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桂芳
閉目冥心坐
1.自然盤腿坐在椅子上,兩腳心相對,保持半分鐘,然后將右腳放在左小腿上,腳心向上保持半分鐘后再把左腳盤到右小腿上,雙手放在膝蓋上向下壓半分鐘。
2.保持上身垂直挺拔,雙手放在腿上前后緩慢搓4~5次,使雙肩平行,兩肩胛骨向后靠攏,然后,頭向后仰,下巴微揚(yáng),頭頂若懸,兩手托應(yīng),掌心向上,放于胸前。
3.舌頂上顎,用眼的余光看鼻尖,呼吸要均勻,保持5~10分鐘(條件允許可適當(dāng)加時),同時做第2~3節(jié)。
提示:全程要自然放松。因?yàn)樯囝^一直抵在上顎,所以口中的唾液會增多,此時用舌頭在口中攪動數(shù)次,然后快速鼓漱20~30次后,將唾液分?jǐn)?shù)次咽下,感覺吞到下肚輪(肚臍)。中醫(yī)所說的“唾歸于腎”。
微擺撼天柱
1.保持坐姿不動,舌抵上顎,下巴微頂住前胸,眼微閉,頭左右擺動5~10次。
2.保持坐姿不動,下巴抬起,目光平視狀,然后微閉目,頭左右擺動5~10次。
3.坐姿不動,頭微仰,微閉目,頭左右擺動5~10次。
4.坐姿不動,頭后仰,微閉目,頭左右擺動5~10次。
5.保持坐姿,目光微閉,頭盡量前低后仰,前后擺動5~10次。
6.閉目,頭由前、左、后、右轉(zhuǎn)動5~10次,反方向再轉(zhuǎn)動5~10次。
提示:做此搖擺時,先閉目頭左右擺動4~5次,擺到頭在身體正中央時睜開眼,如果頸椎有狀況,會聽到“啪,啪”的響聲,閉目是防止眩暈。
握固靜懿神
1.保持坐姿,雙臂自然靠在身體上,然后把雙手大拇指壓在無名指的根部,其余四指抱住大拇指,用力向上握拳,再猛地張開,做8~15次。
2.放開雙拳,掌心相對平行于胸前,左右移動15~20次。
提示:握拳有力,張開迅猛,身體不動,手臂盡量左右移動。
拍打下肢穴
1.將右腳放在椅子上,雙手從右腿足三里,分別拍打至陰陵泉、陽陵泉、大腿各數(shù)次。
2.換左腿放在椅子上,重復(fù)上節(jié)動作。
3.雙腳叉開,與肩平行,右手拍打前左腎區(qū),左手拍打后右腎區(qū),雙手交替拍打前后腎區(qū)數(shù)次,同時扭動腰部。
4.站姿不動,雙手拍打前下腹部和后臀部各數(shù)次。
提示:此拍打動作,緩解腰部和腿部疲勞,增強(qiáng)腿部血液循環(huán),有強(qiáng)腎健脾的作用。
左右轆轤轉(zhuǎn)
1.左腿上前,微弓,右腿滯后,伸直,右手大拇指壓在無名指的根部,握拳至上、前、下、后搖轉(zhuǎn),身體隨著手臂的搖動而前后擺動。身體朝前,左腿微弓,右腿伸直,身體朝后,右腿微弓,左腿伸直,搖動10~15次。
2.換右腿上前,微弓,重復(fù)上節(jié)動作,搖動10~15次。如果時間允許可以反方向再做一次。
提示:此搖動能有效地緩解肩、臂、腰、腿等部位的疲勞。
延伸攀拉
1.雙腿叉開,雙手交叉,掌心向上,舉過頭頂,翻掌向上托,盡量延伸高度,保持20~30秒。
2.腿不動,上身前彎90度,雙手交叉,掌心向前,盡量向前拉延伸,同時,雙臂上下左右搖動,保持20~30秒。
提示:此延伸攀拉動作,可在很短時間內(nèi)緩解背部、腰部疲勞。
最后,坐在椅子上,兩手各伸出三個手指,放在兩眼外側(cè)向上拉,按在太陽穴的上部,同時叩臼齒15~30次。
以上動作,健腦、美容、增強(qiáng)記憶力、增加腦部供血、減緩骨質(zhì)蛻變,整套完成后,你會頓覺頭腦清醒,有一種神清氣爽之感。
【編輯:木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