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麗嫻
摘要:《擬行路難》是南朝詩人鮑照最有名的作品。本文將從三方面對其思想內(nèi)容進行探討分析:對黑暗封建社會的憤懣、對人生的感悟以及愛情。
關鍵詞:擬行路難;鮑照;思想內(nèi)容
[中圖分類號]:I206[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4)-18-0-01
鮑照最擅長寫樂府詩體,而其中的《擬行路難》十八首則是最杰出的代表作,堪稱“皇冠上的珍寶”。它生動地展現(xiàn)了鮑照詩歌藝術創(chuàng)作的多彩多姿。各種句式的雜用符合自然語氣,體現(xiàn)了情感的自然、真實。且音節(jié)均是跌宕起伏,以表達作者情緒的波瀾激蕩。
一、抨擊黑暗的社會現(xiàn)實
(一)揭示封建門閥制度對人才的壓制、埋沒。
如第四首:
瀉水置平地,各自東西南北流。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嘆復坐愁?酌酒以自寬,舉杯斷絕歌路難。心非木石豈無感?吞聲躑躅不敢言。
開篇以泄水作喻。放置在平地上的水向著各個方向流動。其實哪里有平地?正如人的身份地位總是不平等的,因而都會自然而然地被迫走向不同的命運。他用這一比喻含蓄地諷刺、批判社會制度。面對讓他無可奈何的現(xiàn)實,他本想以人各有命寬慰自己,舉酒消愁作休。最后一句讓人仿佛看到詩人強忍哭腔而又抽泣不已的可憐情態(tài)。詩人情緒的跌宕起伏,真實動人地塑造了一個懷才不遇、憤世嫉俗的詩人形象,表達了他對黑暗政治制度的怒斥。
(二)指責戰(zhàn)亂給百姓帶來沉重苦難
如第十四首:
君不見少壯從軍去,白首流離不得還。故鄉(xiāng)窅窅日夜隔,音塵斷絕阻河關。朔風蕭條白云飛,胡笳哀急邊氣寒。聽此愁人兮奈何,登山遠望得留顏。將死胡馬跡,寧見妻子難。男兒生世轗軻欲何道,綿憂摧抑起長嘆。
開頭兩句“少壯”和“白首”形成鮮明對比,說明年輕的小伙子前去從軍,回來時卻已成為白發(fā)蒼蒼的老人了?!胺惙悺秉c明故鄉(xiāng)距離之遠,“日夜隔”表明分離時間之長,它們都表達了老人對家鄉(xiāng)思念之深切?!八凤L”兩句以一組意象襯托老人的愁緒。“朔風”和“邊氣”都是從觸覺上表現(xiàn)北風呼嘯寒冷?!鞍自骑w”是視覺描寫,讓征人羨慕不已,白云反襯出老人為戰(zhàn)爭所禁錮、可憐無助的境地?!昂铡笔锹犛X描寫,它節(jié)奏急促,催人奮戰(zhàn),又因為是殘酷戰(zhàn)爭的象征。由于生活布滿太多陰霾,憂愁難以排解,只有連綿不斷地抑郁并深深嘆息。
二、對人生的感悟
鮑照面對世路上的艱難產(chǎn)生了不滿,他不僅把激蕩的情緒發(fā)泄于紙上,而且深刻地審視苦難,思考人生。他的感悟在《擬行路難》的多首詩中都有體現(xiàn),以下列出較有代表性的第一首:
奉君金卮之美酒,玳瑁玉匣之雕琴,七彩芙蓉之羽帳,九華蒲萄之錦衾。紅顏零落歲將暮,寒光宛轉(zhuǎn)時欲沉。愿君裁悲且減思,聽我抵節(jié)行路吟。不見柏梁銅雀上,寧聞古時清吹音?
前面四句以排比的形式展開,氣勢磅礴。內(nèi)容是送給人四件解憂之物:用金杯盛著的美酒、用玉匣裝著并飾以玳瑁的雕琴、用七彩芙蓉圖案和翠鳥羽毛點綴的帳子以及繡著九華葡萄花紋的錦被,這些都是可以讓人盡情享受、光彩奪目的奢華事物。
最后兩句反問流露的是對世事變幻、今非昔比的感慨,發(fā)人深省,也是對勸人及時行樂的原因之補充。
三、愛情
這組詩中共有六首愛情詩,它們的主調(diào)是女子的婚姻遭受不幸。從女性的角度可以把它們分為三類:
(一)男子負心,女子委屈:
與古代多數(shù)的女性詩歌一樣,這里所反映的女性不幸來源之一是男子的負心。如第二首:
洛陽名工鑄為金博山。千斵復萬鏤,上刻秦女攜手仙。承君清夜之歡娛,列置帳里明燭前。外發(fā)龍鱗之丹彩,內(nèi)含麝芬之紫煙。如今君心一朝異,對此長嘆終百年。
此詩以金博山作起興,著意工巧?!敖鸩┥健笔且环N名貴的香爐,而這里的金博山更是非同一般,它由洛陽名工匠所鑄造,經(jīng)過千斵萬鏤,巧奪天工。講的是“秦女攜手仙”一圖中的美妙故事。然而最后的一句,使人感受到幸福的戛然而止,一下子把人從美滿的過去拉回了痛苦的現(xiàn)實。
(二)男女相思
受時勢和環(huán)境所迫,男女主人公分隔兩地,飽受相思苦楚。如第七首“今年陽初花滿林”,女子獨守空房,日復一日,年復一年,遠在戍邊的丈夫依然音信全無。女主人公終日無心打扮,以淚洗面。第十三首“春禽喈喈旦暮鳴”是以從軍的男主人公之口吻寫的,可以把它看作是以第十三首中丈夫的角度展開敘寫。這兩首詩合在一起就是一首夫妻分離之哀怨合唱。
(三)女性對婚姻、愛情的不幸進行反抗
在《擬行路難》中并非所有的女子都是終日郁郁寡歡、逆來順受的。如第三首:
璇閨玉墀上椒閣,文窗繡戶垂羅幕。中有一人字金蘭,被服纖羅蘊芳藿。春燕差池風散梅,開幃對景弄禽雀。含歌攬?zhí)楹惚С?,人生幾時得為樂。寧作野中之雙鳧,不愿云間之別鶴。
前四句中的華麗景物充分表明女主人公是身居富貴之家的婦人。而其中的“芳藿”另有含義。它是一種香草,在當時是常被作為情人間互贈的禮物,這為解釋后文女子的苦悶埋下伏筆。詩句表明女子“字金蘭”,作者別具匠心地給主人公取了這個芳名,也是富有暗示性的。
四、余論
總的來說,我們可以從《擬行路難》的思想內(nèi)容中提取出這樣的脈絡:因世道黑暗而為自身鳴不平,進而為天下眾生鳴不平,再念及對民生影響頗深的愛情坎坷。不管是寫自己還是別人,不管寫哪一方面,作者都是從不同側面集中抒寫不同生活境界中共同的人生悲哀。①從對本組詩語言的詳細分析中,我們可以感受到其思想主題的表達是直接、激昂而打動人心的,因而成為千百年來受人傳頌的佳作。
注釋:
[1]陳橋生《劉宋詩歌研究》,中華書局2007版,第210頁
參考文獻:
[1]鮑照《鮑參軍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
[2]朱思信《鮑照愛情詩初探》,《中國古典文學論叢》,人民文學出版社1989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