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提琴家丹尼爾?霍普(Daniel Hope)的專輯《星穹》(Sphere)是一張充滿設計的錄音,它雖不是演奏者給作曲家的命題作文,但編排卻原創(chuàng)性十足。
這類專輯似乎開始成為一種潮流,就像現(xiàn)在音樂節(jié)的主題,越來越概念化。如此的好處是包容性強,能容納不同作曲家的作品,甚至能在音樂類型中自由跨界。不利的地方則是很容易空洞,熱熱鬧鬧完了,什么也記不住。霍普不但讓人記住了《星穹》,而且很認真地親自為這張專輯撰寫了詳盡的導讀。但說實話,聽完他的一番解釋也沒太明白每支曲目和“星穹”有什么具體的聯(lián)系,所幸這張專輯不是論文,聽著什么感覺才是最重要的??梢赃@么說,《星穹》的確很好聽,即使聽的時候絲毫想不起名稱也沒關系。這令人聯(lián)想到當初接觸霍爾斯特的《行星組曲》,從開始到現(xiàn)在,就算按著九大行星的順序聆賞也根本對不上號。標題音樂如果非得看菜下筷子,結(jié)局總是悲慘的。任何標題至多是個引子,是副拐杖,初衷很好,便于傳播,但目的還是為了忘記這些和音樂關系不大的東西,否則只能是障礙?!缎邱贰窔w根到底來自于想像,來自于霍普差點忘記的想像。
霍普在唱片說明書開頭便寫道:“當我是個小男孩時,唯一能像音樂一樣讓我凝神屏息的,就只有夜空了。八歲時,我買了第一個望遠鏡,花上好幾個小時觀察月亮和星星。我還記得當時的念頭——當人類第一次意識到自己不過是浩瀚太空中的一粒微塵時,是怎樣一種心情?”這個關于星穹的情結(jié)盡管一直沒斷,甚至因為通過梅紐因(霍普的母親曾任大師的秘書和經(jīng)紀人25年之久)結(jié)識天文學家卡爾?薩根了解了“星穹音樂”(天體音樂)這一概念,但真正落實卻是緣于一個偶然的機會。
他成為職業(yè)小提琴家數(shù)年后的某一天聽到BBC廣播中兩位科學家討論天文,才強烈地想起童年的印象,下決心制作這張專輯。最終敲定的18首樂曲最長的11分多鐘,最短的不到2分鐘,容量和傳統(tǒng)小品差不多,但制作過程相比老一輩灌錄小品復雜得多,備選名單就長出幾倍。何況有4首還是為本專輯新作,光是商談作曲就耗費了不少時間。
雖然聽眾找不到樂曲和星穹之間明顯的聯(lián)系,但是星穹音樂的概念卻是清楚的?;羝照f:“人們曾經(jīng)相信,我們頭頂?shù)男求w運動、交錯、彼此劃過時,會發(fā)出鬼魅一般的聲音。這種音樂是輕靈的,而且如其字面所述,屬于彼岸世界?!边@真是太適合弦樂表達了,輕靈、神秘的風格正是小提琴所長。當問及是否只有小提琴適合演繹《星穹》,霍普開心地笑了,他很從容地回答:“我想還有合唱?!痹谶@張唱片里,第4首、第12首、第15首的合唱都可以讓你體會到弦樂與人聲相互渲染的動人魅力。這魅力除了給人美的聽覺體驗,就是視覺的幻想,那只有電影美輪美奐的畫面感可以形容。
我問霍普如果現(xiàn)在不是小提琴家他會做什么,答案沒有出人意外——當電影導演。這話說出口的時候,霍普的眼睛幾乎亮了一倍,仿佛這是比演奏小提琴更令人向往的未來,好在今天這已不是難事。不同類型的音樂之間那一點界限當下已經(jīng)若有若無,那么音樂和電影之間還有多少疏遠之處呢?霍普與女中音馮?奧特合作過二戰(zhàn)遇難者音樂專輯(Terezin)之后,下一步便是勾勒生還者在美國早期電影音樂中的蹤影,他很想在唱片之外也推出DVD影片!
作為小提琴專輯,《星穹》已非藝術家比拼傳統(tǒng)意義上技巧和深度的證言,它在給人美妙感受之外,突出地延伸了創(chuàng)作者的觀念。因為每一首曲子都依托彼岸世界相聯(lián)系,構(gòu)成整體,不可分割。而且音樂趣味貫穿始終,就像霍普的姓氏含義“希望”(Hope)那樣,盡管神秘、輕靈,但飽含溫暖。
霍普向記者介紹他的家世,原來祖父來自愛爾蘭,戰(zhàn)死在南非,后來祖母改嫁了一位叫霍普的男士。當祖母詢問他13歲的父親是繼承原姓還是跟著繼父的,霍普微笑著引述道:“爸爸說我想要希望。”這成了一個真實又幽默的典故,以至于第二天某位朋友問我,來不來聽“希望”的音樂會,我因故去不成,打趣說,遺憾,沒希望了。
霍普在獨奏小提琴家身份之外,曾于2002年至2008年作為著名的美藝三重奏成員演出了400場室內(nèi)音樂會,其間留下的唱片有門德爾松、德沃夏克、肖斯塔科維奇三重奏等。他目前較固定的鋼琴搭檔是塞巴斯蒂安?柯納爾(Sebastian Knauer),與華裔大提琴家秦立巍也時有合作。同時,他還寫過三本書,關于家史、古典音樂的規(guī)則演變以及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