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靜脈留置針;臨床應用;心得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10.452文章編號:1004-7484(2013-10-5940-01
靜脈留置針在臨床上已廣泛應用,尤其在血液病患者的治療過程中,其應用明顯優(yōu)于普通頭皮針,其優(yōu)點是:①減少化療藥外滲機會;②減少因反復穿刺造成的機械性損傷引起出血;③保護血管,方便輸血輸液;④保留了一條開放的靜脈通路,便于搶救工作;⑤提高工作效率,減輕護士的工作量。以下為我科留置針使用情況的具體介紹:
1操作前準備
1.1留置針的選擇選擇細短的淺靜脈留置針,因為小號套管針直徑小,對血管的刺激性較小,因此短時間內(nèi)不發(fā)生靜脈炎,并且小號套管針最快也能達到97mlmin左右,完全能滿足臨床上危重病人用藥的需要。另外使用前對針的質(zhì)量也應進行檢查:有無破損失效針頭有無倒鉤,導管有無斷裂等現(xiàn)象。
1.2選擇合適的穿刺部位選擇相對粗、直、富有彈性的血管,避開關(guān)節(jié)神經(jīng)、韌帶、靜脈瓣及患肢等。優(yōu)先順序為:前臂中段-手背-手腕-手肘。還應盡量避免下肢輸液,由于下肢靜脈血液回流慢,藥物滯留時間長,對下肢血管刺激大,同時增加了下肢靜脈血栓的幾率。另外,患皮膚病及感染處禁忌穿刺置管。
2穿刺方法
穿刺前接輸液針頭松動外套管,轉(zhuǎn)動針芯(以便穿刺后拔出針芯,以50-60角度快速進針,見回血后壓低角度(放平針翼順靜脈走行再繼續(xù)進針0.2cm。左手持Y接口,右手后撤針芯約0.5cm,持針座將針芯與外套管一起送入靜脈內(nèi)左手固定兩翼,右手迅速將針芯撤出。貼敷貼,寫上穿刺時間。增大進針角度能明顯減輕穿刺時的疼痛,因為針頭與真皮間觸點面積小而痛覺感受器在真皮和血管壁的分布很豐富,因進針壓強增大,進針速度增快,表皮損傷小,痛覺也就減小。直接刺入血管壁比在皮下潛性刺入血管成功率較高且可避免損傷軟管頭端。
3敷帖方法
敷帖1-2天更換一次,有些老年病人由于皮膚松弛,針眼處會出現(xiàn)少量滲血,發(fā)現(xiàn)這種情況要及時更換敷貼。更換敷貼時,對穿刺部位由內(nèi)向外作圓周狀消毒,待干后再貼敷貼,勿用手觸摸穿刺部位,預防感染。放敷貼時應以針頭為中心平整地、自然地粘貼,切勿用力牽拉,以免使皮膚受力過大造成疼痛不適或出現(xiàn)水皰等。操作時動作要輕柔,避免套管來回移動,減少對血管內(nèi)膜的機械性刺激。
4正確封管
封管的方式:A.鋼針方式:將針尖留在肝素帽內(nèi)少許,脈沖式推注封管液剩0.5-1ml時,一邊推封管液,一邊拔針頭(推液速度大于拔針速度,確保留置針導管內(nèi)充滿封管液,使導管內(nèi)無藥液或者血液。B.無針接頭方法:沖管后拔出注射器之前將小夾子盡量靠近穿刺點,夾畢小夾子拔除注射器。
5靜脈留置針的時間
有學者研究證實,留置針的最佳時間為5-7天。原因是,一旦留置時間過長,患者血管的通透性增加,就有可能導致液體滲漏,從而引起導管堵塞或脫出。另外患者的重視不夠,或在應用留置針期間不夠小心,還會出現(xiàn)人為原因?qū)е聦Ч苊摮鲅芑虼唐蒲艿那闆r,從而導致留置針保留失敗。
以上是我科室留置針的使用流程.減少了頻繁靜脈穿刺痛苦,保護血管,留置時間延長,利于臨床用藥,既減輕了患者因反復穿刺造成的痛苦和心理壓力,又減輕了護士的工作量,節(jié)省醫(yī)療費用。
參考文獻
[1]龐溯擯,郭冬梅,蒙國照,等.靜脈留置針對血管物理刺激與靜脈炎關(guān)系的實驗研究[J].護理研究,2003,17(9:502.
[2]曹憶妹,陳阿嬌,王九花,等.淺靜脈穿刺留置套管針輸液封管技術(shù)的探討[J].中華護理雜志,1998,33(12:714-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