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對提高重癥哮喘患者基礎護理質量的效果進行觀察。方法選取2010年12月至2011年12月期間的重癥哮喘患者50例,隨機將其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25例患者。對對照組中的重癥哮喘患者采取常規(guī)護理,而對觀察組中患者在常規(guī)護理基礎上加強基礎護理。對兩組患者對于護理滿意程度進行比較。結果對照組中對于護理滿意的重癥哮喘患者有22例,而觀察組中對于護理滿意的患者有24例,即相對于對照組,觀察組中的重癥哮喘患者對于護理更為滿意,p<0.05。結論在對重癥哮喘患者進行相關護理時,應有意識地加強對患者的基礎護理,從而能夠有效改善患者的護理質量以及對護理的滿意程度。
【關鍵詞】重癥哮喘;基礎護理
重癥哮喘作為危重疾病,在對患者進行相關護理時應給予一定的重視。而對患者進行相關護理時,在常規(guī)護理基礎上加強基礎護理,對于患者的疾病恢復有積極意義[1]。本文就此對提高重癥哮喘患者基礎護理質量的效果進行觀察。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選取2010年12月至2011年12月期間的重癥哮喘患者50例,隨機將其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對照組中25例重癥哮喘患者,年齡段在35歲至78歲之間,平均年齡為(54.3±5.6歲,男性13例,女性12例,病程在6年至40年之間,平均病程為(15.3±2.1年。觀察組中25例重癥哮喘患者,年齡段在34歲至76歲之間,平均年齡為(53.7±5.1歲,男性14例,女性11例,病程在6年至38年之間,平均病程為(14.8±2.3年。兩組重癥哮喘患者的年齡、病程、性別、疾病情況等方面無顯著差異,有可比性。
1.2方法在對重癥哮喘患者進行相關護理時,對對照組中的重癥哮喘患者采取常規(guī)護理,而對觀察組中患者在常規(guī)護理基礎上加強基礎護理,對兩組患者對于護理滿意程度進行比較。
1.3數(shù)據(jù)處理將數(shù)據(jù)輸入SPSS18.0軟件包分析,資料采用例數(shù)(n、%、均數(shù)±標準差(χ±s表示,組間對比為χ2檢驗、t檢驗。p<0.05時,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果
由數(shù)據(jù)可知,相對于對照組,觀察組中的重癥哮喘患者對于護理更為滿意,p<0.05,見表1。
3討論
重癥哮喘作為臨床危重疾病之一,在對患者進行相應護理時應給予一定的關注。由本次試驗可知,在對重癥哮喘患者進行相關護理時,在常規(guī)護理的基礎上加強基礎護理使得患者對于護理滿意程度更高[2]。
在對重癥哮喘患者進行相關護理時,首先,應保持患者的呼吸道通暢,取患者體位為半臥位,及時的對患者的呼吸道分泌物進行清除,必要時對患者采取協(xié)助排痰或吸痰等[3]。第二,應通過對患者給予鼻導管吸氧等方式對患者的缺氧狀態(tài)進行糾正,并且快速地對患者建立兩條靜脈通道,從而有效保障患者的靜脈液路通暢[4]。第三,相關的醫(yī)護人員應對患者的生命體征以及病情變化進行密切的觀察,若患者出現(xiàn)異常,應及時采取相應措施。第四,相關的醫(yī)護人員應根據(jù)患者的具體疾病情況對患者進行相應的心理指導,從而有效改善患者的疾病治療心理狀況[5]。第五,加強對患者的基礎護理,即定時對患者進行相關口腔護理,給予患者營養(yǎng)豐富且清淡的飲食,鼓勵患者多飲水,對于患者的呼吸情況急性密切觀察。第六,對患者及其家屬進行疾病治療知識、護理相關知識、用藥指導以及日常生活相關注意事項知識的教育,從而使得患者及其家屬能夠更好地配合疾病治療。
綜上所述,在對重癥哮喘患者進行相關護理時,應有意識地加強對患者的基礎護理,從而能夠有效改善患者的護理質量以及對護理的滿意程度。
參考文獻
[1]易建平.重癥哮喘患者35例經鼻氣管插管并機械通氣的搶救效果觀察[J].當代醫(yī)學,2010,(07:31-32.
[2]陳海燕,徐玲芬,崔恩海.重癥哮喘患者機械通氣時使用鎮(zhèn)靜和肌松劑的觀察與護理[J].中華護理雜志,2010,(05:420-422.
[3]張淑敏,伍翊,那薇,何禹,張緒敏,周文靜.危重癥患者基礎護理質量評價表的設計與應用[J].總裝備部醫(yī)學學報,2012,(04:211-212.
[4]周文琦,高彥陽,雷建華,陳凡平,崔麗芹.優(yōu)質護理服務在提高哮喘患者基礎護理質量中的應用[J].河北醫(yī)藥,2011,(15:2371-2372.
[5]洪利芬,劉德忠,李芳芹.支氣管肺泡灌洗在治療重癥哮喘患者中的效果觀察及護理[J].現(xiàn)代臨床護理,2012,(05:26-28.