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針對目前藝體類大學英語課程中存在的問題,本文結合任務型教學和互動式教學的理論與實踐,討論教學內(nèi)容任務前的設計、任務環(huán)的互動實施和任務后的檢測評估三個階段的教學實踐和意義,旨在探索藝體類大學英語互動式教學模式的靈活性和趣味性,以優(yōu)化課堂教學,提高教學質量。
關鍵詞 藝體類大學英語 任務型教學 互動式教學
中圖分類號:G424 文獻標識碼:A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of Carrying out Task - Interactive
Teaching in Art College English
HU Ni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Nanchang Hangkong University, Nanchang, Jiangxi 330063)
Abstract For the problems in art college English courses, this paper combined with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task-based teaching and interactive teaching, interactive discussion of implementation and tasks of detection and evaluation of teaching content design task before the task ring after three stages teaching practice and meaning, to explore art college English class interactive teaching model flexibility and fun to optimize classroom teaching, improve teaching quality.
Key words art college English; task teaching; interactive teaching
1 藝體類大學英語的定位、目標和要求
由于授課對象的專業(yè)特殊性,藝體類大學生在入學前普遍存在英語基礎差、底子薄的“弱勢”,在入學后受學習環(huán)境、學習動機和學習心理等因素影響,藝體類大學英語教學效果相較于其他專業(yè)的大學英語教學存在巨大的差距,也成為整個大學英語教育的“軟肋”。因此,這門課程最突出的特點就是學習者普遍存在學習動機缺失、學習動力不夠、學習策略缺失和自我效能低下等情況。體現(xiàn)在課堂教學中即為學生缺乏英語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加上授課者對藝體類專業(yè)缺乏足夠的了解,師生之間往往缺乏有效互動,導致課堂氣氛沉悶、教學效果不理想。為了解決以上各類問題,提高教學質量,切實幫助藝體類大學生提供英語水平和技能,管理者和實施者需認識到藝體類大學生活潑好動好表現(xiàn)的一面,轉變傳統(tǒng)的思想觀念,將授課對象定位為藝體類大學英語課堂教學各項活動的主體、積極參與者和執(zhí)行者,分層次設定學習者各個學期應達到的學習目標,提出學習者能達到的各級要求。
2 任務型-互動式教學在藝體類大學英語課程中的實踐
Nunan指出,“一項學習任務就是一件工作或一件事情,是為一個目的或為一種收獲,為自己或為集體或為他人而做,可以有一個人或多個人完成。例如,填一個表格,預訂一張機票,到圖書館查一個資料,到指定地點找一個人,為指定目的寫一封信,等等。就是人們?nèi)粘9ぷ?、生活、娛樂中要做的事情?!保↙ong,1985引自Nunan,1989)對于大學英語課堂教學而言,任務是指教師設計、控制和協(xié)調的,學生獲得信息并經(jīng)過思維加工和語言交際,繼而輸出語言的一個活動。對于英語教師而言,學習任務既是教學內(nèi)容也是教學目標;對于學習者而言,“學習任務是一種作為擁有和理解所學語言的結果而開展的活動或采取的行為。
根據(jù)Nunan的看法,“任務型教學”作為一種教學法,具有結構性,由教學目標、信息輸入、活動方式、師生角色和教學環(huán)境等因素組成。因此,它既是一種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也是一種教學模式,由前任務(Pre-task)、任務環(huán)(task-cycle)和語言知識要點(Language Focus)三個環(huán)節(jié)組成。由于任務前、任務中和任務后都存在各個因素之間的互動,“任務型-互動式”教學模式可以更為貼切地表達出該教學模式的立體性,即以“任務”為教學內(nèi)容和教學目標,以“互動”為任務實現(xiàn)手段和課堂組織形式。換言之,任務型教學的課堂實踐環(huán)節(jié)由導入話題、看、聽、說、寫、練等板塊組成,由任務設計、任務實施和語言知識要點三個環(huán)節(jié)組成。根據(jù)目標和要求的不同,語言課堂教學任務包括列舉、整理、比較、解決問題、分享個人經(jīng)驗和項目實施六種類型。教師在設計任務時,可以根據(jù)學生英語水平和話題難以程度,有選擇性地靈活使用多種不同任務類型,驅使學習者進行相關知識的探索,以實現(xiàn)各項技能的發(fā)展。值得注意的是,藝體類大學英語教師在進行課堂語言教學時,切忌讓學生記憶或背誦孤立的單詞、脫離語境的句子和枯燥乏味的語法規(guī)則,而應根據(jù)學生的實際能力和具體的教學目標設計各種生動有趣的交際活動,將詞匯、句子、篇章、語法和功能有機結合,讓學生在實際或“模擬”的交際情境中把握相關詞匯和舉行,在完成教學任務、實現(xiàn)教學目標的同時,提高學生的自我效能感,提升其英語學習的自主性和(下轉第143頁)(上接第139頁)能動性。
下面以《新視野英語課程讀寫課程》第三冊第二單元Advertising的教學為例進行任務設計。教師需事先手機各類食品、手機、汽車和化妝品的英語廣告,包括一些膾炙人口的廣告詞,如Maxwell的“Good to the last drop”和豐田汽車的“Where there is road, there is Toyota”,以及手機廣告的視頻等。課堂教學分五步進行:
Step 1. 教師利用Maxwell或Nestle的咖啡杯為道具,端著一杯濃香的咖啡進入教室,美美地喝上一口,大聲說出廣告詞。然后以一段音頻導入本單元的主題為廣告,并介紹本單元的教學目標,告知學生需掌握廣告相關詞匯、了解廣告語言的特點、了解廣告業(yè)的發(fā)展歷程。
Step 2. 教師提出任務,請同學說出印象最為深刻的廣告,并討論其各自的有趣之處。然后提出兩個問題供學生思考:“What is the video selling?”“Will you buy the product advertised? Why or Why not?”并隨之播放視頻。
Step 3. 教師與學生討論廣告視頻的成功之處。然后向學生分享事先搜集的一些英語廣告,引導學生分析英語廣告語言的用詞和句子特點。
Step 4. 向學生提供一些英語廣告的基本句型和一些常見物品,也可讓學生自主選擇自己喜愛的物品,以4~6人為一小組進行廣告設計。
Step 5. 請各小組派代表展示或表演各自設計的廣告。之后再組織同學們相互點評各自的廣告創(chuàng)意,最后老師加以總結。在充分肯定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和積極性的基礎上,給出合理建議。
筆者的教學實踐表明,該課堂教學的“廣告設計-表演”任務緊扣教學目標要求,融合了視、聽、說、思、做、演等各種學習行為,從生活實際中的喝咖啡開始,密切結合藝體類學生感興趣的手機、皮包和化妝品等身邊事物,發(fā)揮其善思、善演的特長,有利于學生將所學知識與實際生活相結合,培養(yǎng)其觀察力、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語言表達能力和團隊合作能力,以及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讓學生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順利完成任務,體驗成功的樂趣,提高自我效能感,繼而進一步提高英語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3 任務型-互動式教學的作用和意義
任務型-互動式教學關注英語學習的過程,強調學生之間和學生與教師之間的多邊互動,力圖創(chuàng)立一個自然真實的語言環(huán)境,使學生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通過信息和意義的磋商與交流,通過做事完成任務來使用語言,真正做到“在做中用、在用中學”,實現(xiàn)以學生為中心,“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的教學實踐。這種以人為本,以應用為動力、為目的、為核心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模式能更好地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
基金項目:江西省教改項目“分級教學中《大學英語》課程成績評價體系的構建與實踐”,編號: JXJG-11-7-19
參考文獻
[1]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試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 H.D.Brown, Principles of Language Learning and Teaching.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3
[3] 胡妮,王麗蓉.分級教學背景下藝體類大學英語教師角色的多維度思考[J].現(xiàn)代閱讀,2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