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觀察睡前口服二甲雙胍治療2 型糖尿?。?T2DM) 黎明現(xiàn)象的療效。方法 選取我院門診確診T2DM 黎明現(xiàn)象者79例,根據(jù)空腹血糖( FBG) 分為三 組:A 組7.0 mmol/L≤FBG<8.5 mmol/L,共33例;B組 8.5 mmol/L≤FBG≤10.0 mmol/L,共27例;C組 FBG>10.0 mmol/L,共19例。三組均在原治療基礎上于晚睡前口服鹽酸二甲雙胍腸溶膠囊(君力達)500 mg,服藥后不進食,治療2 w,觀察三組患者試驗前后FBG 水平、治療的達標率以及夜間低血糖的發(fā)生率。結(jié)果 三組患者治療2 w后FBG 水平均較治療前明顯下降(P均<0.05) 有統(tǒng)計學意義。結(jié)論 晚睡前口服二甲雙胍是一種在基層醫(yī)院值得推廣的治療 2 型糖尿病患者黎明現(xiàn)象有效方便且低血糖發(fā)生率低的治療方法。
關鍵詞:2 型糖尿??;黎明現(xiàn)象;二甲雙胍;低血糖
糖尿病一組以慢性血葡萄糖水平增高為特征的代謝綜合征。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其發(fā)病率也在逐年增長,成為危害人類健康的重大疾病之一。糖尿病黎明現(xiàn)象( DMDP) 即胰島素拮抗激素的分泌高峰至清晨血糖升高的現(xiàn)象。它是糖尿病患者發(fā)生清晨高血糖的一個主要原因。高血糖可導致糖尿病大血管和微血管的并發(fā)癥,亦是糖尿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因此,治療糖尿病的關鍵就是有效的控制高血糖。本研究采用睡前口服二甲雙胍治療DMDP 的療效。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1年1月~2012年12月到我院門診就診確診為 2型 DM(按WHO標準)且空腹血糖高,并排除了低血糖后反應性高血糖(Somogyi) 現(xiàn)象的患者共79例,男43例,女36例,年齡34~65歲,平均年齡 43.8歲,病程1~20年。所有入選者均給予糖尿病健康教育、配合控制飲食和(或)運動療法,均單用或聯(lián)合使用口服降糖藥,其中服用鹽酸二甲雙胍的患者均未在睡前用藥,且服用鹽酸二甲雙胍的劑量為1500~1700 mg/d,均穩(wěn)定治療>2個月。晚餐后 2 h 血糖≤10 mmol/L,而 FBC 仍≥7.0 mmol/L,無糖尿病急性并發(fā)癥和心腦腎等慢性嚴重并發(fā)癥,肝腎功能正常,除外孕婦及哺乳期婦女。
1.2方法 入選患者根據(jù)試驗前FBG水平的不同分為三組: A組7.0 mmol/L≤FBG<8.5 mmol/L,共33例;B組 8.5 mmol/L≤FBG≤10.0 mmol/L,共27例;C組 FBG>10.0 mmol/L,共19例。三組患者均在原有治療藥物劑量不變的基礎上給予睡前口服鹽酸二甲雙胍腸溶膠囊(君力達)500 mg,服藥后不進食,治療2 w,觀察三組患者試驗前后 FBG 水平變化情況,治療的達標率以及夜間低血糖的發(fā)生率。
1.3療效判定標準 治療后 FBG<7.0 mmol/L 為達標; 糖尿患者低血糖標準采用美國糖尿病協(xié)會低血糖工作組定義的標準[1]:血糖≤3.9 mmol/L。
1.4統(tǒng)計學處理 結(jié)果用(x±s)表示,采用t檢驗,P<0.05為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jié)果
2.1三組治療前后FBG水平的比較,三組患者治療2 w后FBG 水平均較治療前明顯下降。三組治療后 FBG 達標率的比較,不同血糖水平對療效的影響達標率分別為 84.8%、59.3%、21.1 %。但FBG水平越低,療效越佳,三組間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不良反應 觀察期間所有受試者均沒有出現(xiàn)低血糖的臨床表現(xiàn),因為服用的二甲雙胍腸溶膠囊故胃腸道不良反應輕微,僅有有2例在用藥后出現(xiàn)胃腸道不適,但均能夠耐受;未有因不良反應而退出試驗者。
3討論
2型糖尿病黎明現(xiàn)象,是指糖尿病患者夜間血糖控制尚可且無低血糖的發(fā)生,而于清晨出現(xiàn)高血糖狀態(tài),可能由于生長激素和胰高糖素、腎上腺皮質(zhì)激素、兒茶酚胺等胰島素 (INS )拮抗激素相互作用所引起的一種清晨高血糖狀態(tài)。為糖尿病血糖控制不良的主要表現(xiàn)。二甲雙胍是目前臨床上常用的口服降血糖藥物,具有多種作用機制,包括延緩葡萄糖由胃腸道的攝取,通過促進胰島素與受體結(jié)合從而提高糖尿病患者對胰島素的敏感性而增加外周葡萄糖的利用,抑制脂肪分解、減少血漿游離脂肪酸水平、削弱胰島素抵抗,以及抑制肝、腎過度的糖原異生,而發(fā)揮降血糖、降血脂、抑制動脈硬化的作用[2]。其不降低非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
本研究通過對三組患者在原治療的基礎上均給與睡前口服二甲雙胍500 mg,治療2 w后觀察FBG 水平及達標率均較治療前明顯下降(P<0.05)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且治療中均未出現(xiàn)低血糖反應。證明晚睡前口服二甲雙胍治療2型糖尿病黎明現(xiàn)象是安全有效的,且FBG越低效果越好。相比較其他治療DMDP的方法, 如晚上使用生長抑素、抗膽堿能藥物、甲吡酮及晚餐前或晚睡前注射中效胰島素等[3],晚睡前口服二甲雙胍更具優(yōu)勢。具有使用方便、依從性高、價格便宜,易被接受,且低血糖發(fā)生率的優(yōu)點。尤其對于老年、門診糖尿病患者及2型糖尿病肥胖患者更適用。因此,晚睡前口服二甲雙胍是一種在基層醫(yī)院值得推廣的治療 2 型糖尿病患者黎明現(xiàn)象有效且方便的治療方法。
參考文獻:
[1]American Diabetes Association Workgroup on Hypoglycemia.Defi-ning and reporting hypoglycemia in diabetes[J].Diabetes Care,2005,28(5):1245-1249.
[2]鮮玉珍.二甲雙胍治療2型糖尿病臨床分析[J].中國醫(yī)藥導報,2008,5(11):97.
[3]王新明.糖尿病黎明現(xiàn)象的治療進展[J].國外醫(yī)學內(nèi)分泌分冊,1994,14:194.編輯/張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