒng)計學處理 采用SPSS 17.0軟件對所得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數(shù)資料采用 字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HPV總體感染情況 對10 733例檢測對象宮頸脫落細胞進行HPV基因分型檢測,HPV陽性2509例(23.38%,2509/10 733),單一亞型感染1780例,感染率為16.58%,多重亞型感染729例,感染率為6.79%;單純高危型HPV感染1680例,感染率為15.65%,單純低危型HPV感染503例,感染率為4.69%,高、低危型HPV合并感染326例,感染率為3.04%。
2.2 HPV不同亞型感染情況 在10 733例女性宮頸脫落細胞中21種HPV基因亞型均被檢出,HPV檢出頻次2849次。檢出頻次較高的5種亞型是(按照由高到低的順序)HPV-16型(22.50%,641/2849),HPV-6型(13.27%,378/2849),HPV-52型(10.46%,298/2849),HPV-11型(10.35%,295/2849),HPV-58型(7.06%,201/2849)。HPV-16型感染頻次與其他亞型比較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3 不同年齡組HPV感染情況 本次檢測對象中,≤20歲組HPV感染陽性率最高,為38.57%。不同年齡組HPV感染率兩兩相比,≤20歲年齡組與其他各年齡組比較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21~30歲年齡組與其他各年齡組比較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31~40歲年齡組、41~50歲年齡組、>50歲年齡組三組之間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論
近年來,宮頸癌的防治有了突破性進展,HPV感染是宮頸上皮內(nèi)瘤變(CIN)及宮頸癌的主要致病因素,尤其是高危型HPV感染與宮頸癌高度相關[1]。當HPV感染細胞尚未引起細胞形態(tài)改變時即可檢測為陽性,敏感度高。在西方國家HPV檢測已成為婦女普查項目之一[2]。進行HPV基因分型檢測,能及時發(fā)現(xiàn)和確定宮頸癌高危人群,根據(jù)感染型別預測病變進展,評估預后,指導臨床醫(yī)生制定治療方案,實現(xiàn)一級預防,對最終預防和早期發(fā)現(xiàn)宮頸上皮內(nèi)瘤變(CIN)及宮頸癌具有重要意義。
本研究通過對開封地區(qū)10 733例檢測對象進行HPV分型測定,HPV感染陽性率為23.38%,與個舊市婦女人群中HPV感染率為23.9%接近,高于金華地區(qū)女性HPV感染率(13.6%),但比武漢地區(qū)(64.5%)、紹興地區(qū)(51.54%)、寧波地區(qū)(49.4%)、粵東地區(qū)(48.3%)都低[3-8]。HPV感染亞型分析深圳地區(qū)主要流行的HPV亞型為HPV-16、HPV-58、HPV-52[9]。HPV-16、58、18、31亞型是湘南地區(qū)浸潤性宮頸癌最常見的感染類型[10]。延邊地區(qū)宮頸病變組織中HPV感染類型主要有HPV-16、18、33、45、52型等[11]。而本地區(qū)HPV感染以HPV-16、HPV-6、HPV-52、HPV-11、HPV-58為主要感染型別。這進一步說明了宮頸HPV感染的陽性率與型別有著很大的區(qū)域性和人群分布的差異。本研究發(fā)現(xiàn)HPV感染的高峰年齡是≤30歲人群,與其他年齡組比較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高危型HPV感染的高峰年齡也是≤30歲人群。這可能與年輕婦女性生活出現(xiàn)早、性生活比較活躍有關。這也是近年來CIN和宮頸癌發(fā)生趨于年輕化的一個重要原因。endprint
綜上所述,開封市婦女人群HPV感染率為23.38%,多為高危型感染,主要感染型別依次為HPV-16、HPV-6、HPV-52、HPV-11、HPV-58。HPV感染的高峰年齡是≤30歲人群,一方面要加強≤30歲人群女性防癌和健康保健教育的宣傳,使這一群體了解宮頸癌的高危因素,加強自我保健,防患于未然;另一方面要加強這一群體宮頸HPV感染的篩查,及時發(fā)現(xiàn)宮頸癌高危人群和CIN及宮頸癌的早期病變?nèi)巳?,最終實現(xiàn)一級預防。
參考文獻
[1]陳觀娣,錢德英,李志剛,等.高危型人乳頭瘤病毒-DNA檢測在宮頸鱗狀上皮內(nèi)高度病變篩查中的價值[J].實用醫(yī)學雜志,2009,25(9):1427-1429.
[2]智艷芳,李肖甫.HPV DNA檢測診斷宮頸癌前病變的意義[J].當代醫(yī)學雜志,2012,18(26):13-15.
[3]倪兵,朱順揮,史文娟,等.云南省個舊市女性宮頸HPV感染基因分型的研究[J].中國現(xiàn)代醫(yī)生,2012,50(12):1-3.
[4]蔣旭峰,蔣群芳.金華地區(qū)女性感染人乳頭瘤病毒基因類型分析[J].放射免疫學雜志,2009,22(1):85-87.
[5]胡興文.武漢地區(qū)宮頸感染人乳頭狀瘤病毒基因分析[J].實用醫(yī)技雜志,2007,14(14):1831-1832.
[6]吳滿武.婦科門診518例就診者宮頸拭子HPV檢測結果分析[J].中國優(yōu)生與遺傳雜志,2009,17(4):77-79.
[7]喻明,毛燕君.寧波地區(qū)1670例育齡婦女人乳頭瘤病毒感染陽性率的調查[J].中國優(yōu)生與遺傳雜志,2009,17(5):137-138.
[8]林廣玲,翁建盛,林小榮,等.粵東地區(qū)婦女下生殖道HPV亞型的基因芯片檢測與分析[J].江西醫(yī)學檢驗,2006,24(4):303-305.
[9]韓定英,吳潔,姜碧卿,等.深圳市羅湖區(qū)1420例婦女生殖道人乳頭瘤病毒篩查結果分析[J].中國初級衛(wèi)生保健,2008,22(2):42-43.
[10]陳建輝,陳忠東.湘南地區(qū)浸潤性宮頸癌HPV基因分型的研究[J].中國現(xiàn)代醫(yī)學雜志,2009,12(12):1852-1854.
[11]姜宏宇,張美花,韓艷,等.韓國與中國延邊地區(qū)宮頸病變組織中人乳頭瘤病毒感染類型比較[J].吉林大學學報,2009,35(4):746-750.
(收稿日期:2013-10-18) (本文編輯:歐麗)endprint
綜上所述,開封市婦女人群HPV感染率為23.38%,多為高危型感染,主要感染型別依次為HPV-16、HPV-6、HPV-52、HPV-11、HPV-58。HPV感染的高峰年齡是≤30歲人群,一方面要加強≤30歲人群女性防癌和健康保健教育的宣傳,使這一群體了解宮頸癌的高危因素,加強自我保健,防患于未然;另一方面要加強這一群體宮頸HPV感染的篩查,及時發(fā)現(xiàn)宮頸癌高危人群和CIN及宮頸癌的早期病變?nèi)巳海罱K實現(xiàn)一級預防。
參考文獻
[1]陳觀娣,錢德英,李志剛,等.高危型人乳頭瘤病毒-DNA檢測在宮頸鱗狀上皮內(nèi)高度病變篩查中的價值[J].實用醫(yī)學雜志,2009,25(9):1427-1429.
[2]智艷芳,李肖甫.HPV DNA檢測診斷宮頸癌前病變的意義[J].當代醫(yī)學雜志,2012,18(26):13-15.
[3]倪兵,朱順揮,史文娟,等.云南省個舊市女性宮頸HPV感染基因分型的研究[J].中國現(xiàn)代醫(yī)生,2012,50(12):1-3.
[4]蔣旭峰,蔣群芳.金華地區(qū)女性感染人乳頭瘤病毒基因類型分析[J].放射免疫學雜志,2009,22(1):85-87.
[5]胡興文.武漢地區(qū)宮頸感染人乳頭狀瘤病毒基因分析[J].實用醫(yī)技雜志,2007,14(14):1831-1832.
[6]吳滿武.婦科門診518例就診者宮頸拭子HPV檢測結果分析[J].中國優(yōu)生與遺傳雜志,2009,17(4):77-79.
[7]喻明,毛燕君.寧波地區(qū)1670例育齡婦女人乳頭瘤病毒感染陽性率的調查[J].中國優(yōu)生與遺傳雜志,2009,17(5):137-138.
[8]林廣玲,翁建盛,林小榮,等.粵東地區(qū)婦女下生殖道HPV亞型的基因芯片檢測與分析[J].江西醫(yī)學檢驗,2006,24(4):303-305.
[9]韓定英,吳潔,姜碧卿,等.深圳市羅湖區(qū)1420例婦女生殖道人乳頭瘤病毒篩查結果分析[J].中國初級衛(wèi)生保健,2008,22(2):42-43.
[10]陳建輝,陳忠東.湘南地區(qū)浸潤性宮頸癌HPV基因分型的研究[J].中國現(xiàn)代醫(yī)學雜志,2009,12(12):1852-1854.
[11]姜宏宇,張美花,韓艷,等.韓國與中國延邊地區(qū)宮頸病變組織中人乳頭瘤病毒感染類型比較[J].吉林大學學報,2009,35(4):746-750.
(收稿日期:2013-10-18) (本文編輯:歐麗)endprint
綜上所述,開封市婦女人群HPV感染率為23.38%,多為高危型感染,主要感染型別依次為HPV-16、HPV-6、HPV-52、HPV-11、HPV-58。HPV感染的高峰年齡是≤30歲人群,一方面要加強≤30歲人群女性防癌和健康保健教育的宣傳,使這一群體了解宮頸癌的高危因素,加強自我保健,防患于未然;另一方面要加強這一群體宮頸HPV感染的篩查,及時發(fā)現(xiàn)宮頸癌高危人群和CIN及宮頸癌的早期病變?nèi)巳海罱K實現(xiàn)一級預防。
參考文獻
[1]陳觀娣,錢德英,李志剛,等.高危型人乳頭瘤病毒-DNA檢測在宮頸鱗狀上皮內(nèi)高度病變篩查中的價值[J].實用醫(yī)學雜志,2009,25(9):1427-1429.
[2]智艷芳,李肖甫.HPV DNA檢測診斷宮頸癌前病變的意義[J].當代醫(yī)學雜志,2012,18(26):13-15.
[3]倪兵,朱順揮,史文娟,等.云南省個舊市女性宮頸HPV感染基因分型的研究[J].中國現(xiàn)代醫(yī)生,2012,50(12):1-3.
[4]蔣旭峰,蔣群芳.金華地區(qū)女性感染人乳頭瘤病毒基因類型分析[J].放射免疫學雜志,2009,22(1):85-87.
[5]胡興文.武漢地區(qū)宮頸感染人乳頭狀瘤病毒基因分析[J].實用醫(yī)技雜志,2007,14(14):1831-1832.
[6]吳滿武.婦科門診518例就診者宮頸拭子HPV檢測結果分析[J].中國優(yōu)生與遺傳雜志,2009,17(4):77-79.
[7]喻明,毛燕君.寧波地區(qū)1670例育齡婦女人乳頭瘤病毒感染陽性率的調查[J].中國優(yōu)生與遺傳雜志,2009,17(5):137-138.
[8]林廣玲,翁建盛,林小榮,等.粵東地區(qū)婦女下生殖道HPV亞型的基因芯片檢測與分析[J].江西醫(yī)學檢驗,2006,24(4):303-305.
[9]韓定英,吳潔,姜碧卿,等.深圳市羅湖區(qū)1420例婦女生殖道人乳頭瘤病毒篩查結果分析[J].中國初級衛(wèi)生保健,2008,22(2):42-43.
[10]陳建輝,陳忠東.湘南地區(qū)浸潤性宮頸癌HPV基因分型的研究[J].中國現(xiàn)代醫(yī)學雜志,2009,12(12):1852-1854.
[11]姜宏宇,張美花,韓艷,等.韓國與中國延邊地區(qū)宮頸病變組織中人乳頭瘤病毒感染類型比較[J].吉林大學學報,2009,35(4):746-750.
(收稿日期:2013-10-18) (本文編輯:歐麗)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