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探究中西醫(yī)結合治療腸梗阻的臨床效果。方法 選取2010年7月~2012年8月在我院就診的72例腸梗阻患者,將其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36例。對照組采用西醫(yī)治療,觀察組采用中西醫(yī)結合治療,觀察比較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肛門排氣時間及腹脹腹痛緩解時間。結果 對照組治愈11例,有效16例,無效9例,總有效率為75.0%;觀察組治愈13例,有效20例,無效3例,總有效率為91.7%。觀察組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采用中西醫(yī)結合治療腸梗阻臨床效果顯著,具有疼痛輕、無創(chuàng)傷等優(yōu)點,值得臨床推廣使用。
關鍵詞:中西醫(yī)結合;腸梗阻;療效
腸梗阻是指腸內容物通過出現障礙[1],是最為常見的外科急腹癥之一。腸梗阻起病急且病情嚴重,因而臨床處理難度非常高,該病由于種種因素,死亡率較高。對此,我院選取2010年7月~2012年8月收治的72例腸梗阻患者,對其采用中西醫(yī)結合治療,取得良好的效果,暴動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0年7月~2012年8月在我院就診的72例腸梗阻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將其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36例。兩組患者均符合《實用中西醫(yī)結合診斷治療學》中腸梗阻的診斷標準,其中對照組男21例,女15例,年齡55~75歲,平均 (62.3±8.7)歲;觀察組男24例,女12例,年齡57~80歲,平均(63.4±8.5)歲。臨床表現:腹痛、嘔吐、腹脹、停止排氣排便。兩組患者在年齡、性別、臨床表現等方面均無顯著差異,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對照組采用西醫(yī)治療,主要包括常規(guī)禁食、抗感染治療及對胃腸減壓。觀察組在此基礎上加用中醫(yī)療法,采用加味大承氣湯,藥方為:川大黃12g,厚樸10g,芒消5~10g,黃芩4錢,蘇梗5g,大腹皮15g,檳榔15g。若患者脾胃虛弱,可加白術和木香,口服或胃管注入100ml/次,1次/d。
1.3 療效判定標準 參考相關文獻[2],療效標準如下:①治愈:經治療后無腹痛、嘔吐、腹脹等現象,CT及腹部X線顯示無腸梗阻癥狀;②有效:在治療2d內,腹痛、嘔吐、腹脹等癥狀得到明顯緩解;③無效:腹痛、嘔吐、腹脹等癥狀未見改變,甚至病情加重。
1.4 統計學分析 應用SPSS 13.0統計軟件分析,計量資料采用x±s,組間采用t檢驗法,P<0.05表明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腸梗阻治療效果比較 對照組治愈11例,有效16例,無效9例,總有效率為75.0%;觀察組治愈13例,有效20例,無效3例,總有效率為91.7%。觀察組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 兩組患者腹痛腹脹緩解及肛門排氣時間比較 對照組腹痛腹脹緩解時間為(5.7±1.2)d,肛門排氣時間為(5.3±0.6)d;觀察組腹痛腹脹緩解時間為(2.9±0.8)d,肛門排氣時間為(2.2±0.5)d。觀察組在腹痛腹脹緩解時間及肛門排氣時間均短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腸梗阻是老年常見的急腹癥之一。中醫(yī)稱之為\"大便不通\"、\"腸結\"、\"關格\"等,認為由于飲食不節(jié)、熱邪郁閉、寒邪凝滯、濕邪中阻、氣血淤滯、燥屎內結、蟲團聚集等因素導致腸腑傳導失常,通降受阻,則氣機痞結,水津潴留,閉阻于中,出現脹、痛、嘔、閉四大癥狀為腸梗阻[3]。因而,在治療腸梗阻時應以通腑泄熱和急下存陰作為治療原則,這樣有利于恢復脾、大腸及胃的升降傳導功能,促進氣血津液代謝功能恢復。
加味承氣湯作為中藥中行氣祛瘀通下的藥劑,在臨床中具有峻下熱結的功效。本次我院臨床治療結果表明,采用加味大承氣湯,能夠起到活血化瘀、通腑泄熱的效果,有效改善腸道循環(huán),增強機體的免疫力,改善胃腸道功能[4]。在用藥過程中,密切觀察患者病情,嚴密監(jiān)測患者的生命體征以及腹部體征變化;仔細記錄患者排便次數、顏色、數量和肛門排氣次數,細心詢問并準確評估患者腸功能的恢復情況。進食過程中,注意觀察患者的食欲情況,是否出現嘔吐、腹痛、嘔吐、腹脹,一旦出現上述癥狀,需報告醫(yī)生及時處理。
此外,采用中西醫(yī)結合治療腸梗阻具有良好的互補性,中醫(yī)療法可以彌補西醫(yī)治療過程中腸道循環(huán)不佳的缺點,而西醫(yī)治療能夠彌補中醫(yī)療法抗感染及水電解質紊亂的缺陷,使得臨床治療效果明顯改善,值得臨床廣泛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黃國文.中西醫(yī)結合治療腸梗阻的68例臨床觀察[J].按摩與康復醫(yī)學(中旬刊),2010,01(04):97-98.
[2] 周世勇,李忠禮,楊帆.中西醫(yī)結合治療術后腸梗阻86例的臨床觀察[J].貴陽中醫(yī)學院學報,2009,31(04):36-37.
[3] 鄭國利,李曉民,馬麗.中西醫(yī)結合治療腸梗阻30倒療效觀察[J].河北醫(yī)科大學學報,2012,55(07):848-849.
[4] 陳國衛(wèi),劉玉村.腸梗阻的手術適應證[J].中國實用外科雜志,2009,23(17):398-399.
編輯/蘇小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