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志明,劉雋
(1.青島濱海學院 校報編輯部,山東 青島 266555;2.濟寧學院 中文系,山東 濟寧 273100)
《西圣地》是一部描寫20世紀50年代至90年代勘探開發(fā)、建設克拉瑪依油田艱苦歷程的優(yōu)秀劇作。有評論指出,《西圣地》突破了工業(yè)題材傳統(tǒng)的創(chuàng)業(yè)模式和勞模模式,“把開發(fā)克拉瑪依的過程推到背景中去,把生產(chǎn)、技術過程都推到背后去,讓人們看到的是人、是鉆井隊、是地質(zhì)隊,著重描寫的是人物的命運和他們的性格沖突、人格沖突、情感沖突”[1]。從全劇的創(chuàng)作和效果觀察,這種評論很有見地。但筆者還發(fā)現(xiàn),除去以上突破,這部劇作在人物命名上也頗具匠心,獨創(chuàng)出一個劇中人姓名寓意暗示系統(tǒng),即劇中人姓名不但能夠提煉性地表現(xiàn)人物性格、人格,使觀眾聞其名而知其人,而且還暗示了劇中人物的命運和歸宿,和劇中人形象、情節(jié)乃至該劇主題血肉相聯(lián),使劇中人姓名擺脫了單純的符號指稱意義,成為成就該劇藝術張力的一個個有機存在。
文學作品中人物命名的藝術技巧,早就被廣大文學作者注意并運用于創(chuàng)作中。但很多命名或局限于命名來源的巧妙性構思(如《紅樓夢》中襲人等的命名,是來源于古詩詞的拆解);或以命名的地方性色彩來增強作品地域性,顯示濃郁的民族性(如《紅旗譜》中的朱老明、朱老鞏等);有些作品人物的姓名也能揭示人物性格或暗示人物命運及作品情節(jié),但大多呈現(xiàn)出一種個別性,沒有形成系統(tǒng)(如《紅樓夢》中的英蓮和甄士隱等)。而《西圣地》劇中人命名的寓意暗示性,和上述現(xiàn)象的區(qū)別就在于這部劇作有一個以中心人物姓名為中心的姓名暗示系統(tǒng)。
《西圣地》劇情圍繞兩條線索展開,一是楊大水和戰(zhàn)友建設克拉瑪依油田的艱苦動人歷程,一是蘭妮尋夫的艱苦曲折歷程。圍繞第一線索的敘事塑造了眾多人物,主要是楊大水、田可、曾浩、土豆子、小豹子、徐正成、戴虹、成局長和顧大姐等九個主要人物;圍繞第二條線索塑造的主要人物主要是蘭妮。以兩條線索為基礎,構建了該劇以楊大水姓名寓意暗示內(nèi)容為核心的劇中人姓名寓意暗示系統(tǒng)。
下面,我們對圍繞兩條敘事線索塑造出的人物的姓名寓意暗示系統(tǒng)進行分析。
楊大水是該劇的主要人物,是該劇著力塑造的大情大義的典型,是為描繪克拉瑪依油田創(chuàng)業(yè)歷程傾心打造的大情大義的“這一個”。他在劇中的核心地位決定了其姓名寓意內(nèi)容的豐富性和暗示內(nèi)容的核心性。它們和其它劇中人姓名的寓意暗示內(nèi)容都能結合,形成對整部劇作主要人物命運和情節(jié)的暗示,成為該劇姓名寓意暗示系統(tǒng)的中心。
楊大水之“楊”,既是“白楊”之“楊”,也是“胡楊”之“楊”。白楊力爭上游,傲岸挺拔的偉丈夫品格,正如楊大水心胸寬廣、光明磊落、力爭上游、不畏權勢、不懼奸邪的男子漢品格,二者之間極具不可爭議的神似;胡楊,敢于蔑視大漠長風和戈壁凄慘,和楊大水強悍的生命個性更為神似;而且,胡楊扎根沙漠,直至腐朽不言離棄的生命執(zhí)著,也和楊大水扎根克拉瑪依為國奉獻的信念及劇中情節(jié)完全吻合。由此看出,將男一號的姓氏冠以“楊”字,不但是對楊大水英雄品格的隱喻和贊美,更從情節(jié)和人物命運角度暗示了楊大水扎根沙漠油田、直至終生而無悔無怨的人生歸宿。
“大水”即洪浩之水,是水多之義。將男一號主人公名字的這一應有之義與劇情連在一起,我們更容易發(fā)現(xiàn)其確定的寓意指向。從劇中故事發(fā)生的自然環(huán)境著眼,克拉瑪依油田位于準噶爾盆地沙漠和戈壁灘地帶。沙漠變害為寶,非有水澆灌不可,確切的說,非“大水”澆灌別無良策。沙漠需要“大水”,這是一個常識性的樸素真理,此其一;其二,從劇中開創(chuàng)事業(yè)的角度著眼,克拉瑪依油田的開辟和建設是新中國自我療傷、恢復元氣、站穩(wěn)腳跟、走向強盛的基礎性事業(yè)。在當時的艱苦條件下,這種事業(yè)的成功,需要的就是楊大水這樣胸懷大局和克己奉獻的英雄。從沙漠需水,創(chuàng)業(yè)需要奉獻這兩個不容置疑的真理,“大水”的名字會給我們這樣一種暗示:克拉瑪依需要楊大水這樣的英雄,而楊大水也會堅實地扎根于克拉瑪依,如胡楊,御風抗旱,在萬里沙野綻放生命的翠綠,以忠誠和執(zhí)著實現(xiàn)著生命的價值。
田可是油田創(chuàng)業(yè)的女性代表,也是油田建設者家屬的代表。她胸懷大局的理性、為國奉獻的激情、仰慕英雄的熱情和追求愛的真情,使她成為觀眾心目中陽光、真摯、奉獻和愛與美的化身。她是以楊大水為中心的大情大義人物群像中的重要人物,因此,在本劇人物姓名寓意暗示系統(tǒng)中,她和楊大水二人的姓名暗示內(nèi)容必會發(fā)生密切聯(lián)系,并暗示出可能的情節(jié)和人物命運。
中國人起名子素有以諧音尋求寓意的文化習慣,于是,“田可”可以看作是“田渴”的諧音。這種理解和大水的名字相合,我們就不難推測出楊、田之間可能發(fā)生的故事。田“渴了”,原因自然是無水。田“渴”需要水,暗示了田可對楊大水的發(fā)自內(nèi)心的情感,意即田可需要大水??扇绻铩翱省弊鳛橐环N確定的結果,那就暗示著即便是“田”邊有“水”,也得不到澆灌。如此一來,田可和大水之間的故事也就明了了,二者感情無論多么真摯,始終不會走向真正的結合。關于這一點,從劇情的安排上可以看出作者在這一問題處理上的思路走向。而二者始終未能結合的情節(jié)也雄辯地證明了這一推斷。
曾浩是該劇著力刻畫的優(yōu)秀青年知識分子典型。他坦率,真誠、善良、熱情,更不乏超人的才華、對業(yè)務的執(zhí)著和對愛情的忠貞。優(yōu)秀的品質(zhì)、完備的人才素質(zhì)和為祖國科研舍命奉獻的崇高理想,決定著曾浩必將“修成正果”,實現(xiàn)自己的理想。他是共和國建設人才譜上優(yōu)秀精英的化身。萬千的“曾浩”和萬千的“楊大水”的凝聚,才能匯成祖國建設的湯湯巨流。這種寓意,作者已在該劇姓名寓意暗示系統(tǒng)中作出明確暗示。
關于這點,我們?nèi)匀徊扇√锟尚彰治龅乃悸贰!霸啤钡闹C音可以是“增浩”,可理解為“增強其浩浩之勢”。把這種意義和“楊大水”的字面意義凝合,那就是“增強大水的浩浩之勢”。不容置疑,以楊大水為代表的中國石油工人的確是我國當時石油工業(yè)的主力軍,他們有革命的激情和年輕的生命,有無窮的建設祖國的力量,可以成為向沙漠進軍,建設偉業(yè)的“大水”。但是,真正的革命事業(yè)不是一種蠻力的苦干,需要扎扎實實的科學指導。僅有忠誠和信仰而缺乏助推力的“大水”,永遠是一種潛在的力量。只有依靠科學提升“大水”傾瀉的起點,才能形成“大水的浩浩之勢”,真正匯成祖國建設的湯湯巨流。曾浩和大水必須配合、凝聚。他們的分離,就是事業(yè)受挫的開始,他們默契合作,就意味著事業(yè)飛騰的到來。這些,我們可從劇情中得到很好地印證。
徐正成,也是劇作者著力塑造的青年知識分子典型。他聰明,有組織能力,也有一般青年所具的為國奉獻青春的熱情。但在事業(yè)的追求中,他一度不顧一切地追求自己的政治前途;在愛情的追求中,又利用職務之便處心積慮地離間戴虹和曾浩。自私自利的出發(fā)點使他一步步走向以楊大水為代表的群眾和事業(yè)的反面,在自私的深淵愈陷愈深。而楊大水也就是在和他的數(shù)度交鋒中,部分地完成了陽剛和正義形象的塑造。由于他在前進的征途上大大偏離了方向,所以,他的成長緩慢了,并且缺乏應有的正氣。和別人相比,“修成正果”,修一身陽剛的正氣,他需要更長的時間,要慢慢來。而“徐正成”這三個字恰恰可作這樣的解釋:“徐”,緩慢之義,“正成”可理解為修一身正氣,修得正果或迫近、實現(xiàn)崇高的理想。由此“徐正成”這個名字暗示給我們的信息和劇情的發(fā)展十分吻合。當然,它還會暗示給我們這樣的信息:徐正成最后走上正途,把自己也獻給了祖國、事業(yè)并回歸真實的自我。劇中徐正成的歸宿完全印證了其姓名的寓意暗示。
“成天?!焙汀邦櫭簟笔莿≈幸粚Κ毦咛貏e暗示意義的人物姓名。一方面,成和顧夫妻二人富慈悲心腸,是標準的熱情人和好心人,有“成”人之美的良好愿望和“顧”人為樂的德善之為,這兩個姓氏確切地暗示了夫妻二人實質(zhì)上的性格特點,構成對劇中人正向意義的暗示;另一方面,成天海是該劇中職務最高的人物之一,從事的又是共和國歷史上開天辟地的大事業(yè),“成”就“天?!卑愫觊焸ゴ蟮氖聵I(yè)自然在情理之中;顧敏是醫(yī)生,目光“敏”銳,照“顧”病人是她分內(nèi)之事。然而,成天海卻“成”就了一個走入歧途的政治騙子徐正成,使已具良好走勢的“天?!卑愕氖褪聵I(yè)遭到了一定程度的打擊,自己也落得個身陷囹圄,最后被制于死地的悲慘境地。而顧敏因與成天海的關系,受到徐正成迫害,失去自由,直落得自己尚難保全,還何談照“顧”他人?而且后來雙眼患疾,“敏”亦難在。這些固然和當時的社會現(xiàn)實有著重要聯(lián)系,但成天海本人因眼光愚鈍鑄成用人不當?shù)拇箦e對這種結局也難辭其咎。這既是社會悲劇,也是個人悲劇。這樣,“成天海”和“顧敏”這兩個名字暗示的人物命運就表現(xiàn)了和名字寓意相反的含義,構成對劇情和人物命運的悖論性暗示。
土豆子、小豹子在劇中的角色地位雖然不重要(當然,相對于大劉等角色,其戲份要重得多),是標準的配角,其寓意和暗示性也就沒有如此復雜。但作者也并沒有對此作太過簡單的處理,他們的名字至少可代表他們的性格,“土豆子”就是有土豆子的質(zhì)樸,而大西北的千里黃沙也是他最為適宜的歸宿。小豹子呢,盡管他沒有虎的“王者”之大氣,但他的確有著豹子般的勇猛和剛烈。
第二條線索是蘭妮尋夫,按說,這條線和第一條線作為并列的線索在劇中應處于相同地位,但如果把楊大水看作表現(xiàn)本劇大情大義主題的代表人物,那蘭妮這一角色的地位就會下降為突出楊大水形象的陪襯。因此,盡管劇作者沿這條線索也設計了跌宕起伏的故事情節(jié),但其目的始終是為表現(xiàn)楊大水的大情大義服務(當然,作為以楊大水為中心的大情大義人物群體中的一員,其本身也有大情大義的獨立表現(xiàn),但本文對此不作專述)。因此,圍繞第二條敘事線索塑造的主人公蘭妮也無可厚非的成為以楊大水為中心的敘事過程的重要人物,而“蘭妮”這一姓名的寓意和暗示內(nèi)容也必然和楊大水的名字寓意發(fā)生聯(lián)系,并暗示出可能的故事情節(jié)。
蘭妮和楊大水是心心相印的戀人,在久等大水而不得之時,一個偶然的機會,獲知大水部隊不再打仗的消息。于是,憑著對大水感情的執(zhí)著,踏上了尋夫之路。雖然情真意切,雖可克服萬難,但命運始終沒有把團聚的幸福賜給這位胸懷感天動地真摯感情的女人。很多時候,哪怕近在咫尺,卻也似相隔天涯,與企盼的團聚失之交臂。劇作者自始至終沒讓他們完成彼此的心愿。其實關于這點,按照筆者的見解,觀眾可以在其姓名寓意和楊大水姓名寓意的相互關照中,較早獲得對這種結局的暗示。
根據(jù)人物的固有品質(zhì),“蘭妮”的諧音可選擇為“蘭泥”,理解為充滿馨蘭之香的泥土。泥者,適量水土的混合物也,水和土任何一方過量都會成為“非泥”。而她心目中的戀人是“大水”,泥如遇大水,必然流失。而“蘭泥”自身有合理的“水分”,只要不遇“大水”,就能育苗結實,充實起小小農(nóng)家的“糧庫”(劇中蘭妮第二個丈夫的名字)。以這種道理解釋“蘭妮”姓名對劇情的暗示,筆者以為有其合理性。
戴虹是該劇的主要角色之一,之所以把她放在本劇人物群像的最后一位加以分析,主要基于筆者以下觀點:“戴虹”這一名字的命名,其寓意和暗示功能不止僅僅體現(xiàn)在暗示她自己的歷程和歸宿,從更高層次講,它所暗示和指稱的內(nèi)容也達到了概括主題的高度??勺魅缦路治?“戴”,是穿戴地“戴”,“虹”是彩虹的“虹”,即雨后天空的七彩光環(huán)。詞語“戴白”的含義是“頭生白發(fā)”。那么,“戴虹”的含義也就可以理解為頭生七彩光環(huán),是對這一純潔而美麗的英雄的一種描述和贊譽。對這一寓意,戴虹享之無愧。因為她不僅青春、清純、真誠,而且有理想,向往進步,充滿正氣。這些品質(zhì)正如七色彩虹,散發(fā)出青春、理想、美麗和崇高的光暈,而工作中的以身殉職最終讓這“七色的彩虹”罩在了她頭上,鑄成了一種不朽。然而,從全劇著眼,能享有這種美好稱譽的人物在劇中又豈止戴虹自己呢?那些以“用自己的生命迫近理想”的壯舉譜寫出無私奉獻的壯麗人生的楊大水、田可、曾浩、小豹子、土豆子、成局長和顧大姐等中國石油事業(yè)的第一代開創(chuàng)者們,這些劇中成功塑造的大情大義的英雄群象,誰都無愧于“戴虹”這一名稱所蘊含的美譽。他們頭上永遠閃耀著共和國賦予的瑰麗光環(huán),而也正因為有了他們,共和國歷史的星空才會永遠光忙四射,熠熠生輝。至此,該劇劇中人姓名寓意暗示系統(tǒng)構建完成??勺魅缦驴偨Y:
楊大水——第一男主角——姓名寓意與全劇整體劇情相暗合——和各主要劇中姓名寓意相默契——形成姓名寓意暗示系統(tǒng)中心。
田可、蘭妮等——重要人物——姓名寓意與楊大水姓名寓意發(fā)生聯(lián)系——暗示劇情和各主人公命運——構成姓名寓意暗示系統(tǒng)內(nèi)容。
戴虹——重要人物——姓名寓意與全劇主題相暗和——完成姓名寓意暗示系統(tǒng)人物特征概括:大情大義的群像系統(tǒng)。
綜上所述,本文對《西圣地》以楊大水為中心的多位角色的姓名寓意聯(lián)系劇情作了較為詳盡的分析,以印證筆者主張的該劇劇中人姓名寓意暗示系統(tǒng)的存在。也許有人認為這種分析是牽強附會,但一部作品決定情節(jié)發(fā)展的幾乎全部人物的姓名寓意都能佐證筆者的觀點,那這種劇中人姓名所能夠暗示的內(nèi)容和劇情吻合就不再是巧合,而應是作者傾心打造的劇中人姓名寓意暗示系統(tǒng)發(fā)揮作用的必然結果。
筆者一直主張,如果一部文學作品有一兩個人物姓名的寓意和情節(jié)發(fā)生聯(lián)系,能夠表現(xiàn)人物的性格特點甚至能暗示給讀者或觀眾作品的故事情節(jié),這不足為奇。而像本劇這樣,能形成一個以核心人物為中心的姓名寓意暗示系統(tǒng),則著實少見。好的敘事性文學作品,不僅要以超然而又合理的想象設計出精彩情節(jié),讓讀者或觀眾在期待視野順向相應和逆向遇挫的不斷交替中體味文學的魅力,還應在一些外在的細節(jié)問題上多下功夫,敢于創(chuàng)新,盡最大努力提高作品有機內(nèi)容的含量比(本劇讓本是符號代稱的角色姓名系統(tǒng)地參與到內(nèi)容中來就是一種有益嘗試)。當然,文學作品創(chuàng)新的角度很多,創(chuàng)新的空間也很大,熱切期盼廣大文學工作者鼎力創(chuàng)新,創(chuàng)作出更多更好的作品,以繁榮我國當代文學的創(chuàng)作,為推進我國社會主義文藝事業(yè)的發(fā)展,提高我國人民群眾文化生活水平和促進和諧社會建設,做出應有的貢獻。
[1]李太平.西圣地:塑造平凡英雄,唱響時代旋律[N].重慶日報,2007-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