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敏
〔關鍵詞〕 班級管理;人性化管理;優(yōu)點;構建方法
〔中圖分類號〕 G625.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4)01—0026—01
班級是學校教育教學工作最基層的組織單位,班主任是班集體的組織者和管理者,班主任日常管理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兩個方面的內容:一是對學生進行學習方面的指導,幫助學生明確學習目的,端正學習態(tài)度,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提高學習效率。二是對學生進行生活方面的指導,以培養(yǎng)學生品德和能力為核心。由于班級管理對學生成長的獨特作用,班級成為實施教育的主陣地。
一、傳統(tǒng)班級管理方法
1. “家長式”管理。一些老師要求學生聽話、服從管理,把學生教育成統(tǒng)一的順從模式。這種老師把自己當做一家之長,用老師的身份來壓制、管理學生的方法,受到許多專家甚至家長的質疑。
2. “保姆式”管理。部分老師認為學生還小,什么都不懂,于是,學生在學校的一切活動教師都大包大攬,認為只要給學生都安排好,學生就能按部就班地學會,掌握基本知識與技能。
3. “重智育,輕德育”管理。受應試教育的影響,學校教育以學生的學科成績及升學率作為教學成效的指標,重視知識與技能訓練,忽略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的培養(yǎng)。
二、人性化班級管理的優(yōu)點
1. 班級管理民主化。班級管理一方面要完善管理制度,另一方面要著手創(chuàng)立良好的班級文化。學生在民主、平等、健康的班級文化氛圍中,才會表現(xiàn)出一種愉快的心情、積極進取的精神。
2. 班級管理個性化?!皞€性化”就是在正確的教育思想、教育觀念的指導下,從學生的現(xiàn)實個性出發(fā),尊重學生的需要、興趣、創(chuàng)造和自由,通過個性化和社會化、教育和自我教育的統(tǒng)一過程,培養(yǎng)學生的良好個性品質,促進其個性自主和諧的發(fā)展。因為個性化教育旨在培養(yǎng)個性充分發(fā)展的、人格健全的學生,在班級管理中提供和造就一種以人的發(fā)展為中心的教育,注重學生的個性發(fā)展,培養(yǎng)學生的獨立意識、自主精神、創(chuàng)新性學習能力,是自主參與型班級管理的重要特征之一。
3. 班級管理人性化?!叭诵曰本褪且詫W生為本,尊重理解學生,疏導矯正學生心理,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道德品質,發(fā)現(xiàn)發(fā)揮學生潛在的能力,給學生提供機會。管理中以情感教育為源泉,注重心靈的交融、心理的對話,把學生當作朋友、親人。急學生之所急,想學生之所想,全身心投入到為學生服務的工作中去,創(chuàng)建和諧向上、充滿生機與活力的班集體。
三、人性化班級管理構建方法
1. 相信學生,用真情打動學生。師生關系是人性化管理的核心,在這個核心之中情感教育閃爍著無窮的魅力。師生情感的交流、心靈的溝通是班級管理取得成功的關鍵,每個人都渴望得到別人的理解與尊重,這是人性中最根深蒂固的本性,為此,班主任應該在日常教育中注重師生情感的培養(yǎng)。一句溫暖的問候,一次深情的凝視,一個甜蜜的微笑,學生都會被老師真誠的愛所感染,被真摯的溫情所感動。班主任應該是學生的知心朋友,真誠地傾聽學生的心聲,了解學生的喜怒哀樂,用心去解讀學生的內心世界。班主任應該走下講臺,走近學生,與學生真摯地交流,推心置腹地溝通。心與心相通,才能叩開情感的心扉,奏響師生心靈的樂章。良言溫情如和煦的陽光,如甘甜的雨露,照耀著學生的心靈,滋潤著學生的心田。
2. 尊重學生個性,幫學生實現(xiàn)主體性教育。前蘇聯(lián)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過:“有時寬容引起的道德震撼比懲罰更強烈。”學生個性迥異,思想復雜,班主任應該因材施教,因勢利導。面對違紀的學生,一味地硬性管理,往往事倍功半。班主任不妨心平氣和,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循序漸進地引導學生正確認識問題,并培養(yǎng)學生辨別是非的能力,讓學生切身感受到老師的關愛和殷切的期望,使學生自然而然地自我解剖、自我批評。
3. 教給學生工作方法,讓學生學會自主管理。班主任可在班級實行“班級干部輪換制”,培養(yǎng)學生學習自主管理的方法。首先把全班學生搭配成四個基本均衡的小組,由每個小組輪流擔任值周。值周小組的學生根據(jù)自己的實際,申請擔任“小老師”、“學習委員”、“體育委員”、“生活委員”、“安全委員”和“組織委員”等,再由小組成員商議決定,自主分工,達到人人都是班隊干部,人人都有職責。
編輯:郭裕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