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通過對老年性癡呆患者護理的30位家屬的調查及幾年來40位老年性癡呆患者的護理,總結了老年性癡呆患者的識別和一些對老年性癡呆患者的護理方法。重點是功能鍛煉,強化記憶和智力訓練,合理用藥,愛和情感支持。盡可能地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有計劃、有目的、有針對性的護理對改善老年性癡呆患者的癥狀,維持患者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甚至阻止患者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現象的發(fā)生。對提高生命質量是十分有益和有效的。
【關鍵詞】老年性癡呆;現狀分析;護理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10.632文章編號:1004-7484(2013-10-6086-02
隨著人口老齡化的到來,老年癡呆的發(fā)病率日趨增高。據不完全統(tǒng)計,老年期癡呆的發(fā)病率隨年齡增高而增高,分別是:65歲以上為5%,70歲以上為10%,80歲以上為30%,85歲以上則高達40%。癡呆癥不僅呈逐年的上升趨勢而且有年輕化的傾向。但人們對它的知曉率卻非常低,許多人把它看作是自然衰老的結果而不認為是一種病,從而忽視了治療。因此,普及相關的科學知識,提高大眾對老年癡呆的知曉率,樹立起相關的保健和防治意識是延緩老年癡呆癥發(fā)病的有力措施。
1易患因素
疾病因素:動脈粥樣硬化,糖尿病,高血壓中風;社會心理因素:交往少,文盲,睡眠過多。[1]
2分期
根據病癥的進展可分為三期。Ⅰ期(早期:患者出現健忘,注意力渙散,定向力發(fā)生障礙,易激動,理解和判斷能力下降,難以勝任工作,但日常生活尚能自理。Ⅱ期(中期:表現為認知進一步減退,出現神經心理方面的障礙,如失語、失認、失用等,判斷、理解、計算能力減弱,抽象思維能力差,有的患者還可能出現帕金森癲癇等癥狀,部分患者生活需要人照顧。Ⅲ期(晚期:表現為極度癡呆,緘默不語,很難與人交往,整天臥床,肢體動作極少,大小便失禁,生活完全不能自理。[2]
3臨床特征
3.1記憶力障礙是老年性癡呆患者突出的癥狀如有的患者會忘記剛說過的話、做過的事,如上街買菜忘了帶回來等,做事情丟三落四,甚至有的患者忘記關水龍頭或煤氣。他們對近期發(fā)生事情明顯遺忘,但過去的事可以回憶出來,所以多數患者會否認自己存在記憶障礙,否認自己因記憶力差而影響了工作和生活。[3]
3.2對時間和地點的定向力障礙例如不知道今天是何年何月何日,是白天還是黑夜,不清楚自己在何地,出了家門就找不到家等。
3.3判斷理解力障礙老年性癡呆是一種全面性的智力減退,包括計算力差,思維遲鈍,綜合分析能力減退,分不清主次,甚至不能理解基本常識。癡呆癥患者可能完全忘記所有的數字,甚至面對數字不知所措,連簡單的計算也難以完成。日常生活能力減退,不能勝任原來熟悉的工作。
3.4人格改變老人的性格改變也是老年性癡呆患者的顯著特征之一多數表現為自私、主觀,或急躁易怒、不理智,或焦慮、多疑。還有一部分人表現為性格孤僻,以自我為中心,對周圍事物不感興趣,缺乏熱情,與發(fā)病前相比判若兩人,有的老人還認為自己很窮,拼命撿垃圾等。
3.5思維情感障礙思維呈常出現片斷性,大事被忽略,瑣事卻糾纏不清,同時伴有情感遲鈍,對人淡漠,逐漸發(fā)展為完全茫然而無表情,或小兒樣欣快癥狀很突出。有的則出現幻覺,如幻聽、幻視等;有的出現片斷妄想,如嫉妒妄想、被偷竊妄想、夸大妄想等。
4預防
4.1飲食均衡避免攝取過多的鹽,少食動物脂肪和糖。多食植物性蛋白及含鈣食物,多食魚類及新鮮蔬菜、水果,貝殼類、乳類、豆類、堅果類、蘑菇、大蒜等。適量補充維生素E和B12,少食可可粉、干茶葉、動物肝臟和芝麻醬等含銅高的食物。
4.2經?;顒邮帜_每天堅持伸手展臂、轉動手腕、空抓手、空擊拳、拋球接球、玩健身球等,每個動作做1到2分鐘。腳部運動,以赤腳在卵石上走效果最佳,或用腳趾夾核桃,腳尖里扣再伸直,腳腕左右旋轉等,每次做1到2分鐘。[4]
4.3避免過度喝酒、抽煙,生活有規(guī)律吸煙對中樞神經系統(tǒng)有影響從而損害腦功能引起神經過敏、頭暈、注意力渙散、記憶力減退,所以老年人應戒煙。酒中的主要成分是酒精,能抑制大腦的高級神經功能損害智能表現為記憶力減退、注意力下降、定向力障礙,所以老年人應戒酒。
4.4對事物常保持高度的興趣及保持樂觀情緒避免過于深沉、消極、唉聲嘆氣,要以開朗的心情生活,老年人應該多做些感興趣的事及參加公益活動、社會活動等來強化腦部神經。防止記憶力減退。
4.5要積極用腦,預防腦力衰退每天堅持讀報、背誦文章、詩詞或背誦數字。從1到100,再從100到1。即使在看電視連續(xù)劇時,隨時說出自己的感想便可以達到活用腦力的目的。
5護理
5.1功能鍛煉根據老年癡呆患者身體處理程度,盡可能獨自完成洗臉、刷牙、整理床鋪等日?;顒樱瑸槠渲贫ㄟm宜的鍛煉計劃,如上下樓梯、慢跑等。
5.2強化記憶和智力訓練根據患者的興趣,有條件的可以請人陪伴,每日可以下棋、讀報、聊天,幫助患者擴大思維,提高智能,無條件者可以通過社區(qū)將老年人集中搞活動,切勿將患者留在家內拒絕人際交往。[1]
5.3合理用藥對患有高血壓、動脈硬化、糖尿病等疾病的患者及早控制血壓,保持適當的血脂血糖,防止短暫性腦缺血發(fā)作。老年性癡呆在治療上無特效藥,只有對癥下藥如應用抗精神病藥、鎮(zhèn)靜催眠藥、抗組胺藥等,注意用藥的劑量與副作用,認真監(jiān)測,出現異常需及時與醫(yī)生聯系。
5.4愛和情感支持生活上給予充分照顧,使用簡單、形象的語言,語言要平靜、親切傾聽他們的回憶和憂愁,使患者壓抑的情感得到釋放,喚起患者的積極情緒,使患者增強信心。
參考文獻
[1]李翠美,秦洪云.老年性癡呆早期識別護理[J].中華現代護理學雜志,2008,10(5.
[2]魏徳萍,阮繼紅.老年性癡呆及其護理干預[J].中華現代護理學雜志,2012,9(10.
[3]徐頌華.老年癡呆研究現狀[J].中國鄉(xiāng)村醫(yī)藥,2012,19(2.
[4]范榮美.老年性癡呆患者的護理[J].中華現代護理學雜志,2008,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