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科2012年1月——2013年4月幼兒體檢采血過程中,因幼兒緊張情緒及恐懼心理導致不配合,護理人員難免針刺傷。針刺傷是一種皮膚深部的足以使受傷者出血的意外傷害。隨著艾滋病在全球蔓延,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高發(fā),使銳器傷成為護理人員感染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和艾滋病病毒的重要途徑[1],其中最為危險的是乙肝和艾滋病。護理人員針刺傷后及時處理傷口,能減少感染,減輕心理負擔。做好防護規(guī)范,保證效果?,F(xiàn)將一些體會總結如下:
【關鍵詞】護理人員;針刺傷;防護措施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10.408文章編號:1004-7484(2013-10-5906-01
1針刺傷時正確處理傷口是關鍵
2011年8月16日我院進行了醫(yī)護人員發(fā)生針刺傷的演練,發(fā)生針刺傷時在傷口旁端輕輕擠壓,盡可能擠出傷口血液——用肥皂液和流動水清洗污染的皮膚——75%酒精或0.5%碘伏消毒——傷口處理。
2針刺傷的報告與保密
科主任、護士長、報告醫(yī)務科——分管院長——職業(yè)暴露者抽血化驗檢查,填寫《醫(yī)務人員職業(yè)暴露銳器傷登記表》立即抽取被暴露者的血樣作HIV抗體本底檢測同時抽取病人的血樣HIV抗體檢測如檢測結果陰性,不論經(jīng)過危險性評估后是否選擇暴露后預防用藥,均應在事故發(fā)生后第4周、8周、12周、6個月時分別抽取血樣檢測HIV抗體,以明確是否發(fā)生HIV感染,經(jīng)評估后需預防性服藥者預防開始的時間最好在暴露后1-2小時,最好不超過24小時內(nèi)用藥。預防性用藥物:齊多夫定(AZT、ZV+拉米夫定(3TC,用藥前查血常規(guī),肝、腎功,用藥時間28天。若病人是乙肝陽性患者血液、體液污染的銳器傷后,職業(yè)暴露者應立即抽血查乙肝抗體、抗-Hbs、ALT等,在3和6個月內(nèi)復查;如果接種過乙肝疫苗,且已知抗-HBS>10mIUml者,可不進行特殊處理。如未接種或雖已接種過乙肝疫苗,但抗-HBS<10mIUml或抗-Hbs水平不祥,應立即注射乙肝免疫高價球蛋白200-400IU,并同時在不同部位接種一針乙肝疫苗,于1和6個月分別接種第二和第三針乙肝疫苗,第3月、6月隨訪咨詢。若病人是梅毒抗體陽性,職業(yè)暴露者立即注射長效青霉素,每周一次連續(xù)3次,暴露當天檢查RPR(梅毒非特異性抗體檢測-抗心磷脂抗體,一個月后復查TRHA(梅毒特異性抗體、RPR,一月隨訪和咨詢——無污染乙肝、HIV——密切觀察隨訪。
3針刺傷造成的心理壓力及對策
因護理人員長期處于精力高度集中狀態(tài),思想壓力大,易導致心理和生理的疲勞。壓力又稱緊張或應激,是某種事物對人的生理和心理造成的一系列緊張反應狀態(tài)[2],當我們不可避免被針刺傷時,心理壓力特大,怕被乙肝和艾滋病通過血液導致感染,怕家人不理解知道后嫌棄自己,怕社會上的閑言碎語吞沒自己……一系列的問題讓人想起就后怕。因此,當我們工作時,一定要保證足夠的睡眠休息,不能熬夜,如打麻將之類,合理安排作息時間,加強溝通技巧,建立良好的護幼關系,對幼兒進行心理疏導轉移注意力,保證靜脈采血的順利進行,同時要取得家長幫助,避免幼兒反抗導致針刺傷。當不可避免時,護理人員要沉著冷靜地按我院針刺傷的程序進行處理,不要因為被針刺傷了而驚慌失措,同時心理上也不要有太多壓力負擔,嚴格執(zhí)行操作流程,嚴格按照感染管理要求及時處理,學會自我調節(jié),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tài),不要在心理上留下陰影。保證身心健康是職業(yè)安全防護的重要保證。加強鍛煉,提高機體免疫力,搞好醫(yī)護關系,和睦相處,不要把情緒帶到工作中來。在一個愉悅的工作環(huán)境下,可減少職業(yè)損失的發(fā)生,提高工作積極性,從而提高工作效率。
4小結
針刺傷是護理人員工作中最常見的一種職業(yè)危害,尤其對幼兒體檢采血的護理人員,因幼兒人數(shù)多,對靜脈穿刺有一種本能的對抗情緒,不愿意配合,因此在采血前要了解幼兒的心理狀況,對幼兒進行心理疏導護理,因人而異,靈活運用語言技巧,消除幼兒不安情緒,趁其不備,迅速進針,做到快、準,要求穿刺成功率為100%。為此,要求護理人員要有精湛的穿刺技術,還要求護士運用恰當?shù)恼Z言藝術進行心理疏導,從而減少針刺傷的發(fā)生,通過有效措施,認真學習并貫徹落實職業(yè)防護意識,減少職業(yè)暴露。
參考文獻
[1]謝紅珍,聶軍,潘紹山,等.銳器與護士行為、心里及環(huán)境的探討.護士進修雜志,2003,7(18:591-592.
[2]李冬梅,于艷秋.急診監(jiān)護室護士心理壓力及對策.齊齊哈爾醫(yī)學院學報,2003,24(7: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