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探討不同治療方法對宮頸糜爛的療效。方法 回顧性分析2012年1月~12月經(jīng)北京市南苑醫(yī)院婦產(chǎn)科門診診斷并進行治療的宮頸糜爛患者,共454例,其中130例行LEEP術(環(huán)形電切除術)治療,153例行物理治療,171例行藥物治療,選取同期未經(jīng)治療的120例患者資料作為對照組,3個月后行婦科檢查了解宮頸恢復情況。結果 LEEP術治療組療效明顯優(yōu)于其他三組(均P<0.05),物理療法組副反應發(fā)生率顯著低于手術與藥物治療組(均P<0.05)。結論 宮頸糜爛是生育年齡婦女的常見生殖道炎癥,使用物理療法療效較好,副反應小。
關鍵詞:宮頸糜爛;LEEP;物理治療;藥物治療
中圖分類號:R711婦科學 文獻標志碼:B
宮頸糜爛是生育年齡婦女常見的疾病,是多種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研究表明第一次性生活年齡越小、結婚年齡越小、流產(chǎn)次數(shù)越多以及陰道局部的衛(wèi)生狀況越差等,宮頸糜爛發(fā)生的機率越高[1]。近年來,隨著女性首次性生活年齡的降低及流產(chǎn)率的升高等,宮頸糜爛的發(fā)生率逐漸升高,較多女性會出現(xiàn)陰道分泌物增多,呈粘液膿性,有部分患者會出現(xiàn)外陰瘙癢及灼熱感,也有患者出現(xiàn)性生活后陰道少許出血,及泌尿生殖道問題如尿頻尿急尿痛的癥狀[2]。嚴重影響著女性的日常生活,長期不治愈會增加女性的心理負擔。而對于宮頸糜爛的處理,可行手術,物理及藥物處理。本文通過觀察2012年1月~12月經(jīng)北京市南苑醫(yī)院婦產(chǎn)科門診診斷為宮頸糜爛并進行治療的454例患者的療效,淺談對該病的治療體會。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所有患者均于2012年1月~12月經(jīng)北京市南苑醫(yī)院婦產(chǎn)科門診診斷為宮頸糜爛,其中行LEEP術(環(huán)形電切除術)治療的患者有130例(A組);行物理治療(包括激光、波姆光、射頻等)的患者有153例(B組),行藥物治療(陰道栓劑)的患者有171例(C組),選取同期未經(jīng)治療的120例患者資料作為對照組(D組)。其診斷符合第7版婦產(chǎn)科學[3]。所有患者年齡18~42歲。排除標準:妊娠,產(chǎn)褥期,感染,生殖道急性炎癥,近3月內服用雌孕激素制劑,上環(huán),念珠菌性陰道炎,滴蟲性陰道炎,細菌性陰道炎,宮頸上皮內瘤變,HPV高危型感染,宮頸癌。
1.2方法 A、B組患者術前禁盆浴、禁性生活3d,于月經(jīng)干凈3~7d來院行LEEP術及物理療法(激光、波姆光、射頻等),術后禁盆浴、禁性生活3個月。C組患者于月經(jīng)干凈第3d開始采用陰道栓劑治療,按相應陰道栓劑用法周期性使用。D組患者不予特殊處理。所有患者于治療期間及治療結束后3月內均禁盆浴禁性生活。
1.3 療效評價 痊愈:復查時宮頸糜爛面消失。顯效:糜爛面積縮小超過50%,或由中度轉為輕度,由重度轉為中度或輕度。有效:糜爛面積縮小小于50%,或糜爛類型由顆粒型轉為單純型,或由乳突型轉為顆粒型或單純型。無效:糜爛面積及糜爛類型無變化??傆行蕿樵摻M痊愈、顯效與有效之和占該組所有例數(shù)得百分率。副反應:陰道分泌物增多;血性分泌物;接觸性出血。
1.4 隨訪 所有患者于治療結束3個月后門診復查。
1.5 統(tǒng)計方法 所有數(shù)據(jù)錄入均使用SPASS 13.0進行統(tǒng)計處理,計數(shù)資料的組間比較用χ2檢驗,所有的檢驗均取雙側,以a=0.05為檢驗水準,P<0.05 有統(tǒng)計學差異。
2結果
2.1 所有患者治療結束3個月后門診復查,發(fā)現(xiàn)4組患者有效率不全相同(χ2=11.24,P<0.05),且A組患者有效率高于B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5.68,P<0.05)。見表1。
2.2 所有患者采用不同處理方式3個月后復查時,四組患者副反應發(fā)生率不全相同(χ2=10.61,P<0.05),且B組患者副反應發(fā)生率低于C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 =6.31,P<0.05)。見表2。
3討論
宮頸糜爛,又稱宮頸糜爛樣改變,指宮頸外口處的宮頸陰道部外觀呈細顆粒狀的紅色區(qū),分生理性及病理性。Annemiek等的研究表明[4],臨床上所謂的宮頸糜爛即生理性柱狀上皮異位,過去常認為是慢性宮頸炎最常見的病理類型,一般認為是因卵巢分泌的雌激素使鱗柱交界外移至宮頸陰道部所致。青春期及生育年齡婦女因卵巢分泌的雌激素增加、或妊娠、口服避孕藥的因素,柱狀上皮增生,使原始鱗柱交界外移至宮頸陰道部,在陰道低pH作用下,柱狀上皮下的儲備細胞鱗狀上皮化生或鱗化。新化生的鱗狀上皮與柱狀上皮之間形成新的鱗柱交界,原始鱗柱交界外側與新的鱗柱交界間的區(qū)域稱轉化區(qū)。轉化區(qū)內最初化生的鱗狀上皮細胞是不成熟的,不成熟化生的鱗狀上皮細胞及內側的柱狀上皮由于上皮菲薄,可見其下方間質中的血管,即呈現(xiàn)出臨床上所謂的宮頸糜爛,亦即生理性糜爛,此種情況下的宮頸糜爛在陰道鏡下為正常的陰道鏡圖像。在轉化區(qū)的形成過程中,因柱狀上皮的抵抗力較弱,容易合并感染,如沙眼衣原體,淋病奈瑟菌、人乳頭狀瘤病毒等的感染,而導致炎癥的發(fā)生及增加宮頸上皮內瘤變、宮頸癌的發(fā)生率[5]。因此臨床上常采用不同方法促進轉化區(qū)內的柱狀上皮鱗狀上皮化,以減少宮頸疾病的發(fā)生。
本文通過四組實驗,三種不同的方法來促進宮頸轉化區(qū)內的柱狀上皮磷狀上皮化,從而觀察不同治療方法對宮頸糜爛的療效。LEEP術通過切除糜爛組織而不傷害正常宮頸組織來治療宮頸糜爛。然而利用LEEP術治療宮頸糜爛對術者有一定的技術要求,術者容易出現(xiàn)切割范圍過深或過淺,造成病變未完全切除或切除范圍過大,深度過深,致術后子宮內膜外翻,因而術后仍存在宮頸糜爛,或陰道流血,接觸性出血等不適,嚴重者會導致婦女妊娠后出現(xiàn)流產(chǎn)、早產(chǎn)等[6]。物理療法治療中度宮頸糜爛,通過改變電流和電壓,使之產(chǎn)生較大的熱效應,從而凝固宮頸糜爛樣組織,而不會傷害深層宮頸組織和周邊正常宮頸組織[7]。術后宮頸組織愈合期內常會發(fā)生陰道少許水樣分泌物,脫痂時偶會出現(xiàn)陰道少許血性分泌物,術后6~8w即可完全消失。藥物治療宮頸糜爛時,通過作用于壞死或病變及異位柱狀上皮,使之排除或利用其覆在糜爛面上的藥膜,凝固腺管開口,阻止糜爛面分泌白帶,恢復陰道的酸性環(huán)境[8]。然藥物在治療宮頸糜爛時常因各種因素而難以達到其理想效果。本實驗發(fā)現(xiàn)部分患者在不予任何處理時亦出現(xiàn)宮頸糜爛的好轉,甚至痊愈。其原因可能是臨床上大部分宮頸糜爛常為生理性糜爛,在一定條件下(服用雌激素制劑,妊娠等)隨陰道PH值改變而出現(xiàn)。當條件解除時,部分生理性糜爛則自行好轉。
本研究對宮頸糜爛的有效率及處理后的副反應發(fā)生率各自進行組間比較,發(fā)現(xiàn)4組患者的有效率及副反應發(fā)生率存在明顯組間差異,采取LEEP術治療的有效率在四組中最高,但同時副反應發(fā)生率亦最高;物理療法的有效率略低于LEEP術,但其副反應發(fā)生率顯著低于其他三組。此研究結果顯示對宮頸糜爛患者,采取物理療法綜合效果較好。然由于本研究的缺陷,如研究對象的選擇偏倚,匹配誤差,樣本量的不均等,研究結果的可靠性有待進一步證實。盡管如此,本研究仍具有一定的理論意義,即對于宮頸糜爛患者筆者建議其采用物理療法治療。
參考文獻:
[1]Loris Y. Hwang, Yifei Ma, Lisa Clayton, et al. Factors That Influence the Rate of Epithelial Maturation in the Cervix in Healthy Young Women. Journal of Adolescent Health,2009,44(2):103-110.
[2] James E. Davis. A study of 1200 cervices including 589 case histories, 3500 microscopic sections and the gross specimens of 1200 biopsies.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Surgery,2010,17(1):32-38.
[3] 樂杰主編婦產(chǎn)科學,第7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10,244.
[4] Annemiek W Nap, Patrick G, Groothuis, Ayse Y Demir, et al. Pathogenesis of cervicitis。Best Practice Research Clinical Obstetrics Gynaecology, 2008,18(2):233-244.
[5]張曉金,歸綏琪.宮頸癌發(fā)病機制的研究進展[J].中國婦幼健康研究,2008,19(1):56-59.
[6]江敬紅,張蔚,王卓然等.高頻電波刀宮頸錐切術患者的妊娠結局[J].中國綜合臨床,2009,25(11):1209-1211.
[7] 林紅.882 例宮頸糜爛微波治療體會[J].咸寧學院學報(醫(yī)學版), 2004,4:023.
[8]趙英.藥物治療輕中度宮頸糜爛臨床療效觀察[J].中國現(xiàn)代藥物應用,2010,4(9):117-118.
編輯/王海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