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探究中西醫(yī)結合治療高血壓病的方法及效果,旨在提高高血壓病患者的身體健康水平及生活質量。方法 隨機選取2010年10月~2013年10月我院所收治的高血壓病160例患者,將160例高血壓病患者劃分成兩組,給予實驗組的84例患者中西醫(yī)結合治療的方法,給予對照組的76例患者西藥治療的方法,觀察并比較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結果 經過臨床治療,實驗組的治療總有效率為90.48%,對照組的治療總有效率為68.42%,實驗組的治療效果比對照組的治療效果明顯要好,血液流變學指標及血脂改善情況優(yōu)于對照組,兩組之間的差異具備統(tǒng)計學意義。結論 與單純的西藥治療高血壓病相比,中西醫(yī)結合治療的效果更好,值得臨床推廣及應用。
關鍵詞:中西醫(yī)結合;高血壓?。恢委?/p>
高血壓病主要臨床表現(xiàn)持續(xù)性體循環(huán)動脈壓上升,同時伴有血管壁功能與結構進行性損害以及心、腦、腎受損,疾病進展及起病較為緩慢,但會造成機體器官功能衰竭的發(fā)生,甚至還會對患者的生命健康構成嚴重的威脅。為了提高高血壓病患者的身體健康水平,預防高血壓并發(fā)癥的發(fā)生,本文回顧性分析了2010年10月~2013年10月我院高血壓病160例患者的臨床資料,重點分析了中西醫(yī)結合治療高血壓病的方法及效果,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0年10月~2013年10月我院門診及住院160例高血壓病患者,隨機劃分成兩組,實驗組與對照組。在實驗組的84例患者中,共有36例女性患者,48例男性患者;年齡44周歲~85周歲,平均年齡為71.6周歲;22例高血壓I級,42例高血壓II級,20例高血壓III級;40例膽固醇升高,26例三酰甘油升高,16例低密度脂蛋白升高,38例全血黏度高切、中切、低切輕度異常,16例全血黏度中切、低切輕度異常,14例全血黏度高切、中切中度異常[1]。在對照組的76例患者中,共有36例女性患者,40例男性患者;年齡45周歲~83周歲,平均年齡為72.5周歲;20例高血壓I級,40例高血壓II級,16例高血壓III級;34例膽固醇升高,16例三酰甘油升高,18例低密度脂蛋白升高,34例全血黏度高切、中切、低切輕度異常,22例全血黏度高切、中切中度異常。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病況等一般資料方面無統(tǒng)計學意義上的差異,兩組具備可比性[2]。
1.2方法 給予高血壓病兩組患者25mg卡托普利,3次/d,實驗組加用中藥滋腎補腎祛風化痰、祛瘀活血方劑,藥方的組成成分為:30g桑寄生,20g草決明,20g茯苓,15g山萸肉,15g丹皮,15g丹參,15g牛膝,15g赤芍,15g川穹,15g三七,10g澤瀉,10g白術,10g天麻。服用1劑/d,根據(jù)患者病癥的變化適當?shù)募訙p藥量。對于頭痛、眩暈的患者,要加用15g勾藤、15g夏枯,對于痰濁盛的患者,加用10g菖蒲、10g陳皮,連續(xù)12w的服藥時間。
1.3療效判定標準 ①無效:血壓未降低,或收縮壓下降不大于10mmHg或舒張壓降低不大于5mmHg,或體征及癥狀無改善,甚至加重;②好轉:收縮壓下降不大于20 mmHg或舒張壓下降不大于10 mmHg,體征及癥狀有所減輕;③顯效:舒張壓降低至臨界高血壓或舒張壓下降不大于20 mmHg,體征及癥狀消失或減輕;④痊愈:臨床癥狀完全消失,血壓恢復正常水平。
1.4統(tǒng)計學處理 對研究所得的各項數(shù)據(jù)資料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以(x±s)表示計量資料,采用x2檢驗和t檢驗[3]。
2結果
經過臨床治療,實驗組的治療總有效率為90.48%,對照組的治療總有效率為68.42%,實驗組的治療效果比對照組的治療效果明顯要好,血液流變學指標及血脂改善情況優(yōu)于對照組,兩組之間的差異具備統(tǒng)計學意義。見表1。
3討論
長期以來,高血壓病患者的降壓效果始終是臨床醫(yī)師關注的焦點。西藥降壓速度較快,而降壓治療是有著較強復雜性的一個長期過程,藥物的本身不僅會對患者的血糖、血脂、血尿酸代謝等諸多方面帶來極大的影響,而且治療中的非藥物因素,也在不同程度上影響著患者的生活質量。雖然中醫(yī)中藥在單純降低血壓上效果不顯著,而從長期的治療效果而言,能夠有效的彌補西藥降壓的缺陷。舉例而言,中藥不但能夠大幅度的改善高血壓病患者的生活質量以及臨床不良癥狀,同時在改善胰島素抵抗及阻止動脈粥樣硬化等方面有著尤為突出的優(yōu)勢。
現(xiàn)代藥理研究表明,白術、半夏、茯苓、天麻等化痰祛風,有著改善心功能、改善血脂代謝及抗氧化的作用;丹參、丹皮、川穹、赤芍及三七等祛瘀活血藥物,可以通過改善血小板功能和微循環(huán)功能,進而改善靶器官諸如心、腦、腎等的血液供應;六味地黃湯具有調節(jié)機體免疫力、降低血脂、降低血壓等作用。本研究證實,中醫(yī)結合治療與單純的西藥治療高血壓病相比,前者的治療效果更顯著,醫(yī)務人員應在臨床上予以推廣及應用。
參考文獻:
[1]閆慶旭.中西醫(yī)結合治療高血壓病50例[J].中國中醫(yī)藥現(xiàn)代遠程教育,2010,03(5):23-25.
[2]鹿小燕,史載祥.中西醫(yī)結合治療高血壓病應注意的關鍵問題[J].中國中西醫(yī)結合雜志,2011,11(4):15-17.
[3]韋延忠.中西醫(yī)結合治療高血壓病及其對生存質量的改善作用[J].中國中醫(yī)急癥,2010,06(4):59-60.
編輯/王海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