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浩平 劉麟 顧現(xiàn)朋
摘要:筆者通過對習近平總書記《做黨和人民滿意的好老師》重要講話的學習,結合《學記》中"親其師,信其道"的論述,就高校老師如何在新形勢下親其師,信其道,進而如何在以德施教、以德育人,加強自我修養(yǎng)等方面做一名合格的高校教師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親其師;信其道;高校教師;以德育人
【中圖分類號】G641
2014年9月9日,在第三十個教師節(jié)到來之際,習近平總書記在北京師范大學慶祝教師節(jié)座談會上發(fā)表了題為《做黨和人民滿意的好老師》[1]重要講話,習近平總書記提出好老師應當具備"要有理想信念,要有道德情操,要有扎實學識,要有仁愛之心",這四點要求擲地有聲、意味深長。通過對講話內容的認真學習,我深切的感覺到它對于高校教師在新形勢下以德施教、以德育人,加強自我修養(yǎng)做一名合格的高校老師明確了發(fā)展方向。
我國古代最早的教育學著作《學記》中記載:"夫然,故安其學而親其師,樂其友而信其道,是以雖離師輔而不反也"。其中,親其師,信其道的大意是說:師生關系和諧,學生愿意走近教師,才能信任教師,進而心悅誠服的接受教師的教育。欲使學生信其道,教師必須首先要能以人格感染、情感交流使之親其師,同時還應該內外兼修,有道可信。高校教師如何才能在新形勢下做到以德施教、以德育人,加強自我修養(yǎng)做一名合格的高校老師?正如習總書記所說,一個優(yōu)秀的高校教師不但應該做到"經(jīng)師"和"人師"的統(tǒng)一,而且應當成為"師者,人之模范也。"高校教師的職責不僅僅是"傳道、授業(yè)、解惑",而且還需要"以人格來培養(yǎng)人格,以靈魂來塑造靈魂"。具體來說,個人認為應當做到以下兩點。
首先,欲使學生親其師,師必先愛其生。
愛字當頭,鑄就高尚的師德,在言傳身教中潛移默化的影響學生。愛是一種信任,愛是一種尊重,愛是一種鞭策,愛是一種激情,更為重要是,愛是一種能夠觸及靈魂的教育過程。在師德規(guī)范要求下對學生的愛,是一種高尚純潔的愛,是教師和學生心靈之間的一道橋梁,是一把能夠開啟學生智能的鑰匙,是一團能夠點燃照亮學生心靈的火焰。這種愛不是片面的愛,不是對少數(shù)學生的愛,而是一種尊重的愛,是一種建立在對所面對全體學生的愛。愛好學生易做到,愛差學生難。羅丹曾說過,生活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發(fā)現(xiàn)美的眼睛。教育過程同樣不缺少美,而是缺少發(fā)現(xiàn)美的教育方法。當我們高校教師能夠真正做到與學生真誠相處,以心換心時,我們就很容易發(fā)現(xiàn)每一位學生身上都有閃閃發(fā)光的優(yōu)點。每一個學生都是有血有肉,有感情,有自尊,有不同個性的人,真誠的面對他們,尊重他們,給他們鼓勵,使他們能夠真實感覺到自己的存在感和重要性,才能夠激發(fā)他們的求知欲望和創(chuàng)新沖動,從而最大限度的發(fā)掘各自的潛能。無論在課堂內還是課堂外,我們教師都應當時時關心學生,盡可能的全面了解學生,了解他們的興趣、特長、愛好和優(yōu)缺點,乃至他們成長經(jīng)歷和家庭、周圍環(huán)境等。我們教師應當重視師生間的平等對話和心靈溝通,營造民主、平等、和諧的課堂氛圍,使教學活動中富有人情味,用賞識的眼光看待學生,學生會給我們意想不到的驚喜。愛學生,相信學生,讓他們感到自己是有能力的,可以使他們從自己身上由內而外的獲得自信,進而使學生能夠從內心深處信任我們,這兩者相輔相成,相得益彰。
其次,欲使學生信其道,師必有道可信。
"水之積也不厚,則其負大舟也無力。"扎實的知識功底、過硬的教學能力、勤勉的教學態(tài)度、科學的教學方法是老師的基本素質,其中知識是根本基礎。教師所具有的道應該同時具備"學"和"才"兩個方面,在如今的信息時代,作為一名高校教師,不僅要具有能夠充分勝任教學的深入的專業(yè)知識、廣博的通用知識、寬闊的胸懷視野,還應當具備相當?shù)膶W習、處世、生活和育人的智慧,能夠在各方面幫助和指導學生。同時具備"學"和"才"兩個方面,是作為一名合格高校教師的必要條件,也是"傳道、授業(yè)、解惑"的基礎。要做到"真學實才",老師的人格力量和人格魅力是成功教育的重要條件,"師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諸德者也。我們高校教師應當內外兼修,散發(fā)個人魅力,終處于學習狀態(tài),站在知識發(fā)展前沿,刻苦鉆研、嚴謹篤學,不斷充實、拓展、提高自己,使自己具備言語、思想、態(tài)度優(yōu)雅脫俗,精神風貌良好、舉止端莊得體。高校教師只有具備了"真學實才",才能贏得學生的信賴和尊重,學生才能主動地"親其師",進而才能更好地"信其道"。
正如習總書記所說,好老師不是天生的,而是在教學管理實踐中、在教育改革發(fā)展中鍛煉成長起來的。我們高校教師要以滿腔的熱忱投身于教育事業(yè),要有理想信念、道德情操、扎實學識、仁愛之心,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去感染學生,教會學生明辨是非,追求真、善、美的能力。只有當我們具備淵博知識,擅長言談技巧,秉承高尚人格,富有工作熱情,必然會有更多的學生愿意"親其師、信其道"。
[1] 光明網(wǎng). 習近平北師大講話:做黨和人民滿意的好老師(全文)[EB/OL].http://news.gmw.cn,2014.09
教研項目:2013年江蘇省高等教育教改研究立項課題,2013JSJG110 石油工程類應用型本科人才培養(yǎng)模式的改革與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