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本研究將對急性胼胝體梗死患者的磁共振(RI表現以及臨床關系展開分析討論,以此來為此類患者的診治提供參考依據。方法選擇我院2011年3月——2013年3月所收治的2816例腦梗死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所有患者的住院時間至少為4個月,對本研究所有患者的臨床資料以及RI表現進行回顧性分析。結果在本研究的所有患者中,有31例患者為急性胼胝體梗死,在這些患者中,胼胝體梗死病灶共有34處。在這31例患者中,有7例患者存在輕微出血的情況,9例患者存在血管狹窄,16例患者伴有白質稀疏,22例患者存在合并其它部位陳舊的梗死病灶。結論在急性胼胝體梗死患者中,帶有典型胼胝綜合征的患者較為罕見,出現此類情況的原因可能是供血重疊。在對胼胝體梗死患者進行診斷的過程中,RI彌散加權成像(WI橫斷掃描以及矢狀T2加權(T2WI掃描是最為準確的方法,在臨床中可以進行大力推廣并普及使用。
【關鍵詞】磁共振表現;急性胼胝體梗死;臨床關系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10.134文章編號:1004-7484(2013-10-5672-01
胼胝體梗死作為一種較為罕見的臨床疾病,隨著RI的問世以及不斷發(fā)展,此類疾病的確診率得到了有效地提高,在對此類患者進行臨床診治的過程中,WI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1-2]。本研究將對我院2011年3月——2013年3月所收治的2816例腦梗死患者中的31例急性胼胝體梗死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現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選擇我院2011年3月——2013年3月所收治的2816例腦梗死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所有患者的住院時間至少為4個月。本研究的所有患者均行頸部血管超聲多普勒、經顱多普勒超聲(TC、場回波序列(FE、快速自旋回波序列(FSE、自旋回波序列(SE、RI、CT平掃等檢查。在本研究的所有患者中有31例急性胼胝體梗死患者,其中有11例女性,20例男性,所有患者的年齡為45-85歲,平均年齡為67.42歲。在這些患者中有1例患者有3次腦梗死史,2例患者有2次腦梗死史,6例患者有1次腦梗死史,10例患者患有糖尿病,8例患者的心律失常,其中2例患者的心房纖顫,4例患者存在陳舊性心肌梗死,16例患者患有冠心病,17例患者存在合并高血壓史。
1.2臨床體征與癥狀在本研究的31例急性胼胝體梗死患者中,有17例患者存在精神與神志異常的情況,其比例為54.8%,在這些患者中有3例患者表現為精神較差,1例患者表現為淡漠,7例患者反應遲鈍,5例患者嗜睡,5例患者神志恍惚。3例患者表現為強笑強哭,且有摸索動作,3例患者存在模仿動作,1例患者右側忽視,3例患者表現為異手綜合征。這些患者中有18例患者存在言語障礙,21例患者存在肢體運動障礙。
1.3影像學檢查選擇1.5T的磁共振成像儀來對患者進行RI檢查,采用sE行矢狀Tl、橫斷常規(guī)掃描,T1WI:TR掃描時間為394ms,TE掃描時間為12ms,采用FSE行橫斷T2掃描,T2WI:重復時間為4500ms,回波時間為12.6ms,采用EPI:WI:TR掃描時間6202ms,TE掃描時間101.7ms,采用FE行橫斷掃描TR的時間為880ms,TE時間為17.9ms,層厚為5mm,間隔1mm。
2結果
在本研究的所有患者中,有31例患者為急性胼胝體梗死,在這些患者中,胼胝體梗死病灶共有34處。在這31例患者中,3例異手綜合征者,17例高血壓病史,16例冠心病,10例糖尿病,9例腦梗死史,17例神志和精神異常的,18例語言障礙的患者,21例患者有不同程度肢體運動障礙。此外,7例患者存在輕微出血的情況,9例患者存在血管狹窄,16例患者伴有白質稀疏,22例患者存在合并其它部位陳舊的梗死病灶。
3討論
胼胝體主要在兩側大腦半球之間,它不僅是連接左右大腦半球的神經纖維束,同時它也是大腦半球中最大的連合纖維[3]。胼胝體與大腦內的各個部位均存在直接或間接聯系,因此,當人體出現胼胝體病變時就必須對其進行及時的治療,否則就會對腦部的血液供應帶來嚴重的損害。有學者在其研究報告中指出[4]胼胝體梗死在臨床中較為罕見,導致患者出現此類情況的主要原因為高血壓以及糖尿病引起大面積的動脈硬化,最終形成血栓對患者的血管造成堵塞。
本研究的結果顯示,在2816例腦梗死患者中有31例患者被確診為急性胼胝體梗死,其比例為1.10%,這一結果證實此類疾病較為罕見。本研究的結果還說明,異手綜合征者、高血壓病史、冠心病、糖尿病、腦梗死史、神志和精神異常的、語言障礙、不同程度肢體運動障礙均是導致患者出現急性胼胝體梗死的危險因素。
綜上所述,在急性胼胝體梗死患者中,帶有典型胼胝綜合征的患者較為罕見,出現此類情況的原因可能是供血重疊。在對胼胝體梗死患者進行診斷的過程中,RI彌散加權成像(WI橫斷掃描以及矢狀T2加權(T2WI掃描是最為準確的方法,在臨床中可以進行大力推廣并普及使用。
參考文獻
[1]張春生,董昭櫻,張靜,等.急性胼胝體梗死的核磁共振表現與臨床關系的探討[J].中風與神經疾病雜志,2008,25(3:295-298.
[2]李濤.急性胼胝體梗死核磁共振表現及治療效果分析[J].中國醫(yī)藥科學,2013,3(6:177-178.
[3]朱余友,李淮玉.急性胼胝體梗死33例臨床及影像學分析[J].中國腦血管病雜志,2010,07(12:639-642.
[4]郝詠剛,胡文立.急性胼胝體梗死的影像學與臨床特征分析[J].中國誤診學雜志,2008,8(24:5797-57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