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張克娜,女(1978.12-,大學本科,職稱:主管護師,研究方向:急診重癥監(jiān)護及血液凈化。劉衛(wèi)星
【摘要】目的探討間斷泡管在無肝素CRRT治療中的效果。方法床旁連續(xù)血液凈化過程中每12小時進行一次體外肝素密閉式循環(huán)30分鐘,再用生理鹽水500ml沖洗管路及血濾器后連接病人,并將33例患者隨機抽樣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將兩組患者無肝素治療單個濾器使用時間、發(fā)生出血并發(fā)癥例數(shù)、治療前后及次日凝血四項數(shù)值進行統(tǒng)計學比較。結果兩組單個濾器使用時間通過統(tǒng)計學檢測有顯著差別,實驗組治療時間明顯長于對照組,出血并發(fā)癥及凝血四項數(shù)值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結論通過對管路及濾器進行間斷體外肝素泡管,可以延長無肝素CRRT治療時間,不影響患者凝血四項數(shù)值及加重出血并發(fā)癥,增強了CRRT在危重患者救治中的效果。
【關鍵詞】間斷泡管;血液凈化;效果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10.253文章編號:1004-7484(2013-10-5773-02
連續(xù)性腎臟替代治療(CRRT是連續(xù)、緩慢、等滲地清除水分和溶質,能不斷的調(diào)節(jié)液體平衡,可以清除更多的液體量,等滲地超濾有利于血漿再充盈,使細胞外液滲透壓穩(wěn)定,能較好的維持血流動力學穩(wěn)定性,能有效的清除代謝廢物,采用的CVVH可以大大地增加中分子、大分子溶質的清除,對β2微球蛋白的清除及對炎癥介質因子也有吸附作用,[1]近年在重癥疾病治療上得以快速發(fā)展。而對于凝血功能異常及高危出血傾向的患者無肝素抗凝成為CRRT治療中的首選,但此項技術極易造成循環(huán)管路及濾器的凝血,影響治療效果。我院急診重癥監(jiān)護室于2011年3月至2012年2月對凝血功能異常及高危出血傾向的患者行無肝素CRRT治療,治療中每12小時進行一次體外肝素密閉式泡管30分鐘,再用生理鹽水500ml沖洗管路及血濾器后連接病人,取得滿意效果。
1資料與方法
1.1臨床資料將2011年3月至2012年2月急診重癥監(jiān)護室行無肝素CRRT治療患者33例隨機抽樣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實驗組18例,其中尿毒癥并腦出血3例,OS15例,年齡在29-75歲,男性11例,女性7例。對照組15例,其中尿毒癥并腦出血1例,OS14例,年齡在31-72歲,男性8例,女性7例。
1.2方法兩組患者均采用經(jīng)皮股靜脈穿刺置入單針雙腔導管建立體外循環(huán),使用德國貝朗iapact CRRT機及配套管路,濾器為FX80(Fresenius,聚砜脂,膜面積1.82,治療模式均為連續(xù)靜靜脈血液濾過(CVVH,置換液采用南京軍區(qū)總醫(yī)院配方,離子的量根據(jù)生化結果調(diào)整,置換液流量3000-4000mlh,均采用前稀釋方式輸入,碳酸氫鹽與置換液同步輸入,根據(jù)血氣分析結果調(diào)整,血流量150-250mlmin。透析前先用生理鹽水預充管路,再用100mg500ml肝素鹽水管路密閉泡管30分鐘,之后用生理鹽水500ml沖洗管路及濾器中的肝素,連接病人進入治療,治療中不使用抗凝劑。實驗組每12小時進行一次體外肝素密閉式泡管30分鐘,再用生理鹽水500ml沖洗管路及血濾器后連接病人,并且每3小時用生理鹽水100ml沖洗血濾管及濾器一次。對照組不采用間斷泡管,常規(guī)每30min用生理鹽水100ml沖洗血濾管及濾器一次。記錄單個濾器使用時間,并于治療前后及次日采血查凝血酶原時間(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時間(APTT、凝血酶時間(TT、纖維蛋白原(FBG、四項凝血指標以進行統(tǒng)計學比較。
1.3凝血判斷標準0級:無凝血或數(shù)條纖維凝血;1級:血濾器少部分纖維凝血;2級:血濾器半數(shù)以上纖維凝血;3級:血濾器大部分纖維凝血;2級以上凝血須更換濾器。[2]
1.4統(tǒng)計學方法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表示,采用t檢驗(兩樣本方差不等則采用近似t檢驗,應用SPSS13.0軟件包進行統(tǒng)計學處理,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果
對兩組患者治療前、治療結束、治療次日統(tǒng)計比較,見表1、表2。結果示兩組治療方法中的患者治療前、治療結束、治療次日凝血四項數(shù)值無顯著差異。對兩組患者單個濾器使用時間、發(fā)生出血并發(fā)癥進行比較,見表3。結果示兩組治療方法中單個濾器使用時間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提示實驗組單個濾器使用時間較對照組明顯延長。而兩組發(fā)生出血并發(fā)癥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
3討論
臨床實踐發(fā)現(xiàn),對于高危出血、凝血機制障礙、重度血小板減少及其他因素無法應用肝素的患者,無肝素法是一種相對安全的方法。[3]但無肝素法易出現(xiàn)管路及濾器凝血,而使治療被迫中斷,所以在實際操作中,無肝素CRRT需要大量生理鹽水沖洗管路及濾器,以防止凝血發(fā)生。大量生理鹽水沖洗有不足之處:①快速鹽水沖洗,增加氣泡產(chǎn)生機率,未起到防止凝血的作用。[4]②增加患者容量負荷。③額外超濾量增加,加重濾器負擔。④增加護士工作量。我科在行無肝素CRRT期間,每治療12小時后在體外用肝素鹽水浸泡管路及濾器,使肝素持續(xù)粘附于濾器及管路表面,保持濾器局部肝素化,因管路凝血最常發(fā)生在血濾器,所以血濾器抗凝是關鍵。另一方面,減少生理鹽水沖洗管路的頻率,減少額外超濾量,減輕濾器的負擔。本研究證明,間斷泡管后單個濾器使用時間明顯延長,而對凝血四項結果無明顯影響,未出現(xiàn)出血并發(fā)癥。
綜上所述,護理人員如何預防管路及濾器的凝血是治療成功的關鍵。體外間斷肝素鹽水泡管法可延長濾器使用時間,降低醫(yī)療費用;每次泡管后需用生理鹽水沖洗管路再連接病人,多余的肝素不進入體內(nèi),不會影響患者凝血功能而加重出血,是一種行之有效、安全可靠的方法。但影響管路凝血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如預充時血濾器內(nèi)空氣未排盡、血流量不足、管路扭曲或折疊至回路不暢、機器報警停泵過長、超濾量過多或輸入血制品等。在無肝素CRRT治療中護士應力求排除以上影響因素。嚴密觀察濾前壓、靜脈壓、跨膜壓的變化,警惕管路凝血的發(fā)生。
參考文獻
[1]季大璽.連續(xù)性腎臟替代治療技術的現(xiàn)狀[J].腎臟病與透析腎移植雜志,2000,9(2:75-79.
[2]何長民,張訓.腎臟替代治療學.上海:上??茖W技術文獻出版社,1999:50-51.
[3]譚惠珍,陳江華.連續(xù)性腎臟替代治療中抗凝技術的研究進展[J].國際移植與血液凈化雜志,2007,5(5:3.
[4]劉婉瑩,徐虹,杜燁輝.改進無肝素血液透析的臨床體會[J].中國血液凈化,2008,7(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