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通過我院成功實施的32例中國標準三類(aastricht Ⅲ類心臟死亡器官捐獻(C腎移植案例,男25例,女7例,年齡22-56歲,平均37±2歲,供腎熱缺血時間6-11分鐘,冷缺血時間2.2-5.4小時;與傳統(tǒng)尸體供體受者腎臟移植61例,男43例,女18例,年齡16-61歲,平均38±2歲,供腎熱缺血時間6-18分鐘,冷缺血時間3.7-18.6小時;術后觀察C組的臨床并發(fā)癥發(fā)生率明顯要高于傳統(tǒng)尸體腎,使得移植術后加強及轉變護理模式顯得尤為重要。
【關鍵詞】心臟死亡器官捐獻(C;腎移植;護理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10.500文章編號:1004-7484(2013-10-5977-02
腎臟移植手術是治療各種終末期腎病的有效方法之一,隨著近年來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以及手術成功率的提高,使得腎移植的患者存活率逐步提高。但隨著我國器官供者的轉型使得臨床腎移植術后的效果護理顯現(xiàn)的尤為重要?,F(xiàn)將我院2012年1月——2013年6月實施的93例心臟死亡器官捐獻(C donation after cardiac death供體腎臟移植和傳統(tǒng)尸體供體腎臟移植患者的臨床護理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對其術后臨床療效以及各種術后并發(fā)癥的護理總結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臨床資料收集我院2012年1月——2013年6月實施的心臟死亡器官捐獻供體腎臟移植和傳統(tǒng)尸體供體腎臟移植93例患者臨床護理資料:心臟死亡器官捐獻供體受者腎臟移植32例,男25例,女7例,年齡22-56歲,平均37±2歲,供腎熱缺血時間6-11分鐘,冷缺血時間2.2-5.4小時;傳統(tǒng)尸體供體受者腎臟移植61例,男43例,女18例,年齡16-61歲,平均38±2歲,供腎熱缺血時間6-18分鐘,冷缺血時間3.7-18.6小時。術后觀察移植腎功能延遲恢復(GF delayed graft function發(fā)生率,1月內(nèi)急性排斥反應(AR Acute rejection,發(fā)生率,圍手術期感染(INF Peri-operational infection發(fā)生率,切腎及死亡情況比較。
1.2術前檢查兩組受者PRA均為陰性,淋巴細胞毒實驗均為陰性。
1.3手術方法對雙腎及血管進行修整。手術過程中供腎靜脈與自體髂外靜脈外行端——側吻合,供腎動脈與自體髂內(nèi)或髂外動脈行端——端或端——側吻合,供者輸尿管與自體膀胱行乳頭隧道下吻合。
1.4治療方案免疫抑制劑方案均為他克莫司(FK506環(huán)孢素(CSA+嗎替麥考酚酯(F+潑尼松(Pred。
2結果
2.1腎移植術后GF、AR、INF、切腎及死亡情況比較見表1。
通過比較兩組圍手術期的并發(fā)癥發(fā)生率及切腎、死亡率可以看出C腎移植組GF、INF發(fā)生率、移植腎切除率.死亡率.明顯高于傳統(tǒng)尸體腎移植組,使得移植術后如何加強及轉變護理模式從而盡量減少術后并發(fā)癥顯得尤為迫切。
3護理
3.1術前準備
3.1.1心理護理由于尿毒癥患者在行腎臟移植之前飽受了腎臟替代治療帶來的精神及經(jīng)濟上的壓力,使得患者長期處于壓抑、煩躁、易情緒化的狀態(tài),而將全部的生存希望寄予腎臟移植。但配型成功通知手術之時,反而又會擔心手術過程失敗及經(jīng)濟費用。所以我們應根據(jù)患者不同的文化層次,家庭背景及心理特征,給予正確疏導和解答以解除患者心中的疑慮和困惑,使患者以良好的心態(tài)配合腎臟移植手術。
3.1.2患者移植術前透析與皮膚準備尿毒癥患者多數(shù)體質(zhì)較差、貧血、電解質(zhì)紊亂,術前應充分透析,糾正水電解質(zhì)紊亂,并認真做好腹部備皮
3.2術后護理
3.2.1移植腎功能延遲恢復(GF的觀察與護理術后尿量減少,主要表現(xiàn)為術后突然少尿、無尿或多尿,血清肌酐等指標增高:護理人員對患者進行心理調(diào)節(jié),關心安慰患者,耐心解釋,幫助患者及家屬正確認識疾病,講解血液透析及改善微循環(huán)等治療對移植腎功能的恢復是最有效的方法,讓患者耐心等待,保持心態(tài)平穩(wěn),積極配合治療
3.2.2急性排斥(AR的觀察與護理術后排斥反應是移植腎失去功能的主要原因。急性排斥反應多發(fā)生于術后2周內(nèi),如出現(xiàn)體溫、血壓升高、食欲減退、移植腎腫大、疼痛、尿量減少、血肌酐、尿素氮增高,則應考慮排斥反應的發(fā)生:護士及時細致的病情觀察和詳細記錄,可為早期診斷提供有價值的線索。腎移植術后患者出入量的細致觀察和準確統(tǒng)計非常重要,尤其對于尿量減少幅度大于1000mld的患者更要重視,加強患者基礎生命體征的觀察應重點觀察患者晨起的體溫。
3.2.3感染(INF的護理主要是肺部感染,肺部感染期間做好發(fā)熱病人的護理限制探視人員,防止交叉感染注意補充營養(yǎng)和水分糾正不正常體溫,患者體溫超過38.5℃,給予物理降溫,用溫水或30%酒精擦浴,或置冰袋于腋窩、腹股溝處。
3.2.4飲食護理病人排氣后可進流食,逐漸過渡到半流食、普食,飲食以高熱量、高蛋白、多維生素、低脂肪為主;盡量避免吃生食物。術后前期及恢復期限制豆制品:術后3-6個月內(nèi),忌用豆類及其制品和含蛋白質(zhì)高的面制品。限制膽固醇:膳食宜清淡,防止油膩,不要食用油煎、油炸食品。注意補鈣:補充牛奶,多食用含鈣豐富的食物。
4討論
C器官捐獻供腎是解決供體缺乏的重要途徑,今后,隨著社會的進步和人們思想的解放,將會有越來越多的人愿意捐獻器官,加入C的行列。由于C供者長期昏迷臥床、消耗、營養(yǎng)不良等因素,引起全身感染,特別血壓降低,以及應用大量血管活性藥物,造成腎功能不同程度受損,所以腎移植術后移植腎功能延遲恢復率明顯升高,部分病人需要繼續(xù)血液透析,等待恢復,受者術后護理起來也較麻煩。移植近期效果雖不明顯優(yōu)于尸體腎移植。但加強術后護理是減少C腎移植后并發(fā)癥的重要條件,術后對患者進行生命體征監(jiān)護,觀察尿量、靜脈補液、保持水電解質(zhì)平衡、定期復查,進行康復指導是C腎移植術后成功的重要保證。同時,術后發(fā)生的各種并發(fā)癥以及死亡率高,使得術后加強及轉變護理模式顯得尤為重要,對提高C腎移植患者成功率和長期存活率有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1]郭鵬,王瑜,解志遠,王佳.腎移植術后圍手術期肺部感染分析[J].廣東醫(yī)學,2010,31(10:1290-92.
[2]相國芬,趙艷.淺淡腎移植病人護理[J].中國民康醫(yī)學,2006,18(11:993.
[3]慕長利.腎移植術后肺部感染的護理體會[J].中華現(xiàn)代護理學雜志,2007,14(7:690-6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