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我國微生物檢測技術的發(fā)展,近紅外光譜檢測技術由此而生,其與傳統(tǒng)微生物檢測技術相比,具有檢測速度快、準確度高、分辨率高等優(yōu)點,并在食品微生物檢測領域中獲得了廣泛性的推廣和應用。本文就現(xiàn)階段我國常見的幾種微生物檢測技術進行簡要概述,并對近紅外光譜檢測技術在食品安全檢測中的應用進行分析。
【關鍵詞】近紅外光譜;食品;微生物;檢測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10.786文章編號:1004-7484(2013-10-6219-02
近年來,食品安全問題成為了人們廣泛關注的重點內容。有關資料顯示,全世界每天大約有15億人出現(xiàn)腹瀉疾病,導致300萬兒童死亡,而其中有70%的人群主要受到食品中致病微生物的影響。因此,加強食品微生物檢測非常重要。傳統(tǒng)的微生物檢測方法雖然能達到良好的檢測效果,但是操作較為復雜,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和人力,無法滿足現(xiàn)代化食品發(fā)展需求。而近紅外光譜檢測技術作為現(xiàn)階段一個新型的微生物檢測技術,不僅能夠提高微生物檢測質量,同時其操作簡便、準確度高,能夠很好適應現(xiàn)代化食品發(fā)展需求,對食品安全檢測具有重要意義。
1常見微生物檢測技術
1.1基因芯片基因芯片在微生物檢測中的應用,主要是在芯片樣品表面點上基因寡核苷酸,當微生物檢測樣品中的NA通過PCR進行擴增后,可探針上設置熒光標記,并將其與滴注在芯片樣品上方基因寡核苷酸相結合,在利用熒光分布模式和定量掃面設備,檢測芯片樣品內是否有特定的微生物存在。
1.2色譜色譜檢測技術應用原理主要是對微生物細胞進行水和甲醇分解,有效提煉,并利用甲基化和硅烷化進行衍生處理之后,將其存在的化學成分分離出來,并利用色譜儀對其分析[1]。獲得的微生物色譜圖有所不同,但是他們峰是屬于共性的,而僅少數(shù)峰屬于特征性,可以對食物中存在的微生物進行有效的驗證,常見的微生物包括霉菌、細菌及酵母菌。
1.3免疫分析免疫分析檢測技術主要將抗體特異反應和抗原特異作為檢測基礎,并利用原物自身刺激機體形成的免疫球蛋白來實現(xiàn)。酶聯(lián)免疫分析技術,酶催化反應與抗體、抗原免疫特異反應進行有效結合,不僅可以對抗體進行檢測,同時也可以對抗原進行檢測,并具有定性檢測和定量檢測兩種功能。通過免疫分析可以對食品中存在的大腸桿菌、沙門氏菌及軍團菌等微生物進行有效檢測。
1.4聚合酶聯(lián)反應聚合酶聯(lián)反應屬于核酸特異擴增檢測技術,主要通過擴增基因的方式,對微生物進行檢測。在將微生物相關性NA片段進行擴增之后,需及時對其擴增產物含量進行檢測,即可獲得食品致病菌的含量。
2近紅外光譜的應用
2.1應用原理近紅外光是一種典型的電磁波,具有波數(shù)為1282至3959cm-1,波長為780至2536nm之間的光譜檢測區(qū)域。近紅外光譜主要對分子中存在的個體化學鍵合頻信息及振動倍頻進行記錄,并容易受到存在氫基團H-X合頻及倍頻重疊的引導,因此于近紅外光譜檢測范圍之內,可以檢測出存在氫基團H-X的合頻吸收與振動倍頻[2]。近紅外光譜中,不同有機物波長吸收率均有所不同,可在近紅外光光譜上顯示波谷及波峰,所以可以對有機物進行定量分析或者定性檢測。
2.2食品安全檢測近紅外光譜檢測技術具有檢測快速、無污染等優(yōu)點,因此在食品安全檢測上得到廣泛的推廣和應用,對我國食品安全檢測和控制具有重要意義。其在食品安全檢測方面的應用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即農作物、果蔬、調味品、乳制品、釀酒、肉制品。①農作物。近紅外光譜檢測技術在農作物檢測中的應用,可對其淀粉、蛋白質等進行有效的檢測。②果蔬。近紅外光譜檢測技術能夠提供準確的果蔬質量參數(shù),并加快果蔬測量效率,對其酸度、維生素、糖度及蛋白質等含量進行有效的檢測,同時可以檢測出其內部是否存在蟲害或者農藥殘留物。③調味品。通過近紅外光譜檢測技術,可以對調味品中食醋總酸、還原糖量進行檢測,并依此評估調味品的質量[3]。④乳制品。利用近紅外光譜檢測技術,可以對乳制品的乳糖、脂肪和蛋白質等成分進行檢測。⑤釀酒。通過近紅外光譜檢測技術可以對酒制品中的酒精度、乙醇含量、總酸含量等進行檢測,同時能夠有效檢測出酒制品中存在的微生物類型和數(shù)量。⑥肉制品。近紅外光譜檢測技術在肉制品中的應用,不僅可以對肉制品中的脂肪、水分及蛋白質進行測定,同時可以肉制品滲透程度、保水性進行有效檢測。
3結語
隨著大腸桿菌、沙門氏菌等微生物食品中的遺留,對食品安全造成嚴重影響,并危及人們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而提高食品微生物致病菌檢測效率和質量,成為現(xiàn)階段我國食品安全管理的重要任務。近紅外光譜檢測技術是一種新型的微生物檢測技術,具有檢測速率快、準確度高等特點,能夠為食品安全管理提供重要依據(jù),在食品安全檢測方面具有良好的應用前景。因此,必須加強對近紅外光譜檢測技術的開發(fā)和研究,才能為食品安全檢測和管理提供更加強有力的技術支持。
參考文獻
[1]蔣耀庭,梁承紅,陳菊娜.現(xiàn)代近紅外光譜分析在食品檢測中的應用[J].糧食與食品工業(yè),2010,9(01:98-90.
[2]姚煒,夏彩云.紅外光譜技術在食品安全檢測中的應用[J].中國衛(wèi)生檢驗雜志,2009,12(06:76-78.
[3]李高杰.現(xiàn)代近紅外光譜技術在食品分析中的應用[J].經(jīng)營管理者,2010,9(19:87-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