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根據(jù)痔瘡的發(fā)病原因和特點,通過多例手術治療的患者,在手術前后合理調配飲食可直接或間接的解決患者的治療和護理問題,經(jīng)臨床觀察取得了滿意的效果。從中總結出科學的飲食調護不僅能有效預防痔瘡的發(fā)生,同時還能對痔瘡的治療和術后的恢復有幫助。
關鍵詞:痔瘡;手術;飲食
痔瘡是直腸下端黏膜下和肛管皮下靜脈叢發(fā)生擴張、屈曲所形成的靜脈團塊,是一種常見的、多發(fā)的肛腸疾病。根據(jù)其所在部位可分為內痔、外痔、混合痔。肛腸科的臨床護理工作中,對患者進行良好的飲食調護,是成功的實施整體護理中的重要一環(huán)?;颊咄ㄟ^手術治療,配合合理的飲食調護對減輕術后的復發(fā)和促進患者的早日康復起到積極作用。在飲食護理中,護士必須具有一定的飲食和營養(yǎng)方面的知識,要充分意識到進食和飲水也是一種愉快的享受,滿足患者生理和心理方面的護理需求。
1術前飲食調護
痔瘡術前的飲食一般要根據(jù)麻醉方式和醫(yī)生的要求而進行調整和準備。痔瘡手術一般采用局麻或骶管麻醉,所以手術前不要求禁食。痔瘡術前患者的飲食應以清淡、容易消化、營養(yǎng)適中為好。一般情況下,手術前1d可進食少渣飲食如面條、稀飯等。手術當日進流質飲食如蛋湯、米湯、稀飯等。應避免吃辛辣刺激性的食物、酒精性飲料。洋蔥、大蔥、豆制品、乳制品等也要少吃。
需要注意的是,有些患者因擔心術后排便時疼痛而控制飲食,但術前不吃早飯或吃得很少,容易在手術中或手術后發(fā)生低血糖性反應,導致心慌、暈厥等不適。因此,痔瘡術前合理的的飲食安排關系到術后的愈合情況,不可忽視。
2術后飲食調護
2.1術后各期的飲食譜 痔瘡術后需結合患者全身狀況與肛門創(chuàng)面的不同時期輔以食療。
手術當日(較重者延至次日)可進流質食物,如蛋湯、米湯、藕粉等。以控制大便在術后第1~2d左右排出,在流質中不宜吃雞湯等含脂肪多的湯汁。對術中出血較多者可適當?shù)慕o予豬肝湯。
術后第1d仍以清淡的流質飲食為主,如面條﹑米粉等。
術后第2~4d宜進易消化少渣的半流質食物,如稀飯、雞絲面條及香蕉等,但不能飽餐。此時當鼓勵患者按時排便,不使正常的排便反射失調。
術后5d可進普食,適當食用雞、魚、肉等營養(yǎng)滋補食品及蔬菜水果。
在術后7~10d內含纖維素多的食品不宜多吃,以精、細、軟為主,忌食生冷、辛辣等刺激性食物,因此期正值切口處線頭脫落,若糞便過多或排便次數(shù)頻繁均易導致切口繼發(fā)性出血,感染,影響傷口愈合。
手術11d以后即可恢復正常膳食。
2.2術后飲食調護的重要性 痔瘡手術以后,1~2次/d大便是正常的。每天定時大便有利于肛門感覺和收縮功能的早期恢復,如果一味想通過限制飲食量控制排便,不但不利於肛門功能的盡早恢復,而且會因營養(yǎng)不良造成傷口愈合緩慢。
手術后當天可適量吃一些易消化且柔軟的流質食物,便于體力恢復。痔瘡手術后第2d就可以吃一些易消化的新鮮水果和蔬菜,粗纖維食物具有促進腸蠕動和通便的作用,而患者擔心大便會擦傷創(chuàng)面,不敢吃含纖維素的蔬菜水果,殊不知這樣反易導致糞便干結滯留在腸內,待排便時干糞更易擦傷創(chuàng)面,延緩切口的愈合。
要保證正常排便,就要保證足夠的飲食量,因此,充足及科學﹑合理地攝取食物,既能保持大便通暢,又是調節(jié)大便軟硬度的前提條件。由于機體的恢復和創(chuàng)面的修復需要大量的營養(yǎng)補充,因此術后要給予足夠的營養(yǎng),提高機體的抗病能力,保證創(chuàng)面愈合及防止并發(fā)癥發(fā)生。
2.3術后并發(fā)癥的飲食調護 痔瘡手術后有部分患者會發(fā)生一些術后并發(fā)癥,這時除及時予以對癥處理外,飲食調治也有助于并發(fā)癥的恢復。
術后常見的肛門局部水腫,多發(fā)生于術后當日或次日。術后排尿困難,甚至尿閉也是一種常見的并發(fā)癥。術后當日或第2d,多因麻醉影響或手術刺激,傷口疼痛或敷料壓迫,引起反射性膀胱頸部括約肌疼痛、痙攣,導致術后排尿困難。此類患者可進食蘿卜湯、冬瓜湯、海帶、西瓜等食物,飲濃茶或甜開水增加尿量,刺激膀胱,增強尿意,也可放松壓迫傷口的敷料,促使排尿。仍不能排尿者,遵醫(yī)囑給予導尿。
痔瘡術后常有創(chuàng)面滲血,如果僅見于大便時衛(wèi)生紙帶血,無需特殊處理。但術后1w左右因組織萎縮或因大便硬撐而使結扎線頭脫落,導致繼發(fā)性岀血,倘岀血不多可煮食連節(jié)藕、薺菜、茄子、蠶豆等具有止血作用或收斂作用的食物,岀血多者應局部止血。
3結論
日常生活習慣、飲食結構與痔瘡治愈有密切關系[1]。若食物過細過精,會造成腸蠕動減慢,引起便秘,導致肛門直腸部位靜脈曲張;若食物中辣椒或胡椒攝入過多,則會造成肛門直腸部位血管充血擴張;若飲食攝入過多或攝入過粗食物,易造成術后大便次數(shù)過多,引起傷口感染。在手術前后飲食調理得當,不僅能使手術順利進行,而且對創(chuàng)面的修復起到重要作用,有利于傷口愈合,同時可防止和減少術后并發(fā)癥的發(fā)生。
在工作中,護士要積極與患者溝通,向患者講解飲食與人體健康和疾病痊愈的關系,給予相應的飲食指導,確認患者存在或潛在的有關營養(yǎng)需要的問題,協(xié)助患者找出解決問題的辦法。充分意識到飲食與營養(yǎng)的重要意義不僅僅在于維持機體的正常生理發(fā)育和各種生理活動,還可以提高機體的抵抗力和免疫力,從而使人能保持健康和增進健康。
參考文獻:
[1]程蕾,游川.注重基礎護理內涵建設,促進護理學科發(fā)展[J].全科護理,2010,8(3B):739-740.
編輯/孫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